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线电缆试验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线电缆试验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消防调试 10KV临时供电 变配电迁移
一、消防调试
在工程竣工后,用电量较少的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广播等调试已经完成,没有大功率电源,无法完成消防联动调试,公司租用了2台发电车进行调试,2台发电车单独供电,电源开关由发电车控制。
电源接通后,消防控制室手动发出切电指令,逐条切断非消防电源,检查分闸及信号反馈情况,调试未能切电的回路,直至切电程序执行完成。
消防泵、喷淋稳压泵必须按系统要求启动、停止,并接受消防中控室的远程控制,并反馈运行信号。消火栓、喷淋系统调试时,如消防泵不启动,多数原因是水泵控制箱内设备不动作、接线不正确引起的;消防泵不能自动启动或自动停止,多数原因是管道压力表安装错误或精度不够引起的;消防泵启动后,管道压力不增加,如果没有泄水点,可能是单向阀损坏等。
电梯、货梯消防调试时,电梯接到迫降指令后,电梯降至首层,电梯门开启后,电梯电源切断,将信号反馈消防中控室,电梯消防联动调试完成。电梯停在首层后采用手动切除电源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火灾发生后,工作人员需处理和注意的问题很多,根本处理不过来。
防火卷帘门、排烟风机的调试时,排烟风机的启、停,除自动控制外,还应能在消防中控室手动直接控制,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应按下列程序自动控制下降;
(1)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至距地(楼)面1.8m;
(2)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
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火灾探测器动作后,卷帘应下降到底;
工程竣工后,需要进行建筑电气设施消防安全检测、消防自动设施安装质量检测,电检、消检报告出来后,申请消防验收,经过公安局消防局验收后,建筑物才允许投入使用。
二、10KV临时电源供电
因为1#临时箱变仅有2个低压出线开关,2#箱变21条低压电缆已经连接,为将1#箱变电力输送至2#箱变进行供电,做2条低压电缆连接1#、2#箱变,根据1#箱变单个低压出线开关大小,选择YJV22-4*240mm2电缆,铠装电缆埋地敷设,电缆做完终端头,绝缘摇测合格后,改造2#箱变,将变压器低压侧至进线柜断路器之间的母线排拆下,消除逆变后10KV高压带来的安全隐患, 断开1#、2#箱变断路器,断开隔离开关后进行接线,电缆接线完成后,由高压至低压逐级送电,临时电源投入使用。
三、高压配电室、箱式变电站迁移准备及高压供电手续申请
在接到迁移通知前,高压配电室及高压柜安装完毕,高压配电室没有电源引入,2#箱变除变压器外已经投入使用。
高压配电室及2#箱变需向东迁移150米,并按设计图纸再建高压配电室及2#箱变基础,改变电缆敷设方向,地面开挖做电缆沟,敷设高低压电缆,长度不够的低压电缆在中间做π接箱,由于迁移远,工程量大,电源迁移所需的停电时间较长。
当物美大卖场北侧的开闭器供电后,需带原高压供电方案和客户需求资料带去供电公司计划处申请修改变更方案,待新高压供电方案经供电公司批准后,再带已经审批的图纸去供电公司工程部审验,审核通过后,供电公司工程部将指定负责人,负责发电事宜。
四、变配电系统迁移
4.1 按照《10KV配电室施工设计》图纸建造高压配电室,做好电缆孔洞预留和接地极的预埋等细部处理。
4.2 加工定做户外型接线柜JXX1、JXX2,为代替将迁移走的2#箱变,连接21根低压电缆,长度不够的电缆用π接箱连接, 1#、3#、4#、7#、11#、13#和17#长度不够的电缆规格为:
1#为YJV22-4×1202+1×702,3#为YJV22-4×2402+1×1202,4# 为 YJV22-3×952+2×502,7#为 YJV22-2×(3×952+2×502),11#为 YJV22-3×952+2×502,13#为YJV22-4×952+1×502,17#为YJV22-5×1852
4.3 拆除2#箱变前对进出线电缆进行详细记录,尤其是消防控制电缆,芯线进行编号详细记录,保证恢复后接线准确无误。
4.4 迁移准备,施工前做好夜间照明,施工人员、吊装、运输车辆及设备器具到位,统一协调指挥,在夜间完成2#箱变的吊装迁移,夜间安装完成JXX1、JXX2和电缆接线,白天恢复供电。
4.5 通知用电部门停电时间,做好应急措施,由末端向2#箱变、1箱变#停电,直至断开10KV进线开关,验电确认安全后,挂标志牌,工作牌,锁上1#箱变高低压室门,并派专人看守,除总指挥外,任何人不得进入。
拆除2#箱变所有电缆,切割2#箱变与原基础槽钢的所有焊接点,确保钢梁与基础槽钢焊接处断开,切断与接地网焊接的扁钢,断开后再仔细检查,确认完全断开。
吊装完毕后,安装JXX1、JXX2接线柜,代替迁移走的2#箱变,接线柜基础长钢梁架在2#箱变原有的基础上,按编号连接低压电缆,接线柜的零排和地排与原接地极连接。
4.6 检查临时接线准确无误,配备对讲机,开始合闸送电,上下级要有专人负责,并观察,随时汇报。每个回路合闸送电后,注意观察电压、电流、检测导线温度及电缆接头温度有无有无异常,一切正常后,可以恢复正常用电。
五、高压设备安装、试验及发电
在开闭器供电后,进行高高压柜安装调试,敷设高压电缆,将高、计量用的电流、电压互感器需拆下后送到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检测,同时购买电表支架,互感器检测回来后装入计量柜,带检测报告到供电公司计量中心申请报装高压三相四费率多功能电光母表和三相有功峰谷四费率电光子表,高压配电柜、变压器、高压电缆(含变压器进线电缆)进行耐压试验,将各项检测实验报告交供电公司,经过供电公司工程部负责人对高低压设备验收后,缴纳开闭器开关保护调试费、调度管理费、开办费和直流调试费、电缆接头费、带维护费,安排发电,手续资料齐全后,在供电公司召开发电会,确定发电日期。
发电当天,两路10KV高压供电后,用无线核相器进行核相,再用厂家的核相器通过配电柜上核相孔核相,确认A、B、C相的准确性,避免相序不对而造成安全事故。
发电完毕后,提交所需资料,与供电公司依据报装编号签订供电合同。
六、低压电缆敷设及拆除工作
低压电缆与2#箱变再次连接,根据实际的电缆规格、线径和长度,购买缺少的电缆,电缆接头集中处做电缆π接箱,新做电缆沟,做好夜间停电通知,准备好施工所需人员、设备和材料。
停电,从末端分闸,直至1#箱变内低压断路器。验电,确认安全。逐步拆除JXX1、JXX2所接的电缆,按原始记录、编号和相序与2#箱变馈线柜相连,需接头的电缆做至电缆π接箱,将消防控制线连接上,当夜完成的电缆当夜送电,并检查运行情况,经过一周的施工,低压电缆安装完毕。
正式变配电迁移完成后,拆除1#箱式变电站,拆除前向供电公司申请,缴纳带电接(甩)火费后,将断开10KV架空线路及隔离开关,就可拆除相关设施。
参考文献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53-94)
电线电缆试验报告范文第2篇
设计院有限公司
2024-12-11
一、 总则
为了规范建设银行北京稻香湖生产园区谐波治理工程项目质量评定与验收工作,促进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银行北京稻香湖生产园区谐波治理工程的验收对象、验收的组织与实施要求、质量评定及竣工验收要求。工程质量按评定标准进行检验评定。
工程验收按照工程实体完好性、质量评定结果、资料档案完整程度、工程治理效果、项目组织等进行综合评价,予以通过或不予通过。
建设银行北京稻香湖生产园区谐波治理工程项目的质量检验评定与竣工验收,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的相关规范规程等技术标准的规定。
二、 引用文件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文件及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15;
(3)《工程质量规范》GB50026-93;
(4)《安全技术防范标准》GB50348-2024;
(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10;
(6)《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GB51199-2016;
(7)《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8)《安全工程程序与要求标准》GA/T75-1994;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24;
(11)中国建设银行北京稻香湖生产园区谐波治理工程有源滤波器设备招标文件。
三、 基本规定
1.一般规定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除应符合上述现行国家标准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电工、焊工、起重吊装工和电力系统调试等人员应持证上岗;
