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文课程讨论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文课程讨论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范围是无界可定的,但阅读的过程却大致相同。教师很大一部分责任就是教会学生认真地阅读。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阅读教学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怎样把握阅读教学的要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
我国古人早就重视情境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庄子说:“婴儿生无硕师之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更是古代情境教学的典型范例。
语文阅读教学要创设情境就必须紧扣教材,使学生“入境”、“入神”、“入化”,把学生带进课文,感知教材,熟悉课文的字、词、句、篇,获得真切的、深刻的印象,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所谓“入境”,指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文章的旨意相融洽,运用联想和想象,神游于文章的人事之中,体验、感悟、理解课文;“入神”,指深入课文的堂奥,发现钻石精金,采撷珠宝,领会文章构思巧妙、表现方法恰当、遣词造句的精彩;“入化”,指从课文中提炼出要点,促进学生吸收、消化,逐步转化为能力,得到学习的窍门。为此,创设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
2.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并且从图画的色彩明暗中学生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涵养美感。
3.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心灵,对渲染情境,营造气氛,有着独到的作用。对音乐的选择,要以课文内容为基本要求,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联系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学生听觉视觉的联动,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可以指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指导学生改编课本剧,或指导学生表演,强化对教材内容的体会。
二、设计任务
教师要根据学情就学生的学习任务设计指导方案,做到读思议练有机结合,重点突出,并随时把握目标,调控阅读进程。很难想象,一堂课没有教师的任务引导,而一味地强调所谓自主研究的语文课究竟会取得什么效果。
问题是任务的主要形式,因此,提问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语文课堂中学生智慧技能的学习与发展,与问题情境相伴而生,随着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优化,并以教师的提问水平为基准条件(区培民《语文教师技术行为概论》)。根据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的解决问题模式,语文提问在认知策略手段中的作用为:将学生从已知信息的认识水平提升到似是而非无以应对的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在能大致明了题义的情况下,还必须引导学生寻找发现策略即突破的契机,直至解决问题突破成功的过程,便是策略习得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个体的智慧技能得到补充和提高。(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此,必须讲究提问的质量。 提问要有策略性,不能满篇问,而要对估计学生易领会的地方发问;不能“满堂问”,而要抓住“课眼”,有的放矢;要有思想性,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坡度,经过严谨的推理、判断才能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就有多数人‘唰’地举起手来,这是不值得称道的”(赞可夫语);要有序列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要有时机性,起始时如何提问,过程中如何提问,要因时制宜。
质疑是一种特殊的提问。说它特殊,因为它与师问生答的方向正好相反,它是学生就个体所发现、所感觉、所关注的疑难,向教师(或班集体)提出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活动中是否就是一个被动者了呢?不是的。教师应该主动激发学生的质疑动机和精神,并通过“抛砖”等手段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诱导学生对从文本、教师诸方面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的个性化的思索,提出自己的不解之疑或不同意见。教师要注意甄别学生质疑的价值,并采取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有的由教者直接讲解,有的交给学生探究,有的重锤敲打,有的一带而过。
三、组织讨论。
讨论是以同座或小组为独立单位,学生根据一定的议题进行议论的一种教学对话行为。语文的知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广泛联系,使语文课堂讨论获得了比其他人文学科更多的话题材料和谈论衍生物;语文的能力训练与学生的言语智慧的直接关系,规定了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言语”为中心,“通过对言语的操作达到对世界的把握和改造”(李海林《言语教学论》),而“言语”的主要习得方式非“发言”莫属。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讨论的“可操作性”和“必操作性”。
1.组织设计议题。教师除了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已有水平编制议题外,更为重要的是组织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从中筛选出议题。议题可能引发的话题和谈资,议题可能引发的多向度思考和论辩,都是组织设计论题的重要备课点。
2.指导、调控讨论。教师在讨论的展开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巡视,督促学生倾听和发言;二要关注话题的扣题和展开情况,通过对一两个讨论单位(同座或小组)的暂留观察,掌握讨论的进度和质量,发现新的讨论素材和教学生长元素;三要适时介入,引导和矫正讨论过程,或补充信息以助讨论深入或转折。
3.作好评价。评价的重点有三:一是对学生讨论结果的评价,着眼点是认知的正确度、深度和创新度;二是对学生策略的评价,重点是学生发言中的言语策略和讨论结果中反映的认知策略;三是对学生讨论行为的评价,侧重于讨论中参与的频度、态度、习惯、方式的评价以及相关能力成长的评价。
