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本网工作报告内容页

机电一体化社会调查报告{5篇}

2024-07-28 20:36:01工作报告访问手机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电一体化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电一体化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社会调查实施方案

二、社会调查实施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召开全班学生大会,动员布置社会调查事宜。

2、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选题、拟定调查提纲。

(二)调查阶段

1、指导教师审定学生选题及调查提纲。

2、学生根据调查提纲进行调查。

(三)调查报告写作阶段

1、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初稿。

2、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初稿。

3、学生修改调查报告,定稿。

4、指导教师审定后,学生使用A4纸双面打印调查报告一份,交给指导教师。

5、学生最后交稿日期为

6、交稿方式:

(1)社会调查报告的初稿和修改稿一律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寄给指导教师黄江宁。

(2)社会调查报告的审定打印稿除直接交给指导教师外,也可以交给班主任转交指导教师

(四)评审阶段

指导教师完成社会调查报告成绩评定,送学校审核验收。

三、社会调查的学分

社会调查共3学分,不得免修。

四、选题和形式

1、社会调查的内容应限定在本专业实践范围内。学生应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以及一些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选题,并实施社会调查。

2、社会调查可采取行政机关实习、实地综合考察、案例分析等形式。

五、成绩评定

(一)关于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社会调查报告为依据。参加行政机关实习、实地综合考察等活动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完整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社会调查题目、调查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去解决问题,形成相关结论。社会调查报告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指导教师以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等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二)关于案例分析:

包括选择的案例、案例所展示的问题、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去解决问题。字数不少于2000字。

(三)社会调查的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

指导教师对学生在选题是否恰当(占10分)、观点是否明确和正确(占35分)、材料是否丰富和翔实(占30分)、逻辑是否严密和结构是否严谨(占15分)、语言文字是否流畅和优美(占10分)等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具体分数。90分(含90分)以上者为优秀,80-89分(含80分)为良好,70-79分(含70分)为中等,60-69分(含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四)凡字数不足、内容不全的调查报告或案例分析,给予不及格处理;

凡抄袭造假者,取消社会调查成绩。

(五)凡社会调查成绩未达60分或要求重做者,可根据珠海电大实践教学具体安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六)社会调查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由电大分校复审,省级电大验收,中央电大抽查、终审。

六、社会调查报告的书写格式要求

文章的结构层次用下列符号表示:

一、(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一)、(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1、(三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

文章正文中:

(1)题目---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2)姓名----宋体四号。

(3)正文(宋体、四号)

内容结构包括:基本情况(社会调查题目、调查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建议(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去解决问题)。

七、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范文如下:

XX行政服务大厅现状调查

2006年10月11日至10月30日,本人对XX进行了访谈式调查。

一、XX大厅基本情况

XX大厅是XX各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对外的一个办事窗口,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到政府办事的单位或个人,特别是需要跨部门找多家单位的,可以在一个大厅内办完所有的事,实现一条龙服务,从而体现政府办事的高效率、高效能,并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真正为民办实事这个目标。

XX大厅,由区党政办领导和直接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派驻,据统计,有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展计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环保局、民政局、计划生育局、教育局、经济贸易局、农业局等十三个部门。有些部门是固定工作人员到窗口上班,有些部门是几个工作人员轮流到窗口上班。

整个服务大厅的面积为590平方米,布局为敞开型柜台式,以部门分段,共有30个工作岗位,工作人员就位后在柜台上放置有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的工作牌。有一工作室提供传真、复印服务,大厅里有饮水机和沙发,有报刊供阅览。特别的是有区政府和各部门的有关红头文件也陈列出来供大家查阅,通过相关手续并可办理出借。

整个服务大厅,日常工作量最多的是劳动和社会保险局,经常可看见有人排队等候,据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平均每天要接待35人。

二、存在问题

根据大厅意见箱上的留言和工作人员提供的情况,及本人的观察、了解,行政服务大厅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信息的发布、传播不到位。

