当前位置:范本网心得体会内容页

语言教育心得体会{优选5篇}

2024-07-12 23:44:01心得体会访问手机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言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言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语言艺术 体育教学语言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体育教学已由过去的“三基教育”转变为“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现代体育教学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教师在授课时就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的示范能力,只有两者很好地结合,才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体育教学与语言艺术的联系

体育教学中,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心理定势、情感变化及学习兴趣等。所以,教师应能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力求在语言表达上更具艺术性,使语言富有感染力,通过有效的语言艺术和语言的感染力激发学生自身的感觉、知觉,综合地理解体育动作的本质,明确动作的关键、难点和动作的内部联系,借助旧知,形成新知,以取得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的特点

1.启发性。启发性的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主体处于积极自觉的学习心理状态。教师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在教学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准确性。语言准确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教师要准确地运用语言,讲述动作要领,阐述动作概念,准确地把握中心,突出重点,强调要点,让学生感到老师所讲述的和他们看到的示范动作相符合,以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例如,篮球的投篮是用“投”,而不宜说成是“抛”;“行进间上篮”不能说成“三步上篮”。

3.鲜明性。体育教师必须做到观点、内容和要求明确,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教学中,提倡做什么,反对什么;练习中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什么动作在先,什么动作在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教师都必须借助语言形态清楚地表达出来,做到界限分明,使学生明白无误,从而很好地遵循和执行。

4.精练性。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精确简短,能用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获得更多的身体练习时间,这就需要经过概括、归纳、提炼、浓缩,突出重点,讲明要领。如用“蹬转挺推拨”来归纳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的动作要领,既简练又充实,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的最后要领。

5.逻辑性。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强弱决定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成败。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必须做到结构严谨,思想清楚,实事求是,经得起推敲,这样动作示范才能做到前后连贯,一气呵成。

三、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

体育教学语言是一门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艺术。运用合理的语言进行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

1.有针对性地揭示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语言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明确教学任务和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揭示教学内容。同时,学生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疲惫拖沓而没有针对性的语言,肯定无法吸引他们,因此,只有采用富有针对性的语言技巧,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2.善于运用启发性语言。启发性语言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激起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主体处于积极自觉的学习心理状态。当学生自身没有学习的内在要求时,教师要善于通过启发性的讲解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当学生有了潜在的学习需要时,教师应因势利导地把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变为活动状态的动机,使之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在启发时,应设置“问题”情景,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不应一口气把话说尽。教师的提问,能为学生开拓宽阔的思维空间,极大地吸引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启发性语言,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角色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

3.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受到肯定、鼓励和夸奖时,心里觉得很舒畅;受到否定、批评时,情绪便会沮丧、低落。在体育教学中,采用肯定、鼓励的教学方式,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肯定、赞赏的口吻来鼓励学生,会在学生心灵深处激发他们的成功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信心。如在评价学生的动作质量时,用“很好”、“不错”、“真棒”、“好极了”等肯定或赞许的语言,就会对学生产生鼓舞的效果,使学生树立信心。相反,如果教师漫不经心或轻视学生,就会刺伤学生的自尊,使其产生抵触情绪,甚至精神消沉,进而对体育课产生反感甚至厌恶的心理,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4.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体育教学语言是自然语言和体育专业术语有机结合而成的,教师要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做基础,使用语言时注意表现力、注意力和感染力,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最佳的思维状态。同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用感情丰富的语言、适度的音量、适中的语速度、抑扬顿挫的语调,并结合各种动作姿态,将体育教学的语言艺术与自身的兴趣、气质、能力、性格等个性特征完美结合,形成鲜明独特的语言风格。

一名出色的体育教师,不但能够熟练正确地示范各种体育动作,而且具有较为出色的语言艺术修养。体育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动作示范,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还要配合适当的讲解语言,因此,体育教师要熟练运用好体育教学的语言艺术,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熟练准确使用普通话,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进行教学,语言要做到准确、规范。

(2)掌握多种语言运用的技巧,注意使用富有启发性和鼓励性的语言。

(3)重视深入研究体育教学语言的各种特性和作用,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巧妙地运用,使教学语言艺术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4)遵循语言规律,对各种语言艺术加以操练和感悟,善于发现和总结,积极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5)认真学习和钻研体育课的教材、教法,运用合理、恰当的语言,讲解技术动作的基本要领,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3.