(2)安装和调试用各类计量器具应检定合格,且使用时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1.2电气设备上的计量仪表、与电气保护有关的仪表应检定合格,且当投入运行时,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2.施工要求2.1施工单位应按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施工,设计变更应有批准的设计变更通知。2.2施工中的安全及防火措施、劳动及环境保护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3对改建、扩建工程的施工,需改变原建筑结构及超过原设计荷载时,必须具有确认荷载的设计文件。2.4在施工过程中或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做好设备、材料及装置的保护。
3.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和半成品要求3.1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符合设计要求;
(2)应有产品合格证;
(3)应有进场检验记录。
3.2安装的设备和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和装置的名称、型号、数量和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和装置应开箱检查外观,附件、备件,技术文件应齐全,并应做记录。
3.3工程所用材料、设备和装置的装运方式及存储环境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3.4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应验收合格,应做好验收记录和验收资料归档。3.5新型电气设备、器具和材料进场验收时应提供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3.6当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场验收需进行现场抽样检测或因有异议送有资质实验室抽样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抽样检测:对于导管、绝缘导线、电缆等,同厂家、同批次、同型号、同规格的,每批至少应抽取1个样本;对于灯具、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同厂家、同材质、同类型的,应各抽检3%。
(2)因有异议送有资质的实验室而抽样检测:对于绝缘导线、电缆、梯架、托盘、槽盒、导管、型钢、镀锌制品等,同厂家、同批次、不同种规格的,应抽检10%,且不应少于2个规格;对于灯具、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同厂家、同材质、同类型的,数量500个(套)及以下时应抽验2个(套),但应各不少于1个(套),500个(套)以上时应抽验3个(套)。
(3)对于由同一施工单位施工的同一建设项目的多个单位工程,当使用同一生产厂家、同材质、同批次、同类型的主要设备、材料、成品和本成品时,其抽检比例宜合并计算。
(4)当抽样检测结果出现不合格,可加倍抽样检测,仍不合格时,则该批设备、材料、成品或半成品应判定为不合格品,不得使用。
(5)应有检测报告。
3.7有源滤波器设备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查验合格证和随带技术文件;
(2)核对产品型号、产品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3)外观检查:设备应有铭牌,表面涂层应完整、无明显碰撞凹陷,设备内元器件应完好无损、接线无脱落脱焊,绝缘导线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蓄电池柜内电池壳体应无碎裂、漏液,充油、充气设备应无泄漏。
3.8开关、插座、接线盒和风扇及附件的进场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查验合格证:合格证内容填写应齐全、完整。
(2)外观检查:开关、插座的面板及接线盒盒体应完整、无碎裂、零件齐全,风扇应无损坏、涂层完整,调速器等附件应适配。
(3)电气和机械性能检测:对开关、插座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应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不同极性带点部件间的电气间隙不应小于3㎜,爬电距离不应小于3㎜;
b) 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5MΩ。
c) 用自攻锁紧螺钉或自切螺钉安装的,螺钉与软塑固定件旋合不应小于8㎜,绝缘材料固定件在经受10次拧紧退出试验后,应无松动或掉渣,螺钉及螺纹应无损坏现象。
d) 对于金属间相旋合的螺钉螺母,拧紧后完全退出,反复5次后,应仍然能正常使用。
e) 对开关、插座、接线盒及面板的绝缘材料的耐非正常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性能有异议时,应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测。
3.9绝缘导线、电缆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查验合格证:合格证内容填写应齐全、完整。
(2)外观检查:包装完好,电缆端头应密封良好,标识应齐全。抽检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绝缘层应完整无损,厚度均匀。电缆无压扁、扭曲,铠装不应松卷。绝缘导线、电缆外护层应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
(3)检测绝缘性能:电线、电缆的绝缘性能应符合产品技术标准或产品技术文件规定。
(4)检查标称截面积和电阻值:绝缘导线、电缆的标称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导体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缆的导体》GB/T 3956的有关规定。当对绝缘导线和电缆的导电性能、绝缘性能、绝缘厚度、机械性能和阻燃耐火性能有异议时,应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和内容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3.10型钢和电焊条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查验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书:有异议时,应按批抽样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测;
(2)外观检查:型钢表面应无严重锈蚀、过度扭曲和弯折变形;电焊条包装应完整,拆包检查焊条尾部应无锈斑。
3.11梯架、托盘和槽盒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查验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内容填写应齐全、完整;
(2)外观检查:配件应齐全,表面应光滑、不变形;钢制梯架、托盘和槽盒涂层应完整、无锈蚀;塑料槽盒应无破损、色泽均匀,对阻燃性能有异议时,应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测;铝合金梯架、托盘和槽盒涂层应完整,不应有扭曲变形、压扁或表面划伤等现象。
3.12电缆头部件、导线连接器及接线端子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查验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铝及铝合金电缆附件应具有与电缆导体匹配的检测报告;
b) 矿物绝缘电缆的中间连接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电缆本体的耐火等级;
c) 导线连接器和接线端子的额定电压、连接容量及防护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
(2)外观检查:部件应齐全,包装标识和产品标志应清晰,表面应无裂纹和气孔,随带的袋装涂料或填料不应泄漏;铝及铝合金电缆用接线端子和接头附件的压接圆筒内表面应有抗氧化剂;矿物绝缘电缆专用终端接线端子规格应与电缆相适配;导线连接器的产品标识应清晰明了、经久耐用。
4.施工验收4.1施工中各工序应进行随工检验和交接验收,并应做记录。4.2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的前提条件为施工单位自检合格,验收时施工单位对自检中发现的问题已完成整改。4.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资格包括专业和职称要求,具体要求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尚无规定时可由参加验收的单位协商确定。
4.4各专业施工验收应由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共同进行,并应在验收记录上签字。