语文课程讨论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堂形式;情景;情感;交流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了急功近利,走进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以求高分的怪圈,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趣,学生们开始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根源,其主要原因不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闭了语文学习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望而却步。因此,我们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重新开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一、多一些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
众所周知,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重心所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使学生上课有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课要上得有趣,学生需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的力量,并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类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多样教学手段,常变常新,让学生乐学。
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形式:
1.创设情景诱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典型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在环境中进入角色,去欣赏文学作品,体验其中的乐趣。如教《观沧海》、《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妨高歌一曲;教《勾践灭吴》也可用"吴越春秋"的故事渲染一下。
2.巧妙设问激兴趣
学生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的,巧妙的设问能够激发他强烈的好奇心与求胜心。如《祝福》的背景为何安排在鲁镇,“阿Q”为什么不写成一个农民。巧妙的问题将引导学生发现寻常所见事物的新意义。如在学《社戏》一课时,可以先不让学生看完全文,而是依照故事情节让学生往下自由猜想文中小主人公时如何一步步解决看社戏当晚无空闲船等困难的。
3.适当利用特殊教学
所谓特殊教学主要指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例如讲《兰亭集序》就可引导学生研究书法艺术,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加深认识;教作文训练“综述”课,可以让学生先做相应的社会调查,这样将所闻、所看、所思、所想“综述”起来,学生作文才能言之有物,不流于空泛。另外也可以设置活动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如演讲、辩论、情景剧、成语接龙、诗歌朗诵等。也可利用多媒体这早已被广大师生认可的教学形式,增加语文教学形象化的优越性。
课堂技巧和手段是非常丰富的,经常运用,你的课堂活起来了,那么我们还用担心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吗?
二、多一些情感浇灌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可以说,一堂语文课就是老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老师没有付出或没有完全投入情感,那么课堂将是枯燥或虚伪的;如果学生没有投入或完全投入课堂,那么学生对课堂所讲内容将是一片空白或者一知半解。如果把语文教学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课堂将会生机盎然。学生才会乐而好学。
首先,找出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语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将语文学习的目标从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逐步括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其次,找出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华夏民族千年的文化结晶。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教师要能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感受月球的凄寒荒芜;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欣赏皇帝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协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语文应该成为这样的语文,这样我们就能够为学生点燃一盏心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也能点燃他们心中语文的希望之灯。
三、多一些开放式的讨论和交流
课堂上讨论问题是一个开放式、综合性的教学环节。由于学生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不同,在讨论中的观点也自然不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取长补短,获得感悟和启发的同时,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1、课堂上要有热烈的讨论。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验了新课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各小组的同学共同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且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方式比起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方式来,前者的效果是后者所无法企及的。虽然两者最终都将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掉了,但前者所关注的是过程,而后者所关注的只是结果。知识本身是枯燥无味的,但探索知识的过程却是精彩万分的,讨论式教学之所以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就在于它让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中凡是可以由学生讨论解决的问题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千万不要担心"浪费"了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
2、课堂上要有自由的表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不是老师单独表演的舞台,也不是学生被动听的场所。在课堂中师生应有充分的交流,学生应有自由表述的权力和机会。在课堂中,学生通过重温的读、冷静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深层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质疑。这些都需要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完善,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以激发。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表述的机会。