服务大厅2006年5月从金湾区办公中心搬至2公里外的原西湖幼儿园,没有通过媒体广而告之,只在原大厅门口贴了通告,很多办事的人先跑到原地址,才获知情况,转到新办公地点,多走了冤枉路。

(二)新办公地点比较偏僻,交通不方便。

虽然到服务大厅办事,可乘201、207、504、701路等4路公共汽车,但从公共汽车站到服务大厅要走700米的路,稍为远了一点,夏天走得满身大汗,而雨水天便会淋个透,办事人员会感到比较不便。

(三)有些服务没有真正做到家。

现在服务大厅办公地点是地处待开发的金湾区主城区——西湖城区,但目前其周围4公里范围内找不到商业服务场所,例如:服务大厅虽然设有便民复印机,但一张A4纸要收1元,与外面商业服务0.4元相比差距太大,给人觉得有乱收费之嫌。

三、一些建议

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相关设施,建立政府电子网络,让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办理一些日常事务,不用来回奔跑和等候,做到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又能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其次,对一些事务重大或者业务量多的工作,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对一些问题要有预见性,防范于未然,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提前介入,避免事件发生或不良发展。比如,加大劳动法规的宣传,加强劳动用工工资发放等方面的监督,以此可减少或避免工人集体上访、提出行政诉求等行为,减轻政府机关办事压力,又可让工人们感觉到政府对他们的强有力的保护作用。

机电一体化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媒体专业调查报告

在广播电视局记者部进行了十天左右的实践,了解了怎样做一个采访报道,前期以及后期的制作,更明白了作为记者应具有的品质。短短的日子,我看到了群众对媒体、对记者的信任,但同时也看到了对记者的不理解。而最深的体会是现在媒体所面临的问题。

收视率作为电视媒体的一种参考指标,本来就未有多大的悬疑,问题是由此所引起的迷茫却颇有中国特色。收视率曾被理论界称为双刃剑,说的就是它具有非常强大的正面实用功能,同时,若是舞不好,也会产生伤人又伤己的负面效应。作为电视工作者,要舞好收视率这把锋刃的双刃剑,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其次,传播本质的内涵意义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第三,正确掌握收视率的科学方向。

如今,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成长环境面临严重的污染,清除污染,净化育人环境,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是成人社会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有的媒体在市场化运作中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忽略甚至不顾大的方向,过渡商业化,娱乐化,滥清,凶杀,恶性犯罪一类强烈刺激青少年神经的精神充斥着荧屏,少数媒体人不信守职业道德,甚至堕落犯罪,使媒体的良知和公信力受到更多的质疑。事情的严重性、紧迫性不容我们丝毫懈怠。

这次时间过程中,了解了时政新闻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所以在采访报道中,能够着眼全局,分清形势,善于从政治上捕捉新闻点,并注意选择角度和创作手法,力求把严肃的主题写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因此应注意会议报道要具体化,解说词要通俗化,制作手段要多样化。

传媒从业者应有社会责任意识。在肩负责任的类别方面,传媒从业人员与两个不同普通人的肩膀:一个肩负新闻的重担;另一个肩负社会责任的重担。如果一个肩膀不担道义,不担负社会责任而麻木,另一个肩膀承担的报道新闻的责任意识再强,所产生的新闻作品即使迅速、真实、客观的标准去评价是无可挑剔的好新闻作品,也有可能给国家、给社会、给受众、给报道对象造成损害。

我们新闻媒体要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一是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倡导尊重人的价值尊严。二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自始至终,以群众为主体,了解群众,关注群众,尊重群众。

因此,作为新闻媒体人员,应坚守固有的职业操守,如实报道新闻,贴近生活,真实而认真地反映群众的心声,引领社会舆论朝一个纯净的环境发展。

扩展阅读: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 深入调查 调查所获取的材料是报告写作的基础。只有进行系统周密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取得报告所需要的具体生动的第一手材料。