5.施工要求5.1施工单位应按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施工,设计变更应有批准的设计变更通知。5.2施工中的安全及防火措施、劳动及环境保护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范。四、 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1.配电系统1.1一般规定
数据中心配电系统的施工及验收应包括电气装置、照明装置和配电线路的施工及验收。
配电系统的电气设备和材料,应符合国家电气产品安全的规定及设计要求。电气设备材料应进行进场验收,并应有检验记录及结论。
建筑电气工程和其他电气工程一样,反映它的施工质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静态的检查检测是否符合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另一方面是动态的空载试运行及与其他建筑设备一起的负荷试运行,试运行符合要求,才能最终判定施工质量为合格。鉴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大量的时间为安装阶段,即静态的验收阶段,而施工的最终阶段为试运行阶段,两个阶段相隔时间很长,用在同一个分项工程中来填表检验很不方便,把动态检查验收分离出来,更具有操作性。
电气动力设备试运行前,各项电气交接试验均应合格,而交接试验的核心是检验电气动力设备承受电压冲击的能力,交接试验合格也就证明电气装置的绝缘状态是良好的。如果各类开关和控制保护动作正确,则试运行中电气设备的承受故障电流和电压冲击能力便有了可靠的安全保证。
在试运行前,要对相关的现场单独安装的各类低压电器进行单体的试验和检测,符合本规范规定,才具有试运行的必备条件。与试运行有关的成套柜、屏、台、箱、盘应在试运行前试验合格。
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时要保障各连接可靠,正常情况下不松动,且标识明显,使人身、设备在通电运行中确保安全。
1.2电气装置
(1)电气装置的安装应牢固可靠、标志明确、内外清洁。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同类电气设备的安装高度,在设计无规定时应一致。
(2)配电箱、柜落地安装时应设基座。安装前,应按接线图检查内部接线。活动基座与地面应安装牢固。配电箱、柜与基座也应安装牢固。
(3)隐蔽空间内安装电气装置时应留有维修通道和空间。
(4)电气装置之间应连接正确,在检查接线连接正确无误后应进行通电试验。
(5)柜、台、箱的金属框架及基础性钢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对于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金属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4㎜2的黄绿色绝缘铜芯软导线连接,并应有标识。
(6)柜、台、箱、盘等配电装置应有可靠的防电击保护;装置内保护接地导体(PE)排应有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接地导体的端子,并应可靠连接。当设计未做要求时,连接导体最小截面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的规定。
(7)设备开关灵活,接触可靠,灭弧装置完好。熔断器容量和规格应符合工程设计或技术指标要求。
(8)检测交流配电设备的避雷器件应符合技术指标要求。
1.3配电线路
(1)线缆端头与配电箱、柜应连接牢固、可靠,接触面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搭接面的宽度。
(2)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在绝缘测试合格后敷设;
b) 应排列整齐、捆扎牢固、标识清晰,不得有扭绞、压扁和保护层断裂等现象;
c) 端接处电缆长度应留有余量;
d) 在转弯处,敷设电缆的弯曲半截应符合表4.1的规定。
表4.1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序号
电缆种类
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1
无铅包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10D
2
有钢铠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20D
3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0D
4
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5D
5
多芯控制电缆
10D
注:D为电缆外径。
(3)电缆桥架、线槽和保护管的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在活动地板下敷设时,电缆桥架或线槽底部不宜紧贴地面。
1.4施工验收
(1)检查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电气装置、配件及其附属技术文件应齐全;
b) 电气装置的型号、规格、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c) 线缆的型号、规格、敷设方式、相序、导通性、标志、保护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d)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测试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电气装置与其他系统的连锁动作的正确性、响应时间及顺序;
b) 电线、电缆及电气装置的相序的正确性;
c) 电线、电缆及电气装置的电气绝缘测试应符合表4.2的要求:
表4.2 电气绝缘电阻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最小绝缘电阻值(MΩ)
1
开关、插座
5
2
灯具
2
3
电线电缆
0.5
4
电源箱、柜二次回路
1
2.防雷与接地系统2.1一般规定
数据中心防雷与接地系统的施工及验收应包括防雷与接地装置与接地线的施工及验收。
数据中心防雷与接地系统施工中采用的器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并应有检验报告及合格证书。
2.2防雷与接地装置
(1)接地装置设置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应无虚焊。连接处不应松动、脱焊、接触不良,并应采取防腐措施。
(2)等电位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可采用焊接、熔接或压接;
b) 焊接、熔接或压接的金属表面应进行处理,使金属表面裸露;
c) 连接处应无毛刺、明显伤痕,安装应平整、连接牢固;
d) 连接处应进行防腐处理。
2.3接地线
(1)接地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接地线不得有机械损伤;
b) 接地线穿越墙壁、楼板时应加装保护套管;
c) 接地线在有化学腐蚀的位置应采取防腐措施;
d) 在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接地线应完成弧状,弧长宜为缝宽的1.5倍;
e) 接地线的敷设应平直、整齐。转弯时,弯曲半径应符合表4.1的规定;
f)接地线的连接宜采用焊接,焊接应牢固、无虚焊,焊接部位应进行防腐处理;
(2)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就近与接地干线或接地网相连接,不得串接。
(3)设备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线,必须采用绝缘铜导线,严禁使用裸导线布放,其截面积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4)设备的接地线应单独与室内接地汇流排相连,不得在一条接地线上串几个需要接地的通信设备。
2.4施工验收
(1)验收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接地装置的结构、材质、安装位置、埋设间距及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 隐蔽工程应随工检查并做好施工记录;
c) 接地线的规格、敷设方法及其与等电位金属带的连接方法应符合技术要求;
3.综合布线及网络系统3.1一般规定
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及验收应包括线缆敷设、配线设备和接插件的施工与验收。
数据中心网络系统施工及验收应包括为满足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所需的网络设备的施工及验收。
网络系统宜根据设计需要配置网络交换设备、路由设备、网络安全设备。
3.2线缆敷设
(1)线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线缆敷设前因对线缆进行外观检查;
b) 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扭绞,不宜交叉,标签应清晰;弯曲半径应符合表4.3的规定;
表4.3 线缆弯曲半径与线缆外径之比
线缆种类
弯曲半径与线缆外径之比