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因素,使语文课堂充满新意,那么。语文课就能吸引学生。寓教于乐,学生一旦将单纯的兴趣与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它能不断地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索,逐步在学习中变得爱学、好学、乐学。
参考文献:
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语文课程讨论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1 少一些拓展延伸,多一些潜心会文。语文课堂的拓展延伸,如同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面向生活、社会、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引发了学生更为深刻的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但有些教师,却是为了拓展而拓展,只要课文中涉及某种风土人情,便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只要课文涉及某门学科的知识,便让学生进行延伸、拓展与整合。语文课上成了知识常识拼盘课、五花八门杂烩课。语文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教学目标,如果课文涉及到什么内容就拓展什么内容,那么语文课就会被上成历史课、地理课、思想教育课、科学知识普及课……。如果语文课堂长此以往。必将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课外拓展要立足文本,为语文教学服务。语文教学虽然强调“综合性”,但无论怎么“综合”,语文的拓展延伸也是语文学习的延伸。如果语文课姓了“综”,不再姓“语文”,那么语文就没有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使老师更难以驾驭,学生无所适从。看一位教师执教《三峡》时,他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①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②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③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④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⑥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对拓展延伸的曲解,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
我在教《三峡》也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当时设汁了这样一道题:“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已变成了永远的回忆,现在想为三峡建立一个纪念碑,请你为其写一段碑文。”这道题目既紧密联系文章,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拓展了学生视野,引发他们对三峡工程更为深刻的思考,
语文的拓展延伸应以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为基础,潜心会文才是语文的根本,试想如果没有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没有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分析理解,那么其他的一切活动必将成会空中楼阁,以致于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2 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课堂教学中,有时根据教材的特点针对某个环节进行相关的表演,这无疑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思想。但如果不顾文本内容,就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把表演当成课堂时尚的道具,那么这种做法就很值得商榷了。在设计课堂表演这个环节中,老师应该先思考这样一些问题:首先想一想你让学生表演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我个人认为能不表演就不表演,因为表演毕竟一种辅助手段,而且年级越高越要摒弃。如果学生能透过语言文字在头脑里表演岂不是更好?然后要想你如何让学生表演。例如在讲《孔乙己》时。你想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孔乙己语言的特点、神态的变化,那么学生的表演能达到这个目的吗?你的学生是专业演员吗?怎样调控才能不会成为一场闹剧?如果学生一想起孔乙己的形象就是课堂上滑稽的表演,是不是影响了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准确的把握。所以教师课前要认真去准备,不仅是台词、动作,更主要是学生纪律的约束。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把表演简单化,情景化。语文化,最好是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例如我在讲《公输》这篇古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三个人一组,各扮演一个角色(公输盘、墨子、楚王)来朗读对话部分,最后把书合上,用现代汉语来完成对话(不要仅仅把文章翻译一下)。而且在表演中老师一定要加以引导和示范,让学生体会每一个角色说话的语气,揣摩当时人物的心理,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把朗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分析很巧妙的融合在表演之中。课堂表演不是万能的钥匙,过多的课堂表演必然使课堂流于浮华,它更不能代替必要的语文训练。与其课堂上让学生脱离文本浮于表面地演一演,空泛地说一说,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到不如为学生多创设一些听、说、读、写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口头表达和书面练笔的机会。没有扎扎实实地“双基”训练,怎么能切实地提高语文能力呢?只有少一些空泛的表演,多一些扎实的训练才能使语文学习摆脱表面的浮华热闹,回归本源。
3 少一些合作讨论,多一些朗读品味。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最重要的变革,于是小组合作、讨论就成了目前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但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更“贴近”新课程标准,为了给课堂贴上一个“新课程”的标签,时不时地就来个小组讨论,动不动就来个合作探究。不是追求讨论的效果,而是追求讨论的形式,做了许多无用功。合作、讨论并不是不可以使用,但老师应该注意的是需要时论什么内容,怎么去讨论。如何展示和评价讨论合作的效果。由于老师在讨论之前缺少必要的引导铺垫,缺少对文本必要的朗读品味,在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缺乏深刻理解的情况下就随意地展开讨论,那么讨论的过程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合作、讨论就演变成了下面的几种情况:①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其他成员洗耳恭听,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②小组成员默不作声,自己想自己的,⑧小组成员热热闹闹地在发言,但没围绕主题,时而挤眉弄眼,时而哄堂大笑,你可以想见他们是不是在讨论老师布置的问题,至少不是严肃认真的,表面讨论时气氛热烈异常,却没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合作讨论应该在对文本充分解读,学生自己有独立思考后的前提下来进行,这样的交流讨论才用有一定的效果。