调查报告研究是一种基本功,这种基本功的扎实与熟练则有赖于有意识地进行调查研究的反复实践。要做好调查研究必须注意以下诸点:

(一) 必须具有正确的观点立场

(二) 必须具备谨慎勤劳的态度

(三) 必须掌握调查的程序与方法

1.准备阶段

(1)确调查的,学习有关方针政策,掌握思想利器。

(2)带着调查的目的,到有关单位查阅反映现实与历史情况的资料(如工作总结,图表数据、原始记录等)。

(3)拟定好切实的调查提纲,在提纲中列出调查的目的与要点,调查的步骤与方法。

2.调查阶段

(1) 开调查会

(2) 个别访问

(3) 现场调查

3.研究阶段

二、提炼主题 提炼的方法有二:一是接受上级机关或新闻机构的授意,带着这种意的大致框框,

到实际生活中寻求大致的印证。另一种提炼主题的方法是调查所获的材料,不能印证调查的初衷,却又别有中心,则要根据材料能反映的实质规定的意旨而提炼出为材料所固有的并且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

三、 观点材料统一 调查报告应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四、 布局合理 合理布局就是要注意调查报告的结构安排要匀称得当、完整严密。一般调查报告除标题外,正文大致由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

(一) 导语

导语是调查报告的开头,是统领全文的部分,要简洁明晰、提纲挚领,其要旨,不能头重脚轻,拖泥带水,或者含含糊糊,莫知所云。一般开关不外乎简介调查情况(时、地、人、事)直接揭示题意、交代调查意图、提出调查问题、揭示事物大致规律等几种写法。

(二) 主体

机电一体化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一)加强日常监测,实现传统媒体24小时监测。一是开展大平台监测。充分利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测平台和省局广告监测平台,24小时不间断开展对市级电视、电台和报刊等市级主流媒体的监测。1-10月, 国家和省局广告监测大平台共监测我市主流媒体广告2522条、290207条次,发现违法广告4条,广告违法率全省排名19,涉嫌违法广告线索的查看率和处理率均达到100%。二是加强分级监测指导。对县(区)传统媒体、户外广告、以及辖区网站和相关企业自设网站实行辖区分级管理方式,由各县(区)局开展日常监测,市局不定期抽查监测情况。

(二)开展专项整治,促进广告市场健康发展。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广告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

一是持续深入推进房地产市场乱象整治工作。对市城区34个在售和待售房地产项目广告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出动执法检查人员800余人次,检查房地产项目销售场所及公司驻地87个,检查墙面、公交站台、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号等形式的房地产广告5000余条次,检查户型图、DM宣传单等资料200余种。对发布不真实、不准确、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等五大类房地产广告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截止目前,共计处罚房地产相关企业20家,罚款66.18万元,有效遏制了虚假、违法房地产广告的蔓延。同时,加强对大英房地产乱象治理的督导力度。指导大英县完成了建筑和房地产领域乱象台帐及“一案一策”和领导包案制度的建立,目前大英县房地产市场26件线索整治工作正按照治理方案的安排有序进行。

二是加强针对老年人售卖保健食品药品中虚假广告以及针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售卖假冒伪劣商品中虚假广告整治工作。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区工商质监部门落实辖区责任制,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工作台账制和信息报送制度,?市局将不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建立与遂宁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广告协作管理机制,构建广告监测环节前移的工作模式,加大对导购视频、音频和网页宣传等的监测,目前未发现大众媒体发布保健品药品方面的违法广告。通过市广告协会向全市所有广告经营企业发出倡议书,要求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强化社会责任,严把审查发布关,制作发布保健食品和药品广告,应当查验合法有效的广告审批文号,且广告内容必须与广告审批的内容一致,进一步强化经营者和发布者的法律责任。