4对非屏蔽对绞电缆
≥4D
4对屏蔽对绞电缆
≥8D
主干对绞电缆
≥10D
光缆
≥10D
预端接线缆
≥10D
注:D为电缆外径。
c) 从配线架至设备间的线缆不得有接头;
(2)当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屏蔽线缆与端头、端头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对绞线缆的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完整、可靠接触;
b) 屏蔽层应保持连续,端接时宜减少屏蔽层的剥开长度,与端头间的裸露长度不应大于5㎜;
c) 端头处可靠接地,接地导线和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3)走线架、线槽和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4)敷设与保护管中的电缆应计入热阻影响,排管中不同孔位的电缆还应分别计入互热因素的影响。
3.3控制电缆及其金属屏蔽
(1)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线应分开布放。电源线、信号线及接线端子(线鼻子)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2)电源线、信号线必须是整条线料,外皮完整,中间严禁有接头和急弯处。
(3)控制电缆应采用铜导体。
(4)控制电缆的绝缘类型和护层类型选择应符合敷设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24第3.3节和第3.4节的有关规定。
(5)弱电回路的每一对往返导线应置于同一根控制电缆。
(6)来自同一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三相导体及其中性导体应置于同一根控制电缆。
电流互感器信号电缆严禁与一次配电系统的母排接触,必须留有适当间隙。
(7)控制电缆截面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保护装置电流回路截面应使电流互感器误差不超过规定值;
b)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电压回路截面应按最大负荷时电缆的电压降不超过额定二次电压的3%;
c) 强电控制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2,弱电控制回路截面不应小于0.5㎜2;
d) 测量回路电缆截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3的规定。
(8)弱电信号、控制回路的控制电缆,当位于存在干扰影响的环境又不具备有效抗干扰措施外,应具有金属屏蔽。
(9)控制电缆金属屏蔽类型选择,应按可能的电气干扰影响采取综合抑制干扰措施,并应满足降低干扰或过电压的要求。
(10)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宜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信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b)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少量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在采取防火分隔和有效抗干扰措施后,也可与强电控制、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4设备安装
(1)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系统设备安装前的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的有关规定执行。
(2)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端接设备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中规定的各类缆线传输距离的要求。
(3)设备安装应牢固、可靠,四周应预留使用和维护空间。
(4)安装的设备和主要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入网许可证。
(5)设备结构应无变形,表面无损伤,指示仪表、按键和旋钮、机内部件无碰损、无卡阻、无脱落、无损坏。
(6)室内电缆走线架安装位置、规格、长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走线架安装位置左右偏差不大于50mm。水平走线架应成一条直线,与地面保持平行,水平度每米误差不大于2mm。垂直走线架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1%。走线架横铁间距均匀,宜为250mm左右。
(7)吊装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和安装工艺的要求。吊挂安装整齐、牢固,与地面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
(8)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其偏差不大于10mm。
(9)设备机架排列整齐,架间缝隙不大于3mm,垂直度误差不超过机架高度的0.1%。列架机面平直,应成一条直线,每米偏差不大于3mm,全列偏差不大于15mm。
(10)设备机架安装时,应用4只M10~M12的膨胀螺栓与地面加固。如柜式设备机架的顶部必须与走线架上梁加固。
(11)走线架、设备机架漆面应保持完整、清洁。
(12)设备部件安装位置应按技术说明书或工程设计要求进行,组装稳固,整齐一致,接线无误。
(13)设备工作地线、防雷地线与机架保护地线安装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4)电缆线应走线方便、整齐、美观,与设备连线余留长度适量,同时不应妨碍今后的维护工作。
(15)电源线、信号线布放时,应保持其平直、整齐,绑扎间隔均匀,松紧合适,塑料带扎头应放在隐蔽处。
(16)机房布线、架间连线及各部件连线应无差错,接触良好,焊接光滑,不得碰地、短路、断路。严禁虚焊、漏焊、错焊。
(17)沿墙布放电源线、信号线时,应将其牢固地卡在建筑物墙面或墙面线槽内。
(18)电源线、信号线穿越上、下楼层或水平穿墙时,应预留‘S’弯,孔洞应加装口框保护,完工后应用非延燃和绝缘板材料盖封洞口。
3.5施工验收
(1)交接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配线柜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b) 走线架、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c) 线缆的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标识应清晰、牢固;
d) 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
e) 设备的标识应清晰、牢固;
f)系统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要求。
(2)网络相通连通性测试前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检测配线柜的安装及配线架的压接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b) 检查走线架、槽的规格、型号和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c) 检查线缆的型号、规格、敷设方式及标识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d) 进行线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和光缆系统性能测试,线缆系统的测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的有关规定。
4.监控与安全防范系统4.1一般规定
数据中心监控与安全防范系统施工及验收宜包括环境监控系统、场地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的施工与验收。
场地设备监控系统应包括对不间断电源、空调设备、补偿设备、配电箱(柜)等设备的监视、控制、报警和测量。
安全防范系统宜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和出入口控制系统等。
4.2配管配线与敷设
(1)传感器、探测器的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并应留有预留,线芯不得外露。
(2)电力电缆宜与信号线缆、控制线缆分开敷设,无法避免时,对信号线缆、控制线缆应采取屏蔽措施。
4.3设备安装
(1)设备与设施应按设计文件确定的位置进行安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留有操作和维护空间;
b) 环境参数采集设备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参数采集设备生产厂商相关技术资料要求。