语文课程讨论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语言学类 语言学 课程论 课程 结构
一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一直处于或大或小的明显变动之中。有的表现在专业课、方向课及其关系上,有的表现在核心课、课及其关系上,有的表现在基础课、选修课及其关系上。这里要探讨的是,基于语言学类课程、文学类课程及其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
要想系统思考这一问题,离不开这样三个出发点。一是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类、课程是课程结构问题中的关键概念。二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选修课等课型均属于语言学类课程。三是语言学类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深层的内部结构关系。
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应该提出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关系的意见,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语言学类课程是个结构体,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讨论时既应当注意内部的结构、成分及其关系,又应当注意外部的结构、成分及其关系。
二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学类课程的设置,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院校都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问题。探讨课程结构问题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在汉语言文学范围里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具有具体、现实的意义。可以看出,课程、大学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语言学类课程,它们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对象等关键项目集中表现在课程类型上;课程结构即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结构会对课程类型有所限制。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关系,会提出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关系的要求和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语言学类课程是个结构体,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讨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时,应当注意结构、成分及其关系。
(一)是什么问题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学类课程的设置,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院校都遇到过不同程度的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些具体问题,如设哪些课、设多少课、设多少课时、设在哪些学期等。实际上研究发现,表象背后存在深层次的结构问题。主要分布在三个方面。
1.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
2.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类,课程结构;
3.与文学类课程相对。
大纲与教材、教师与学生这两对关系是一般专业课程结构的出发点,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结构的出发点。设哪些课、设多少课、设多少课时、设在哪些学期等问题,都要从这一出发点出发进行系统考虑。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类、课程结构是课程设置问题中的关键概念。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专业选修课均属于语言学类课程,它们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它们之间具有深刻的结构关系。
与文学类课程相对这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特别强调语言学类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宏观地位。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这两类课程为结构主体,凸显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个观念,为课程搭设框架,为方向课程奠定基础。
(二)为什么研究
探讨课程结构问题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在汉语言文学范围里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具有具体、现实的意义。研究表明,关于课程结构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对课程设置起到积极作用。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结构问题的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优选课程类型;
2.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3.协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
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可以优选课程类型。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既独立成型又互相关联。独立成型往往容易做到,互相关联则有难度。不同类型课程的优选主要考验对三者关系的把握程度。一般情况是在独立成型上区别,在互相关联上一致。具体到语言学类课程,一致而不同质是十分关键的。
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可以优化不同类型语言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作为关键问题,一致而不同质只是第一步。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独立成型,关系密切,需要优化。知识课如现代汉语基础,研究课如现代汉语专题,能力课如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训练,属不同课型;它们具有诸如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一般与具体之类的关系;已经设置和准备设置的语言学类课程的内部关系可以据此加以优化。