[2]梁红秀.浅述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作用[J].山东体育科技,2002,22(9).

语言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方面极广。它牵涉到音乐、美学的鉴赏美、力学、理学、伦理学、思维科学、交际学、逻辑学、生理学、医学、营养学与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这种广泛性尤为明显。而这语言学知识的运用,在课堂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到桥梁作用。我们在体育课堂中,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符合规律的、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称之为体育课堂语言艺术。

在现在的小学体育课中,经常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毫无兴趣,希望体育教师安排自由活动(俗称放羊),以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方面的问题,二是教师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教师把自己当作遥控器,是一种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对这种毫无艺术而言的反复教学,早已厌倦,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多教几遍才能使学生勉强接受。

一堂体育课上得好不好,活不活,主要决定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这就关键在于教师得导,这个导就是指——体育课堂中的语言艺术,也就是我常说的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称之为艺术,是因为它教你在课堂中导什么,怎样导,怎样去鉴赏美和创造美。

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诚如刘勰所言:“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现代教育语言表达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它的社会效应是隐性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下面我将从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原理来探讨小学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作用、方法、技巧。

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运用语言与学生交流,目的只有一个: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学会体育各方面的知识和运动技巧。因而课堂语言的表达要做到准确、明了、生动、得体,才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审美体验,从而乐于接受,这就是体育课堂的艺术所在。它的艺术性表现在美感和幽默感,教师语言应避免出现“八话”:“拖泥带水的废话、华而不实的虚话,模凌两可的混话,枯燥无味的胡话,趣味低级的粗话,陈词滥调的套话。”而要做到“九富”:“富有针对性、富有教育性、富有情感性、富有启发性、富有逻辑性、富有节奏性、富有精练性、富有时代性、富有幽默性。”(引自《教师语言艺术》),要把它运用淋漓尽致,还要重视它的“科学性、简明性、形象性、交际性、工具性、贯穿性和艺术性。”

运用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方法与技巧,要用得得体,恰倒好处,教师就得要从儿童品质和心理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灵活综合运用体育课堂语言艺术。这样可使语言表达更具有针对性和感染力,避免信息的“误递”和“曲递”。教师还必须加深理解、丰富联想和增强体验,语言必须做到思想明确、意图清楚、生动形象。体育课堂艺术是充满情感的语言,学生乐于接受。思想的交流,离不开情感作媒介。情不通,理不达,不行。所以我认为成功的思想教育也是体育课堂语言情感表达的艺术。

体育课堂语言是一个多种表达技巧综合运用的过程。它的表达技巧是体育教师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教学必不可免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灵活而综合地运用这种技巧,从这种范畴意义上来说“体育课堂语言艺术就是恰当、巧妙而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表达技巧的艺术。我认为有以下几种:

1、声势变化技巧

?? 在这种有身语言中应该包括语势变化技巧、强调音变化技巧和降调技巧。就是运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教学效果。如:“这节体育课你们班的表现(强调音)比其它班级好,我真为你们班高兴(降调)”。这种对学生表示由衷的赞叹、祝愿、期盼的语言中运用降仰语势,效果往往比运用上升语势好,让学生显得真挚、恳切,没有做作之感,又寓意学生能继续发扬。又如:“这节体育课,你们又迟到了。”这句话语把强调音放在“又”字上,即表达教师的严重警告之意,有表达了教师严肃批评的意见。

2、语言速度变化技巧

?? 准确生动的表达需要有完美的语速和适应的用气方式相配合,

教师的课堂讲话要做到不快不慢,用气均匀合理,语言流畅自如,且适合自己的表达特点和当时的课堂环境,快、慢、重、轻、停顿等都得好好把握。

3、语调变化技巧

语言表达的过程实际是情感的交流过程,在课堂上同时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除了要配以丰富自然的情感变化外,还有一个语调变化的技巧问题,如果教师讲话时词汇缺乏、干瘪做作、呆板单调,学生听到教师老是那么几套俗语,就回觉得教师很做作,很假,说话没有水平,就回直接在心理上降低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6、幽默技巧,