(2)信号传输设备和信号接收设备之间的路径和距离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4.4系统调试
(1)系统调试前应做好下列准备:
a) 应按设计要求检查确认已安装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
b) 通电前应检查供电电源的电压、极性、相序与设计要求或设备技术文件相符;
c) 对有源设备应逐个进行通电检查。
(2)场地设备监控系统功能检测及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检测采集参数的正确性;
b) 检测控制的稳定性和控制效果、调试响应时间符合技术要求;
c) 检验设备连锁控制和故障报警的正确性。
(3)设备调试应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和设备技术资料进行。
(4)系统调试应做记录,并应出具调试报告,同时应由调试人员和建设单位代表确认签字。
4.5施工验收
(1)交接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a) 设备、装置及配件的安装应准确无误;
b) 环境监控系统和场地设备监控系统的数据采集、传送、转换、存储、控制功能应正常。
五、 竣工验收
1.一般规定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工程完工后,建设(使用)单位应及时组织办理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其中,各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均应合格,质量控制资料、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验收是在承建方自检合格后提出验收申请基础上,由运行维护单位、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参建单位共同组成的项目验收小组,对照工程设计文件要求,对系统功能、效果对工程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验工程是否实现了设计目标要求,具备运行条件。
验收的主要内容有:基础设施建设、设备交付移交、设备功能检测、施工工艺检查、文档资料移交、培训履行情况。
2.竣工验收条件(1)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和技术文件的要求,施工质量应达到国家现行规范的相关要求。
(2)各系统的技术指标及性能和功能的测试应符合设计文件、技术文件和国家现行规范的相关要求。
(3)按照本文件及国家现行规范相关规定的要求完成综合测试工作,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4)工程施工的技术资料应完整。
3.竣工验收程序(1)工程项目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施工单位应向建设(使用)单位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2)建设(使用)单位收到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及时办理竣工验收。
(3)参加验收的单位应对工程作出正确、公正、客观的平阿基并签署验收结论,可参考本文件附表的要求进行和记录。
(4)经验收合格的工程,建设(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
4.有源滤波器指标验收4.1设备验收原则
设备验收原则为必需满足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现场安装的有源滤波器100%验收。
4.2设备验收数量
以变压器(或UPS)25%、50%负载率分别测试三对变压器下六台有源滤波器的指标,设备选型为变压器带2N 架构UPS负载,配置200A有源滤波器的设备、配置150A有源滤波器的设备各一对;变压器带冷机、水泵(二次泵)负载,配置200A有源滤波器的设备一对。
其他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做事先设置。
4.3设备测试项目
(1) 测试前的准备
甲方事先准备电能质量分析仪一台,以便进行数据对比。
关闭低压供电系统的电容补偿柜。
每台UPS自身配置的11次无源滤波器处于开启状态。
(2)测试数据核对
电能质量分析仪测试数据、APF柜仪表显示数据、后台监控显示数据需要吻合。
(3)测试项目
测试项目见下表。
测试项目分类
测试项目分类
指标项
指标说明
电气性能
总谐波补偿率
在负载电流峰值系数(CF)≤2.5情况下,电网谐波电流在有源滤波器额定输出电流的20%~100%时,滤波器的总谐波补偿率(THCi)≥95%
综合补偿功能
工作方式可在无功补偿优先(可设定目标功率因数)、谐波补偿优先和无功/谐波等比例输出三种模式中选择。无功优先模式下,有源滤波器优先补偿无功,如补偿无功后还有容量剩余,再补偿谐波;谐波优先模式下,有源滤波器优先补偿谐波,如补偿谐波后还有容量剩余,再补偿无功;无功/谐波等比例输出模式下,有源滤波器输出的无功/谐波比例等于负载的无功/谐波比例
监控功能
通讯功能
需能接入现有电力监控系统,实现遥测、遥信、遥控功能。
遥测:有源滤波器输出电流,电网电压/电流,电网电压谐波/电流谐波,电网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
遥信:有源滤波器工作状态(运行/停止/故障),输入过压/欠压,缺相/错相,过温,过流;
遥控:开/关机,补偿谐波次数设定,无功补偿设定
本地显示功能
需具有本地显示功能,并有就地数据的保护时间间隔要求,显示参数包括电网侧和输出侧的电压/电流、电压谐波/电流谐波、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显示屏具有可触屏功能,应能向用户开放维护权限,本地显示屏需具备设置补偿有功功率优先或者补偿谐波优先的功能以及调整就地数据的保持时间间隔功能。
保护和告警功能
输出限流保护功能
当负载容量超出有源滤波器的补偿能力时,有源滤波器按最大能力输出,即限流输出,限流值可设定为100%~110%额定输出电流或额定输出容量
模块化功能
热插拔功能
功率模块和监控模块应具有热插拔功能,采用导轨式安装,应有单独的开断设备,应有可在线扩容能力,应留有扩容模块空余位置,且与控制系统兼容
(4)突发事件应对
测试工作在UPS设备厂家的配合下进行。
电线电缆试验报告范文第3篇
目前国内外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应用越来越多,文章结合电线电缆检测实验室的特点,提出线缆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构想,介绍其主要功能及实现过程。探索通过LIMS的建立全面提高实验室线缆检测效率和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电线电缆;检测
0引言
电线电缆行业是我国经济总量第二大的行业,电线电缆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业产品,其产品质量越来越受到国家以及社会的关注,衡量其产品质量的相关检验检测工作日益增多(工业产品许可证发证及监督检验、3C认证、自愿认证、国省市三级政府的专项及监督检验、企业研发、工程委托检验等等),使得线缆检测实验室中相关的信息量剧增(如:样品接待录入、仪器设备管理、样品管理、实验人员分配、测试数据管理、检测报告生成审核等等)。这样就对实验室将如何在保证测试数据及检测结果有效性、一致性的前提下提高检验工作效率,缩短报告出具的周期,降低运行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以下简称LIMS)是现代有线与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先进企业管理思想的良好融合,为实验室各类信息的采集存储、交流传递和加工处理提供平台,规范检验流程,并且可以对实验室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量化和质量管理。可以实现自动化仪器分析、信息化管理及无纸化办公。LIMS必将成为解决线缆检测实验室目前所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国内外检测实验室
LIMS发展现状LIMS在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已经有了超过30年的发展历史,虽然目前在国外检测实验室中应用LIMS的比例并不高,其应用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检测机构例如:UL、TUV、BV、SGS、INTERTEK等,但是这些机构对LIMS的投入都很可观,平均占其年营业额的3%左右[1],所以它们建立的LIMS专业化及成熟度都很高。国内各类型(如:石油、化工、冶金、环境、食品等)检测实验室都在逐步采用LIMS。政府机构(如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属检测实验室等)近年来对检测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基本都建立LIMS或者类似的系统。不过在专业化程度和系统成熟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数机构的LIMS还停留的较粗放的层级,不够细化,针对机构自身特性进行的LIMS二次开发还做得很不够。数据采集、传输以及分析处理效率仍然比较低下。