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可以协调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等语言学类课程得以优化的内部关系有利于对外探讨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通常,内部关系探讨得多,对外关系探讨得少。优化的语言学类课程有利于进一步利用这个角度向文学类课程发问,以达到调整关系、形成合力的目的。
(三)怎么样研究
语言学类课程是个结构体,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作为结构体,内部有自己的结构成分,对外则属于别人的结构成分。因此,讨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的结构问题时,应当注意结构、成分及其关系。相应地,研究方法体现为“三抓”:
1.抓分相: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
2.抓内部关系: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者之间的关系;
3.抓外部关系: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
所谓“抓分相”,是强调对结构体进行科学的成分分析,试图在语言学类课程中规定合理的课型,在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的区别上下功夫。有了固定的课型,课程设置就可以因型设课,避免因人设课、因学科设课、因条件设课等不利的设课做法。
所谓“抓内部关系”,是强调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强调具体到语言学类课程时的三者关系。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般性,对多种课程设置都有效;落实到具体课程――语言学类课程时,对三者关系的把握会产生具体问题。
所谓“抓外部关系”,是强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按一定标准,语言学类课程有普通语言学与具体语言学之分,文学类课程有文学史与文学学亦即文学理论之分。大类与大类、小类与小类、大类与小类分别是什么关系?在什么关系下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它们能不能在课型模块中得到统一?这些都是外部关系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
课程类型源于特定的标准或角度。根据一定原则,可以把课程分为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大类型。知识课具有基础性,研究课具有专业性,能力课具有实践性。落实到语言学类课程,我们至少应该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语言学类课程内部的项目取舍与关系安排,一是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课程与课程之间既具有相对独立性,更应该具有必要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必然的、深刻的、复杂的。文学类课程是语言学类课程的升华。
(一)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源于特定的标准或角度。在一定的标准或角度之下,专业课程可以有必修课、选修课之分,核心课、边缘课之分,基础课、高级课之分,知识课、能力课之分,理论课、实践课之分,等等。这里列举的课程类型源自两分法,对于帮助我们认识课程类型具有根本意义。由于出自不同标准或不同角度,纳入课程结构体系中的具体课程就具有多重身份。例如,现代汉语基础课可以是必修课、核心课、基础课、知识课,现代汉语专题课可以是选修课、高级课、理论课、能力课,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训练课可以是能力课、实践课,等等。可见,课程类型受制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对象、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结构等诸多因素,需要根据诸多因素加以汇总、整理、提炼、定型、实践、反馈,最终形成相对合理的课程结构。
讨论课程结构体系中的课程类型,我们可以参考莱维(2011)的看法。莱维指出:“课程开发产生了一系列关于目标、学习者个性特征、教学内容和策略、学习评估、学习资源的结论。但这些结论一定要置于一个有效的规划或结构之中。因为课程本身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跨度的人为产物,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设计的计划。”莱维强调:“在这个计划中可以表明,有关课程的不同决定和要素是如何在一起组织及调整的。这个设计将课程的内容实质与现实的物质环境联系起来。例如,课程结构的结论应能指明课程中的哪一部分由哪个年级或学年去学习。每个年级的内容、学习活动、目标应当结合起来加以确定。”[1](P50)可以看出,课程类型决定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对象,课程的内部结构和对外结构规定课程类型;两分法是认识课程类型的基础手段,根据诸多因素加以搜集、整理、提炼、定型、实践、反馈,是综合形成相对合理的课程结构的具体步骤。
根据上述讨论,从两分法出发、以综合法为抓手,应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类型要遵循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可以把课程分为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大类型。每大类型可以包含若干门具体课程,具体课程在不同标准或不同角度下可以拥有多重身份。大类型中的具体课程在独立成型上区别,在互相关联上一致,为学习者提供三个不一样的课程模块。模块中的具体课程可以是必修课、选修课,知识课、能力课,理论课、实践课,等等,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课程类型。
(二)三者关系
根据一定原则,把课程分为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三大类型。大类型包含若干门具体课程,具体课程在不同标准或不同角度下拥有多重身份。在语言学类课程中,举例来说,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一般属于知识课,词汇研究、文化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等一般属于研究课,汉字应用、普通话训练、现代汉语写作等一般属于能力课。在同一课型中,包含不同程度的具体课程,如汉字学、音韵学、现代语音学等一般属于知识课,但要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为先修课程。知识课是研究课的重要基础,知识课、研究课是能力课的学科基础,能力课是知识课、研究课的基本目标。
徐辉、季诚钧(2004)等学者认为,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应正确处理专业与通识、共性与个性、实践与理论、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在学生、学科、社会三者之间追求最大限度的统一,寻求整体价值的融合,努力把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进步贯穿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之中,让学生在一个“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强个性”的课程体系中受益。[2](P216)他们还明确指出,大学课程设置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专业与通识的关系――回答各类课程所占比重问题;