三是开展保险行业虚假宣传整治工作。及时向区县传达遂宁市保险行业专项整治动员大会会议精神。我科排查梳理出保险行业涉嫌虚假宣传案件线索10件,建立了工作台帐,明确了线索涉及的责任辖区(其中射洪2件、大英1件、蓬溪1件、河东3件、船山3件),要求各县区对台帐涉及的事件逐件调查落实。10月9日至12日对7个局(分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目前掌握的情况是:射洪局2件、蓬溪局和大英局各1件,调查取证工作已基本结束,初步认定不构成虚假宣传;船山局和河东分局各3件,目前正在调查之中。

四是开展三大网络运营商“流量不限量”违法广告整治工作。9月中旬,市局发通知要求遂宁电信、移动和联通三大电信类营动商对各自在所有渠道投放的“流量不限量”广告开展自查并限期整改。9月20日,市局组织各县区局对三家营运商整改情况进行检查。9月21日,市局对遂宁电信、遂宁移动、遂宁联通三大运营商开展行政约谈,就“流量不限量”问题提出四点要求。目前,除电信的网格e通公示牌和农村墙体广告外正在申请替换中外,三大运营商的线上渠道(手厅、网厅、四川微信公众号)和线下渠道(户外、厅店、电台、报纸)等载体“流量不限量”的宣传均已清理下架。

(三)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通过专项整治、线上巡查、线下暗访、广告监测、群众举报等方式,拓宽案件线索来源,确保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到位,对涉嫌违法广告线索及时处理。在办案过程中坚持“案情未查清不放过、违法主体未接受处理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的原则,对已办案件采取上网检索、上门核实等方式加强案后监督,确保整改落实。1-10月,全市共结案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42件,处罚没款107.99万元,其中房地产20件,罚没收入66.18万元;医疗服务9件,罚没收入32.4万元;其中药品5件,罚没收入4.47万元;保健食品2件,罚没收入2.3万元。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依法经营意识。一是加强法规宣传。在各类专项整治工作中,向广告企业和市民群众发放《广告法》等法律知识手册1000余份,提高了企业依法经营意识;报纸、电视等各类媒体报道我局相关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500余条次,提高了社会群众知晓度和支持率。二是加强学习培训。今年7月,市工商局举行了全市广告法律法规培训会,全市从事广告经营的新闻媒体单位、广告公司、医疗机构、新媒体和自媒体运营商等120余人参会,我科就医药、保健食品、房地产、教育培训、招商投资等领域广告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广告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和讲解。三是开展行政约谈。根据日常广告监管情况,对遂宁日报社、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遂宁分公司、遂宁三大网络运营商等部分广告单位进行了行政约谈,督促其加强广告审查,实现源头治理。

机电一体化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组织机构

我乡从防控金融风险、维护大局稳定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狠抓贯彻落实。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书记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牵头落实,各分管行业的领导同时负责排查清理本行业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清理活动,结合正在开展的各项风险排查活动,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加强部门联动,推动排查清理工作深入有序开展。我乡以本次非法集资广告资讯排查清理为契机,探索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明确广告资讯排查、移送、甄别、处置等环节操作规程;落实宣传管理、广告监管、通信管理、网络管理等责任;强化对金融服务类广告资讯信息的日常监测和管控;督促各类媒体落实自律责任,落实金融服务类广告审查制度;加强工作督导和检查,确保工作实效。

二、排查清理重点及措施

(一)排查清理重点。

我乡针对传统的信息载体如:报纸刊物、广播电视、户外广告、传单、手机短信等各类媒介开展了排查清理工作,出动人次40余次、车次20余次,对场镇以及各主要道路沿途张贴的户外广告、传单进行了全方面排查清理,同时联合我乡邮政所对全乡范围内的各类报纸刊物进行排查清理;除了对各类传统信息载体的排查外,同时对新兴媒体载体各类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进行排查。在本次排查清理活动中未发现涉嫌非法集资的广告资讯信息。我乡不涉及未持有金融牌照的民间投融资中介机构、网络借贷平台、第三方支付、众筹平台、私募股权投资、电子商务、租赁、房地产、地方交易场所、涉农互助合作组织、养老机构、民办院校等主体,以及含有或涉及“投资理财”“涉农互助”“虚拟货币”“金融互助”“消费返利”“养老投资”“一元购”等内容的融资类广告资讯信息。