2线缆检测实验室LIMS设计构想
LIMS的建立必须以遵循ISO/IEC17025-2005[2]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的通用要求为前提。
2.1系统构架
LIMS检测流程是以样品检测为主线,同时必须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针对线缆检测实验室实际情况将LIMS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2.1.1任务管理
任务管理贯穿整个检验检测过程,是LIMS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主要功能分是:①任务下达前的确认。确认实验室是否具有客户所需检测产品或项目的资质(是否通过计量认证,CAL、CNAS等等);确认试验相关人员与设备的状态是否满足需求;确认报告周期;确认样品(包括到样时间,样品数量,型号规格等等),确认接收样品。②下达任务。根据从任务下达后到出具报告全过程每个工序人员、设备、耗材等的具体情况确定每个工序的试验人员及完成周期。可把任务分为样品制备、样品检验、审核批准等几个部分。③任务流程监控。可对系统中所有下达的任务进行实时监控。根据每个任务下达时确定的周期实时监控每个工序的进度,通过系统智能计算对有可能超期的工序进行及时提醒,并且实时接收设备或人员反馈回系统的异常情况并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理。管理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个工序的人员及相应完成周期(调整情况也将实时反馈给实验员)。④任务信息汇总。每个任务的每个工序的起止时间,实验人员、设备、环境条件以及检测数据等系统自动汇总、备份并且长期储存于系统中。可随时调取,保证其可追溯性。
2.1.2样品管理
该部分负责跟踪样品从任务下达进入实验室,到所有检测工作完成,并且可能持续到报告出具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样品管理的核心是识别码管理。系统在任务下达的同时针对每个工序的样品(包括备样和残样)自动生成唯一LIMS编码,样品流转的全过程都伴随着这个编码,这个编码可以用条码或者二维码的形式呈现。样品在进入每个工序前进行扫码,确认样品进入该工序的时间,检验人员等信息,检验人员完成检验后,自动或人工的上传检验数据、设备、试验环境条件等信息后扫码确认该工序完成。若上一工序完成后样品超过规定时间而未得到进入下一工序的扫码确认,则系统自动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查找样品。由于线缆检测实验室的特殊性检验的残样、检毕样有着相对较高的经济价值,客户往往要求退样,通过LIMS编码管理这些样品可有效降低库房管理的工作强度。系统通过LIMS编码可以实现对样品的实时动态管理。样品状态一目了然,大大降低样品领取、制样、分样、传递、回库、退样等过程中的错误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1.3设备管理
本部分主要分为LIMS系统自身硬件设备(LIMS服务器、网线、网卡、与各个试验设备的通信接口、无线路由器、无线传输设备、交换机、PC机、平板电脑、手机等)管理和具体检测试验相关仪器设备(还包括环境监控设备、标准物质、试剂耗材等等)管理[3]。设备管理的目的首先是保证LIMS系统自身硬件设备正常运行,重点是保证参与具体检测试验的仪器设备工作正常,并能够提供有效的量值溯源证据。通过LIMS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各个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有无异常,是否需要维修,自动提醒耗材试剂的补充,自动提醒试验设备的检定时间、保养时间、期间核查时间、运行检查时间等功能。
2.1.4人员管理
实验室人员管理包括人员简历,教育,持证情况等基本情况,以及培训及再培训记录;重点是人员技能管理和人员权限管理。每个实验室人员都拥有一个LIMS系统登录ID,系统中有此ID对应人员的已获得的岗位技能和系统权限。①人员技能管理。LIMS数据库会有人员岗位技能掌握情况,这直接决定了人员与岗位的匹配程度。进行某工序实验前需要在系统登录,只有当若某实验人员具备该工序实验技能时,系统才能允许其登录,否则将报警。并且系统在任务下达分配时,只会分配给具有该工序岗位技能的人员。不具备某岗位技能的试验人员可以通过培训,理论和实操考试获得该岗位技能,并在系统中更新。②人员权限管理。实验室中每个人的权限不同,通过LIMS人员权限管理,保证试验信息的充分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实验员,审核,批准、设备管理员等每个岗位的权限都不同。试验原始数据一旦进入LIMS系统,数据将被“锁定”,如果要对有异议的数据进行更改,必须要拥有对应权限,系统将自动记录修改信息:修改人,修改理由,修改时间以及保留旧数据备查。
2.1.5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是LIMS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LIMS软件系统的升级,实验室各类资质的更新,各类标准的更新,LIMS编码信息更新,原始记录模板更新,汇总计算公式数据库的更新,试验数据的自动备份,各类参数的设置,人员权限的设置,系统文件、程序文件、质量手册、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管理,各种数据计算统计、原始记录编制与审核,报告及报告模板生成,自动计算人员工作量分布情况,设备使用率,报告差错率、及时率,统计各类数据,生成各类报表,自动备份各种数据,LIMS软件二次开发等。
2.2主要功能
①在实验室里建立了一个简便、准确、快速、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4]。②从任务下达到报告出具全过程实时动态跟踪监控(任何一个任务哪些工序完成,哪些工序未完成,周期还剩余多少,是否需要提醒等)。③人员及设备状态实时监控,任务智能分配人员岗位及工作量,智能统计人员工作量,仪器设备使用率。④提高样品管理水平,大大降低样品传递过程中的错误率。⑤实现从样品接收到报告出具全过程的可追溯(样品、资质、试验时间、人员、设备、环境条件,数据修改,审核,批准等等)。⑥实现无纸化办公,试验数据自动采集或人工上传到系统后自动计算处理并且生成电子版原始记录,所有试验工序完成后自动生成报告。避免纸质原始记录的誊抄和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⑦异常情况报警,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处理。⑧方便快捷的统计数据生成各类表报;自动备份数据。
3线缆检测实验室LIMS发展探索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成熟的先进技术进入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国内线缆检测实验室试验数据采集和传递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带无线通信传输模块的仪器设备,简而言之就是传统的检测测量仪器设备(例如数显千分尺,数显游标卡尺等)加上一个无线传输模块,来实现采集数据后的无线传输功能,理论上只要仪器设备能有电子数据输出,通过各类数据接口技术总能把数据采集到无线传输模块中,再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把数据传到服务器上面。这样就可以使得我们的线缆检测不局限于场地和距离也能实现数据采集传输的实时性。对提高检验效率,缩短报告出具周期大有帮助。建立实验数据有线和无线结合的高效自动数据采集传递系统正是我们目前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第二个探索方向是LIMS系统的二次开发[5]。LIMS系统不是万能的,线缆检测实验室是不断发展的,LIMS的二次开发是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在遵循实验室管理通用要求和相关准则的前提下,根据线缆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分析讨论适合LIMS系统二次开发的总体思路和步骤。力求做到易于实施、管理与维护。
4结束语
LIMS目前已成为促使检测机构参与市场竞争,与信息化、科学化管理体系接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线缆检测实验室对外要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对内要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实施,提升检验工作效率,保证数据可靠性。建设一套适合于线缆检测实验室的LIMS系统是一条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冯思雅,王爱国,陆尧,等.电工检测试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与探索[J].低压电器,2011(9):41-44.