幽默是外来词,意指言语行为有趣、滑稽可笑,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来看,它是经愉悦的方式使人获得精神快攻感的一种行为特性,其影响力不仅仅是博人一笑。要善于运用幽默,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高品位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心理学家舒曼(J.Schumann)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提出了文化适应模型,认为外语学习是文化适应的一方面,文化适应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3]。于是,外语学习者为了尽快获得外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主动在文化上拉近与外国文化的距离。语言认知不可能脱离文化认知,外语教学与教育中不涉及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无法对语言现象与含义进行解释。对于“文化”一词的解读多种多样,文化的具体表征也是丰富多彩。总体而言,人类所特有的、具有创意的事物和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语言既承载文化,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文化、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由于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具有民族性,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一语言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认知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以人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和交换过程。语言教学中要教文化这一观点在我国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可,文化认知与语言认知相互作用、相互推动,推动着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20世纪初叶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首次提出“多元文化”的观点,使得欧美西方社会在人文学科领域涌动出一股多元文化浪潮,颇具社会冲击力,最终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主流文化,完成包容多元文化到形成主流文化的嬗变。近年来,外语教育中文化认知的单一性也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外语学习者在外语认知过程中为了实现外语认知的最优化,竭力追求西方文化的认知,通过文化适应提升外语认知的质量。久而久之,西方文化在个体的文化图式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个体的本土文化在图式结构中被淡化,这种现象不利于个体文化分析能力的提高、思辨能力的增强与文化创新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外语教育的社会价值。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功用主义淡化文化交流。外语是一门功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外语大多奉行“学以致用”的原则,出国、就业、考研、升职是外语学习的直接目的,人文精神的获得与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外语教育中被置于次要地位;其次,从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个体为了提升二语再现能力,主动追求文化适应,凸显外语教育中注重语言现象、忽视人文素养的一面;第三,外语教育中缺乏多元文化的比较是最重要的原因。个体学习资源主要是教材、外语课堂、外语网络以及外语期刊等,这些资源实践的是西方文化的最大化呈现。外语教育中,当文化认知呈现一边倒的现象时,个体文化思辨的空间必然会受到限制,外语的教育功能也因此会受到影响。

二、外语教育中的多元文化认知

1.优化外语教育政策,实践多元文化框架下的外语教育文化的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都意识到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深化的同时,不同文化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也显现出来,每个群体都意识到自身文化的保存和发展问题,多元文化互识、互利、互补成为外语认知与其它文化认知过程中保留自我文化身份、探索新文化创造空间的有效途径。许多国家将外语教育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制定相关政策,直接指导、参与、规范本国外语教育,以实现外语教育促进国家安全、社会进步、文化传播以及人才培养职能。美国教育制定的《二十一世纪外语学习目标》将交际、文化、贯连、比较与社区作为外语教育面临的发展方向,以充分体现外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澳大利亚联邦教育部于1987年颁布的《国家语言政策》,以促进澳大利亚向多元化社会发展为目的,积极发展旨在培养有利于国家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本国国家竞争力的外语教育;在德国1964年通过的《联邦德国州教育事业一体化协议修订稿》(简称《汉堡协议》)中,外语教育同样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认为外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欧洲文化交往的需要。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多以课程要求与课程标准的形式出现,强调语言认知方法与外语教学方法,但在教育层面上论述、规范外语教育的内容很少,不足以将外语教学提升至外语教育的高度。我国的外语教育须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框架,以培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实践多元文化框架下的外语教育。因此,如何发展、优化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成为外语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2.开展语言文化活动,在语言运用中丰富多元文化体验外语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以生物的、心理的和文化的情境为平台,在与事物及他人的交互中构成对客观世界的理解[4]。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离不开生活的、社会的体验,不管是什么样的经验,都源于各种感觉肌动能力的身体。感觉肌动能力不可能凭空产生,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通过互动、碰撞而产生。具身认知强调认知的生物性、心理性与文化性,即认知来源于我们共有的生物机体以及我们通过与环境接触而得来的身体和社会经验[5]。语言认知总是与文化认知相伴而行,语言与文化认知都是一种涉身认知,人的身体是语言文化认知的主体。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实施外语教育过程中,将文化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汉语课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除夕夜活动,并邀请中国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内容涉及与春节相关的诗歌朗诵、歌曲演唱、年夜饭制作、拜年语讨论等。学生亲身感受中国春节文化的内涵。以主题文化为依托,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实现了语言与文化的双重认知。开展语言文化活动需要人力、物力与时间的保证,然而尽可能多的开展语言文化活动使语言认知更具实践性、任务性、具身性,可以极大地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文化活动中,学习者可以感受到主题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笔者曾经组织学生开展平安夜的主题文化活动,内容包括基督出生故事演绎、歌曲演唱、诗歌朗诵等。通过活动,学生在语言认知的同时,感受到了圣诞的人文精神与宗教色彩,而不是简单的购物、送花、送卡片等时尚活动。开展语言文化活动,在语言运用中丰富多元文化体验使学习者深化了对文化的理解,为开展文化分析、文化讨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设计文化主题讨论,拓展文化思辨能力提升的空间由于语言文化活动受到人力、物力与时间的限制,学习者的多元文化体验也会在质与量上受到限制,且各种文化活动多具有虚拟性。设计文化主题讨论可以极大地推动学习者开展主题文化探索、思想互动、文化思辨。文化讨论的过程就是理解文化、发展思想、进行文化思辨的过程,个体在交流与互动中获得了思想教育。文化讨论在外语教育中可以起到极大作用。首先,文化讨论为外语教育提供了实践与空间的保证。学习者在实施讨论的前期阶段有时间广泛地通过文献检索、网络信息查询等方式涉猎主题文化,积累丰富的文化素材并对其进行综合梳理,合理组织语言表达,使讨论建立在理性的,而不是凌乱的、随意的、肤浅的基础上。其次,文化讨论提供了思想碰撞的机会。文化讨论不是简单的语言实践活动,而是交流思想、发展思维的平台。单个个体所积累的相关文化材料是有限的,文化思想也有可能是简单的、粗糙的,然而通过讨论,不同的个体会呈现不同的文化材料,提供不同的文化思维视角,展示不同的文化思想,这就给个体带来了拓展思维空间和纠正思想观念的机会。第三,多元文化讨论有利于个体构建科学合理的价值观。文化讨论的最后阶段离不开思想总结,广泛的文化涉猎、多方位的思想呈现与多角度的文化思考为学习者整理各种观点并形成自己的看法提供了基础,因此,文化讨论提供了群体教育与相互教育的机会。