2.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回答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问题;
3.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回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问题;
4.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回答教学总课时的问题。[3](P207-P215)
可见,知识课具有基础性,研究课具有专业性,能力课具有实践性。我们可以通过知识课实现“厚基础”,通过研究课实现“宽专业”,通过能力课实现“重实践”,进而使三者形成合力,以达到实现“强个性”的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知识课的基础性、研究课的专业性、能力课的实践性为课程分型提供了关系依据。换个角度看,三者关系可以按下述方式概括描述:
1.知识课――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以过程为侧重点的课程理论用“多级循环”这种说法来表述不同课型所建构的体系。莱维指出,“过程倾向的理论将课程作为一个反映式的相互作用和发展的过程加以概念化。作为过程的课程,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是一个共同学习的多级循环,一个渐进与合作式进步的支撑。一项新的课程文本自身无法确保实施的成功,即使它是富有洞察力的见解。”[7](P133)以结构为侧重点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具体课程的筛选、分布、推进、落实等方面的问题。莱维指出,结构主义课程论涉及两个基本问题:如何选择和证明有价值的教育性知识,如何在课程中组织这些教育性知识。[8](P134)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落实到语言学类课程,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的体系建构至少需要考虑这样几个项目。第一,课程内容的范畴,如语言学的本体、语言学的研究、语言学的应用。[9]第二,课程内容的构成,如知识板块、研究板块、能力板块。第三,课程内容的选择,如本体知识的取舍、研究项目的取舍、能力环节的取舍。第四,课程内容的组织,如教学标准、教学讲稿、教学材料等。
按照上述思路,语言学类课程系统应该具有四类结构成分。一是范畴,包括语言、话语、语用;二是层级,包括一般项目、核心项目、高级项目;三是课型,包括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四是方法,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四类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任何一类成分都可以用其他三类成分分别解释。例如范畴中的语言,可以是一般项目、核心项目、高级项目,可以是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可以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另一方面,范畴与层级关系更直接,课型与方法关系更直接,具有四类成分、两个范畴的格局。这一格局中的语言、话语、语用范畴意味着“语言学类”,层级、课型、方法意味着“课程系统”。格局具有闭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以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类课程系统建设的基本指标。
(三)相邻
课程系统与课程系统之间既具有相对独立性,更应该具有必要的内在联系。尽管语言学类课程系统内部格局具有闭合性,但与相邻的课程系统应该有“友好”的界面,具有开放性。这个相邻的课程系统就是文学类课程。同样,文学类课程也具有范畴、层级、课型、方法这四类成分,语言学类课程对文学类课程的关系既有迹可循,又提升了复杂程度。例如从课型看,语言学类知识课与文学类课程可以具有平行关系、支持关系、互动关系,研究课、能力课与文学类课程也具有这三种关系。从范畴看,语言范畴对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多显示在工具性上,话语范畴对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多显示在文本性上,语用范畴对文学类课程的价值多显示在创作性上。加上层级、方法等方面的关系,我们考虑诸如现代汉语课程与现代文学史课程的关系、古代汉语课程与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关系、语言学概论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的关系时,既要面对客观存在的关系规律,又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按客观存在的规律办事。
上述关系一般表现在两个方向上。大的方向是由层级、课型、方法三个成分构成的,小的方向是由范畴这个成分构成的。大方向上,要有课程目标,对课程目标进行定位概述,体系设计,并加以分项表述;要有课程计划,对课程结构进行系统规划,优化整合,对课程功能加以试验论证;要有课程设计,为课程设计选定合理理念,规定系统思路,安排技术程序;要有课程教材,明确课程教材的概念定位,了解课程教材的一般原理,规划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要有课程方式,注意课型的选择,课时的分配,细节的安排。小方向上,要规定“语言” 的含义,对“语言”与“话语”“语言”与“语用”进行区别;要规定“文学”的含义,对“文学作品”与“文学历史”“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进行区别;要规定“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对“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文学”这样的关系加以思考。只有把握好两个方向上的各种关系,才能处理好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
不难看出,课程系统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是相邻关系。以古代汉语课程为例,古代汉语课是文言文课吗?古代汉语课是古代汉语言学课吗?古代汉语课是古代汉语言学课加文言文课吗?此类问题如果未解决、解决得不彻底或以为得到了解决,如何从语言学类课程角度去落实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呢?以现代文学课为例,现代文学课是文学作品课吗?现代文学课是文学历史课吗?现代文学课是文学作品和历史课吗?现代文学课是文学作品的历史课吗?此类问题如果未解决、解决得不彻底或以为得到了解决,如何落实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呢?再问就是前面提到的问题了,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的文学的意思吗?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和文学的意思吗?此类问题如果未解决、解决得不彻底或以为得到了解决,如何真正落实语言学类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的相邻关系呢?