[3]孟雳.质检机构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5(3):203-204.
电线电缆试验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电站;二次设备安装,预埋;电缆
中图分类号: TV547.3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电气二次设备在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排除电气系统故障、实现电力工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显著而又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次设备在进行安装和调试时,质量控制直接决定着后期运行服务的能力,工程师应该对安装工作提起高度的重视,严格技术执行要求,及时复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找出相关的原因进行改进以及调试,以便确保质量符合要求的标准,真正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二、电气二次设备的管道预埋以及基础预埋
基础预埋主要包括电缆架、盘柜和控制箱动力箱等基础预埋。管道预埋需要再混凝土浇筑以前把各种动力电缆、控制电缆固定并且安装。这样混凝土在成型以后就不会出现敷设电缆外漏的情况,这样起到了保护电缆和走捷径的作用。所以,应该做好以下的几点:
1、管线和基础的预埋位置要精准,对于没有严格位置要求的一次设备可以把预埋位置的偏差最大控制到厘米,但是如果有预置梁,偏差则可以低至预置梁一半的宽度。
2、预埋要有利于拆模之后的寻找。例如楼板下的基础板应该设置标识,要不影响仓号混凝土的质量为原则。
3、基础要接地,插筋要焊接在钢筋上,基础锚钩应与钢筋网焊牢,以防止被振捣器震掉。如果预埋需要长时间的防治于潮湿的环境之中,应该要注意相关的防蚀保护。预埋电缆管的时候,在保证整齐和精准的同时,还需要把管口进行打磨,不能伤害电缆,接头应该严格防控漏浆现象并确保接头严密,关口加盖,以避免被异物堵塞管子,过沉浆应该注意采取防挤压措施,另外,出墙管口的长度必须达到要求,如果过长就应该架设中间盒以进行转接。
确保接头严密,且在管口加盖盖子,避免异物堵塞管子,对于过沉浆还应做一些必要的防挤压措施,出墙的管口长度必须达到要求,若过长则应架设中间盒进行转接。
三、二次盘柜基础的安装
回填二期混凝土、刷防腐漆、基础型钢下料、基础的牢固焊接、防腐漆的补刷等是一般二期盘柜的工艺流程使用膨胀螺栓对控制箱、挂墙的动力箱和端子箱进行固定,在高出抹面层1cm的地方安装盘柜的基础,并确保盘柜基础总长度要高出盘柜总长度2cm,按照标准规定设置两条基础的平行度、高程误差、水平度等。基础钢要接地。
四、电缆的敷设、连接
电缆敷设的准备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搭设通道、切割电缆超长的部分、电缆管口处理、电缆穿铁丝、明确电缆敷设的路径。如果电缆的敷设路径改向,应该组织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排除通道内部存在的电缆损害因素,应该全方位查看电缆敷设的实际具置以及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并以此来提高电缆敷设的过程当中突发故障的应对能力。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应该以电缆的走向图为参考的依据,标识清电缆架、电缆井和电缆沟等断面,内容以电缆架、电缆井、电缆沟的走形为主,并且以控制电缆在上、动力电缆在下作为原则。
五、电缆之间的连接和敷设
敷设电缆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盘上端来引出电缆,并且也要保障电缆不直接接触支架和地面。把临时标志牌捆绑在各根电缆的头端,并且电缆被辐射到目的地还应该保留足够长度的电缆线,从末端向回固定排列电缆的头端,并且预留足够的长度,把多余的部分切断并且绑上临时的标识牌,做好临时标识牌防脱落的措施。临时的标识牌需要整齐地排列在支架上,防止相互交叉现象出现。电缆盘、洞、沟处电缆架过度应该设置钢筋材质的临时性过渡模子。电缆排列到过渡模子处应该和该处的模子固定好,直到电缆敷设完成之后才可以拆除过渡模子。
六、二次设备安装质量调试 问题
1、严格效验自动化元件是二次设备安装质量控制中一项极其重要的环节,这直接影响着机组能否顺利的调试,也决定着开关电器和辅机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所以,基础元件的效验需要严格地按照操作技术规范实施。设备各项性能指标的效验要依据元件的相关原理图和连接的实际距离。
2、配线和核查过程
放电缆、对线、底线屏蔽、电缆头制作、号头编写等工作完成以后才适宜进行配线,所以,应该检查芯线的设计长度,与此同时,确保电缆接地线的链接以及各种插头和相关技术规范相一致。配线的过程中,芯线的焊接一般都采用烙铁焊接,要避免因为焊渣和焊点不平滑造成虚地、短路。配线的效验环节需要对配线的质量进行检验,尤其是回路电压和电流的检验,在确定原理正确的情况下,要确保地线接地可靠。
3、有关调试的问题
3.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准备实验仪表、分析实验的原理、熟悉实验大纲和试验中的记录表格、工作人员的分工等都需要认真准备。
3.2对接线的调试。按照相关接线实验要求,对接线架设进行相关的调试。并且专人对监护架设进行检查。防止带点间隔区侮辱的实验人员,防止实验电源误合。
3.3在进行调试的过程中,指挥需协调。进行各方面实验工作的操作人员应具有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够使指挥协调有效的进行,对调试开始前的消防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工作要重视,调试进行时,对各项实验的效验应当严格的按照实验大纲来进行,并能够及时的做好原始记录。
3.4实验报告应当及时的整理。调试进行完毕之后,有关的实验报告和实验记录需要被准确及时的记录,以便于标准化管理的进行。
七、总结
电气二次设备的调试合格安装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系都比较高,应该加强电气二次设备盘柜的电缆连接、电缆敷设、基础安装、管道预埋和电气二次安装的质量调试控制,并且把
电气二次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质量控制提升至一定的高度,并制度化各施工步骤及安全措施。随着技术的发展,笔者认为强化电气二次设备施工人员技术交流至关重要,并明确各工序、注意事项及相关步骤等,强化安装与调试校验力度,以此确保电气二次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水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安装过程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09.