4.重视教师职业发展,实现多元文化认知可持续性发展长期以来,行为主义理论一直主导着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在行为主义理论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外部刺激决定,外语教师被当作是一种语言的输出和输入的系统,因此“言语”能力成为评价外语老师的核心标准。建构主义认为语言认知与文化认知的发生建立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外语教师的文化素养、语言能力、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外语教育的质量,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决定着外语教育的多元文化认知能否具有持续性,最终决定着外语教育的质量。教育性和学术性是大学教师最基本的特质,是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核心。许多教师在职业发展中注重语言教学方法的研究,忽视外语教学的教育性,不能有效地开展跨文化教育。有些教师不认为自己是文化的协调者,觉得伴随于英语的某些文化准则与价值观是难以接受的,是和自身的文化身份相冲突的[6]。文化宽容是每个教师实施外语教育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质,研究表明,教师的多元文化认知越丰富,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越宽容。因此教师在职业发展中首先应该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种文化,这样就能够以和谐的心态帮助学生实施多元文化认知。其次,文化自信也是教师职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文化自信心很强的教师善于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并以此为出发点,指导学生进行文化分析、文化比较。本族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可以作为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主要特征,从而也加深对民族文化本质特征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可以对学习本民族文化产生心理调节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积极的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外族文化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动机[7]。最后,文化创新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外语教师必须具备文化创新意识。多元文化认知不是实现文化的简单融合或文化拼盘,而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发展文化思辨的能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培养人、塑造人的目的。

三、总结

语言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体态语言是体育的语言因素

体态语言是人的身势语或手势语,它属于非语言信息,是体育教育的语言因素。体态语言美是人的身体的动作姿势或姿态的一种美好表达,它反映着人的思想情感、知识品位、道德修养、聪明智慧、性格等方面的境界,可以说,这种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或理想的形象显现,与人的精神品质息息相关。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这种美,不仅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和陶冶,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态语言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激发学生对塑造优美体态语言的执着追求。因此,体态语言美的实质是健康匀称的体魄、优美的姿态、高雅得体的举止、洒脱的神情以及反映正面精神品质的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坚毅性格、豁达心胸和坚强意志等。