五
实际情况是,关于课程结构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产生过不少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对课程设置与实践起了积极作用。探讨语言学类课程结构问题,在优选课程类型,优化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协调与文学类课程的关系等方面具有现实价值。
总体来说,语言学类课程是一套系统结构,既处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又具有独立的分相意义,课程系统含有四类结构成分。一是范畴,包括语言、话语、语用;二是层级,包括一般项目、核心项目、高级项目;三是课型,包括知识课、研究课、能力课;四是方法,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操作过程中,要规定“语言”的含义,对“语言”与“话语”进行区别,对“语言”与“语用”进行区别;要规定“文学”的含义,对“文学作品”与“文学历史”进行区别,对“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进行区别;要规定“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对“语言和文学”这样的关系加以思考,对“语言的文学”这样的关系加以思考。 只有把握好这些基本关系,才能处理好语言学类课程本身及其与文学类课程的结构关系。
参考文献:
[1][4][7][8][以]莱维主编,丛立新等译.课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3][5][6]徐辉,季诚钧.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语文课程讨论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那什么是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觉得好的语文课要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语文课堂上的 “动”是指提问、朗读、讨论、表演等;“静”是指学生默读、思考、想象、书写等。动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静则有利于学生认真思考,获得深刻的感悟。多动的课堂热热闹闹,但学生思维参与少;过静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因此好的语文课应当注重虚实共生、动静搭配,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一、 书声琅琅与静读无语,相映成趣
语文课上最熟悉的场景就是书声琅琅。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绝好方法。朗读作为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主要有哪些独特的作用。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朗读省略了对文章进行语法、修辞、逻辑、文法等繁琐的分析,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朗读的方式有:品读吟诵、美读背诵,单读、齐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男女读、教师引读等,林林总总,举不胜举。教师若能灵活运用,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悦读、爱读,进而使学生在整个悦读的过程中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同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增加语言积累,提高审美能力,充实文化底蕴。
“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很少在优质课竞赛中看到‘默读’的场面。应该说,全班学生那样一种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默读’场面,同样是撼人心魄的,也是最利于学生体验的。这样一种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沉浸于文本的读书样式,正在阅读教学中走向衰落,甚至走向消亡,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与朗读相比,默读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不会影响他人,还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从而促进理解的深人。默读中的静恰恰是动态的生成过程,只有在这种静读中,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辐射,想象才能自由放飞,个性解读才能生成。
宁静才能致远,思考才出智慧! 与其让学生有口无心地朗读,不如在课堂上培养其一边静心默读,一边拿笔圈画的习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
朗读和默读都有各自的优点,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适合朗读的文章,何妨放声高歌;适合默读的文章,不妨让这里的课堂静悄悄。
二、“热闹讨论”与“认真倾听”融为一体
课改课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就是学生要踊跃展示自己。新课程提倡“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在有意义的合作讨论中,学生积极互动,参与到教学中去,能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的重点和精华,能凸现学生能力,彰现学生个性,体现了新课改的人本精神。但在现实操作中许多老师把“合作”简单地理解为“讨论”,认为“无讨论”的课不能称之为“课改”课。因此有问题讨论,没有问题也抓一个问题来讨论,简单的问题要讨论,复杂的问题更要讨论。全班讨论,大组讨论,小组讨论,把课堂搞得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学生主体”得到了尊重。“合作学习”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实际情况大多是怎样呢?有的组七嘴八舌,泛泛而谈;有的组是一个优生在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组一两个学生争来争去,差点要打起来了:有的组干脆沉默寡言,无人开口……老师则是面带微笑充当看客。几分钟的讨论过去,老师对讨论的总结是:张三对。李四不错,王五也很好……
这样的讨论可以说意义不大,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但也同样会助长学生的浮躁心。在学生竟相展示自己的热闹背后,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不少学生只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很难静下心来听别人说,缺乏倾听的意识与能力。先说的同学表达完自己的意思后,好像大功告成,不去理会其他同学的想法;后说的同学只是想抢到发言的机会,前面同学说的什么,他和别人的观点是否重复,根本就没有听和思考。其实,学生只有在别的同学说的时候静下来,认真地倾听,才能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才能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
对语文课来说,有时“沉静”比活跃更重要,让学生在“沉静”中用心去聆听、去悟,去贴近、融合、揣摩、感悟文本。那种紧锣密鼓的快速讨论。是不太可能催生出深刻的认识、个性的理解的。因此我希望在语文课中能听到更多的是“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大家先静静地想一想”,而不是一味的“请大家开始讨论”。
语文课堂也讲究张弛有度。在展开讨论之前,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能适时地说“请大家独立思考几分钟”,“再给同学们两分钟的自由思考时间”,相信会焕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
三、“赏识学生”与“正确引导”有机结合
课改课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老师带着赏识的目光去评价学生。新课堂,学生的展示机会多了,老师的评价语言也就多起来了。除了积极运用“你真棒!”、“你说的真好!”、“你真聪明!”, 即使某个学生说错了,依旧能听到“你真有勇气!”等表扬。更为可怕的是,一些教师总是按照预设的教案,当学生的回答正符合教师的心意时,抑制不住满心欢喜,又是夸奖,又是板书。不管学生的表现是好是差,教师总能把掌声送给学生,安静的课堂因为有了这些掌声而活跃异常。这种廉价表扬,这种热热闹闹的场面,偶尔使用也能发挥激励的功能,但经常使用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使学生心灵更脆弱,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课改浪潮之下,课堂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