电线电缆试验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设备材料;环境管理;工艺质量
中图分类号:TM2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电缆不仅能起着能量传输的作用, 而且还能起着控制设备运行,传送设备运行状态信号的作用,所以电缆敷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项目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转。所以,在施工中,必须加强对电缆敷设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才能确保电缆敷设的质量水平,取得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一、人的因素对电缆敷设质量的影响
人不仅是电缆施工质量的控制者、管理者,而且还是电缆敷设的主要实施者,人的因素在整个电缆敷设的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1. 1电缆施工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 在选拔施工人员时, 必须要求技术过硬、现场经验丰富、操作水平高、紧急应变能力强的人员, 同时还要考虑他的身体、性格、气质、情绪、思想等因素是否适应电缆施工工程的要求。
1. 2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对其进行有关电缆敷设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设计文件、施工技术等内容的教育和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使施工人员明白违反标准规范所产生的后果,同时教育培训还能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让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能自觉按照规范标准施工。
二、设备/材料因素对电缆敷设质量的影响
设备/材料采购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采购经验,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工艺、科技水平、用户意见,以及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情况,本工程在使用其产品时,是否比较经济、是否与本工程相匹配、合理,是否能发挥设备/材料最大功能。
采购人员在采购时,必须了解设备/材料生产企业的资质认证、人员资质、企业规模、企业信誉、用户意见 、售后服务等情况。要审核设备/材料的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质量安全认证等文件,要严把质量关。做到不合格的设备/材料不采购、不验收、不使用,杜绝一切不合格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三、施工环境因素对电缆敷设质量的影响
环境对电缆施工质量的影响非常大, 在电缆施工时要求必须晴好天气,如遇到雨雪天、雾天、大风、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要停止施工,在北方的冬季施工时,如环境温度过低,达不到规范要求的温度时,必须采取提高环境温度的措施。当施工人员在钢构、管廊、池壁等高空危险环境作业时, 必须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使作业平台安全可靠,不致使施工人员担心害怕,承受安全心理压力。在地下室、暗埋电缆沟等处光线昏暗环境施工时,必须增加人工照明,使工作环境达到允许的亮度,这样就不会出现错敷设乱敷设电缆的现象。在直埋电缆时,如果电缆要通过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高酸、高碱、有毒的土壤环境时,必须用细沙或软土更换土壤后方可开挖电缆沟,决不能直接把电缆敷设在这些土壤的环境中。敷设电缆的电缆沟、保护管、电缆在穿过易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环境和危险等级不同区域的隔墙或楼板时,必须采用阻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四、施工管理机构对电缆敷设质量的影响
建立一个执行力强的、完善的项目施工管理机构,必须要求每个管理人员必须精干,其综合业务素质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比较高。同时还要求政治合格、遵纪守法、法制观念强、熟悉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具有公平、公正、廉洁自律的思想及行为,不贪污、不受贿、不自私,同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组织协调能力,工作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等素质。
管理机构建成后,要求管理机构要统一协调指挥、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同时要求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必须明确每个部门、每个管理人员的责任、义务和质量目标,以及规定其所管辖的范围,树立人人尽其责、个个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五、施工工艺控制过程
5. 1 认真会审施工图纸
在审图中,着重审核以下问题。第一,施工图及其说明是否齐全;第二,电缆敷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施工规范标准;第三,电缆敷设表给出的电缆长度与实际长度是否一致;第四,在电缆敷设表中的电缆规格型号是否与其原理接线图的电缆规格型号相一致;第五,电缆敷设施工图与土建施工图、设备安装图、工艺管道安装图、暖通安装图、消防电信仪表施工图等是否有冲突等。
5. 2 编制施工方案
在编制方案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来合理编制安排各种施工工序、以及所使用先进的施工方法、新的材料设备以及人员如何调动等。施工方案的内容要简明扼要,工艺要有可操作性。
5. 3 下达技术交底
图纸会审记录、施工方案、安全方案、组织管理机构、设备/材料、开工报告等全部工作完成后,电气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编制并向施工班组下达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必须要求使现场施工人员掌握各种施工技术及施工信息来完成自己的工作。
5. 4施工技术
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无扭曲、 破损、压扁等现象。电缆敷设前还必须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或耐压试验。
各种规格的电缆导管、电缆桥架、电缆支架、电缆直埋沟槽等工作按规范及设计图纸施工完成后,就开始敷设电缆,电缆敷设有人工敷设和机械敷设。机械敷设电缆时, 牵引机和导向机构要调试完好, 牵引力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其速度不宜超过15m/min, 电缆在较复杂路径上敷设时,其速度应适当放慢。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规定,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挂好标志牌。直埋电缆时,在没有冻土的地区埋设深度不小于0.7米,在北方寒冷地区必须敷设在冻土层以下,直埋电缆敷设完毕后,必须立即安装电缆标志桩。
六、技术资料控制过程
电缆敷设完毕后,技术资料必须同时完成,并有监理、业主的签字盖章。资料内容有: 设备/材料进场记录、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材质报告,现场电力电缆试验记录, 电缆绝缘电阻测试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隐蔽工程旁站记录,施工日志,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等。
总之, 电缆敷设质量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施工项目设备运转,所以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各种准备, 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执行,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才能确保工程施工工期按合同完成, 才能使建设单位满意, 才能提高施工单位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