二、体态语言在体育中的地位和价值

体态语言美跟人的所有美一样,也是劳动创造的,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最早的教育是从体育教育开始的,体育教育的身体活动特点决定了体态语言在体育中的地位和价值。人是劳动的产物,人的体态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不仅完善和巩固了那些有益于自身健康和协调发展的体态语言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把人的身体美与心灵美、艺术美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树立美好的体态语言形象是激励人们追求美、探索美的力量源泉。体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一姿一态,都潜藏着一定的教育作用和审美意义。为人师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例如,在冬季教学中,教师不畏严寒、精神抖擞,表现出自信、乐观、泰然自若的体态面貌,仍然高质量、严要求地完成各种动作示范与演示,不仅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体态印象,而且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学生的练习信心和勇气。如果教师精神委顿,动作敷衍、马虎,甚至瑟缩着身体或将两手插于裤袋中,这种体态展现给学生的是怕冷,是懦弱,根本无美可言。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体态语言所带来的好坏结果、美丑结果,把美的体态语言传授给学生。

三、体态语言美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

体育教师通过美的体态语言来感染学生的心灵是体育教育的特点。以身体的活动来“寓教于乐”,通过直接、生动、鲜明的体态语言美来激荡人的情感和产生感情共鸣。可以说,体育教育不是靠说理,而是靠实实在在的练,靠具体的体态形象感染人、打动人,特别是那种意境高远的体态语言,更容易令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享受及陶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高雅的谈吐举止及优美体态形象,始终是学生竭力效仿和尊崇的榜样,尤其是教师的艺术涵养更能激起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体态语言美也具有艺术美的特性。因此,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艺术表现与精湛的体育技艺的结合,必然使之闪耀相互辉映的光芒。例如,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上,教师以艺术的手法,以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有的神态、表情等为例,向学生讲述运动员在极点状态下是如何克服极点、战胜困难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既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又能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以其体态语言形象艺术地再现运动员为国争光而努力拼搏的情境,是一种较好的教育形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虽然体态语言形象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及感染力,但表达必须自然、优美、和谐,具有社会内容,真正体现出人的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奋发的精神面貌。对于那种标新立异、追求感官刺激、缺乏涵养的人体艺术展示,我们应从根本上加以制止和杜绝。所以,提高体育教师体态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可以拓宽创造体育教育艺术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个性和完美的形象,给人以体态语言美的感受。

语言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共生;任务型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7-0016-03

一、共生教育理念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契合

日本教育研究者坂田义教等人率先提出共生教育概念,他们提出共生教育的功能性定义在于通过教育使人们在这个大交易圈中生存[1]。研究者李燕从哲学层面上把握共生理念,提出共生教育是“立足全球共同利益和人类长远利益,以共同性共生理念为核心,追求和谐发展,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共生和人类的永续生存与发展的教育”[2]。由此可见,共生的哲学关系是一种关系的思维方式,它承认“自我”的内在价值,肯定“他者”的独立价值,重视二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共生教育关注对自我的认可、对异者的接纳、彼此间的包容,寻求互生、互利、和谐、平衡的整体,凸显教育与自然、文化、社会的共生关系,并将其作为转化自然、文化和社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支撑,实现各要素的共生,进而培养具有共生意识的人,达成共生双方的互利、和谐、平衡。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来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载体,以任务完成过程为学习过程,强调“做中学、用中学”[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它倡导学生的体验参与,要求教师围绕目标语进行可操作的、具有真实世界性质的任务设计,帮助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个人经历,为课堂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将目标语与课堂外的语言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共生教育理念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关怀,它以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和长远发展为目的;强调对差异个体的全面接纳和包容,指向广泛的互动和共生;重视以理性的竞争为手段,实现更好的合作和共同的发展;强调对过程的追求,建立共存共荣的良性循环。任务型语言教学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强调在解决问题中使用语言;强调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感受成功;关注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对合作对象的包容和与合作对象的沟通、交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共生教育所传达的理念与任务型语言教学不谋而合。他们都强调对个体的人文关怀,重视个体间的理性竞争与融洽的合作。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关注学生个体,强调学习过程,优化评价方式,注重学习的持续性和渐进性,重视英语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4]。共生教育理念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旨在追求英语教育中各方面的平衡点,实现异同的和谐共存,促进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新发展以适应英语教育的新要求,呈现英语教育的新气象。

二、共生教育理念下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一)人文性

共生教育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直指主体生命质量的提高,它把人的发展和完善等基本生存问题作为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最高宗旨,认为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要重视个体个性的形成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它引导受教育者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正确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理解他人,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获得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共生教育理念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的同时,将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作为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并以任务为学习载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启发学生的生活觉醒和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动态发展。

(二)过程性

共生教育认为教育是一种生命过程,追求对整个生命过程的关照,将教育目的融入到教育过程中;关注教育的过程,重视参与体验。共生教育理念观照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主张既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注重任务完成的过程,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培养和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评价任务成果侧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强调过程性的语言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合作性

在共生教育的视野中,他人不单单是自我的潜在对手,还是自我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它重视对竞争的理性引导,对他人的接纳和认可,重视有效的、积极的沟通与合作,强调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共生教育理念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既承担着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任务,又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性培养。它强调,在小组内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各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有效对话,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四)实践性

共生教育关注动态发展的过程,其发生的境域并不是科学世界,而是充满了多种对话与交往的生活世界,这凸显出共生教育实践性的一面。共生教育理念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重视英语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倡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加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学生自主生成性发展为主,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和参与的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三、共生教育理念下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生机

(一)从个体共生中获得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力量

共生性存在的前提是在肯定共生自我的内在价值的同时,承认共生对方的独立价值,将共生中的个体生命视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存在,赋予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5]。任务型语言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根据不同的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自我评价,真正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理念,给予学生作为人的个体性。它重新界定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教师从过去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支持者。教师精心组织学生的任务活动,监督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运用语言知识和交流技巧,在学生出现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教师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意愿做出自我选择,进行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任务完成的过程亦是个体共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形成了新型的共生性师生关系,从中获得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支柱力量。

(二)从文化共生中寻觅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精神

共生既共同生长、又共同发展,共生教育重视对自然生命的关怀、对文化生命的关注和对精神生命的追求。任务型语言教学不仅涉及个体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教学文化、东方文化,还包括英语本身所传递的西方文化。教师在设置任务进行教学时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和实际的语言运用水平出发有目的地选择西方文化中利于英语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为他们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西方其他文化知识奠定一定的基础。另外,教师可以丰富和拓展学生学习英语和学习西方文化的渠道,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素材来设置英语学习任务,比如鼓励学生以某个特定的时代为背景完成介绍游览的任务,针对当下发生在中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展开讨论,为迎接西方的某一传统节日筹备简单的聚会等。在以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共生为主线的各种文化中寻找平衡点,为深化任务型语言教学获得精神养分。

(三)从环境共生中创设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场域

共生教育理念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环境应既追求物质布局上的人性化、自主化,又重视对跨文化的传递、文化的整合和创造安全的心理感受。课堂教学物质环境设计上突出任务完成所需要的灵活、动态的结构。比如讲台和课桌的摆放考虑到方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教室内的一些公用设施考虑到学生主体学习英语的心理需要,力求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到语言学习的愉悦;改变课桌的封闭式布置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式课桌布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发展跨文化意识,其教学场域无不体现着文化的选择和取向,应从学生的视角选择英语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聆听学生的文化诉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比如拓开一部分空间供学生展示其自己创作的英语作品或读到的英文文章、有趣的英语笑话等,帮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时应注意给学生创设安全、宽松、温暖的心理环境,尽量采取自由活泼的对话方式,赞赏学生的每一个进步,让学生接受、认同这样一种融合的学习氛围。从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的多元共生中创设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场域,促进师生双方的共生成长。

(四)从竞争与合作共生中探求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手段

共生教育并不是对个性的否定,而是力求在建立承认相互差异、共同创造共荣的基础上培养共生性人才。既相互认可,又相互竞争,又相互协作的不同个体才能称得上是共生性人才。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应提倡小组合作完成英语学习的任务,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理性竞争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及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以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获得必要的沟通技巧和策略,并给予相互间的支持和配合,建立信心。比如在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后学生之间的相互击掌等等。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刺激竞争,将竞争与合作相融合的任务型教学手段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高密度的交互活动,使得学生拥有更正面的自我意识和团队意识,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求到平衡点,成功实现竞争与合作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日]坂田义教,阿山光利,宗像哲男.共生教育[J].刘高华,译.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2-75.

[2]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122-129.

[3]张家军.“共生”及其教育意蕴[J].新课程.2009,(6):4-5.

[4]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