(二)排查清理措施。

1、深入宣传教育引导。要加大宣传警示教育工作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清理活动,宣讲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曝光典型虚假违法广告,依法公布虚假违法广告的广告经营者、者和广告主黑名单,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引导社会公众增强法律意识和识别能力,有效净化社会舆论环境。

2、结合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排查。加大辖内传播媒介的广告资讯信息监测力度,按照《广告法》、《工商总局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开展互联网金融广告及以投资理财名义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处置非法集资活动中加强广告审查和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工商广字〔2007〕190号)和金融、宣传管理部门有关要求,充分整合监管资源,丰富排查方式手段;加强对各类广告经营者、者以及户外广告、张贴物的现场检查和日常巡查;加强对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监测监控,及时发现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确保全覆盖、无死角。

3、加大处罚力度形成威慑力。对日常监测和市场巡查中发现的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要及时立案查处;对群众投诉、举报的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要认真受理、及时调查核实,严格依法处理。要综合运用约谈、函告、行政指导、行政处罚等手段,严肃追究违法广告主体责任,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排查清理工作中,注意讲究策略,针对不同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的风险区别对待、分类处置,有效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机电一体化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当局开放、解除报禁,岛内政治风气大开,民众自主意识兴起,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采用“精准新闻报道”方式来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所谓“精准新闻报道”,就是把包括民意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地实验法等社会科学研究手法与传统新闻报道技巧融为一体,新闻媒体通过这些科学方法搜集资料、报道新闻,更能正确地反映与解释社会现象。媒体经常引用各种民调数字来反映民意变动的情况,使民众更客观地了解社会动向,也能为行政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台湾的各大媒体集团都拥有自己的民意调查中心,不定期地对岛内重大的公众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电话随访等方式采集民众反馈意见作综合处理分析。但是,由于台湾媒体难以摆脱与政治及政党的关系,在岛内族群撕裂、蓝绿恶斗的社会环境下,媒体主持的民调就很容易失去公信力。

本研究通过历史资料及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对台湾新闻媒体(包括报纸、电视、杂志、通讯社等)民意调查机构的缘起、发展与变迁的历程作系统的梳理,并分析台湾媒体对民调的运作及其影响,提供客观的评价与讨论。

一、对新闻媒体民调及其影响的思考

民调与民主政治是孪生兄弟,民调因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产生,民调也正是借助媒体的传播功能,才得以发挥其强大的作用。媒体是一个新闻事实的“场所”,具有社会“沟通者”的基本特征,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媒体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希望媒体能代表公众对“公权力”行使监督作用。

理论上,民调是完全中立的一项统计作业,是一种没有立场预设的科学研究,应该可以忠实地反映大众对选定议题的意见。民调的程序,必须符合社会科学研究法中社会调查法的严谨要求,民调的结果,才有可能是兼具可信度与有效性的科学数据,否则,与街谈巷议或人云亦云或捕风捉影的乡野奇谈无异。新闻媒体本应是民调结果的报道者,如果新闻媒介直接参与成为民调的执行者,则社会必然会质疑媒体的角色定位与调查研究在本质上是否相容。

新闻媒体对于民调与相关新闻影响的讨论,主要是探索媒体民意调查机构的运作及其对于媒体民调新闻的影响。当然,这些讨论是建立在媒体民意调查机构是独立策划与执行民意调查并新闻之上的。其影响主要包括:1、新闻价值:民意调查必须有新闻价值,并具备契合新闻事件的话题性和时效性;2、客观性:新闻报道必须保持其客观性,并区分“事实”与“意见”;3、时间压力:必须迅速反映与新闻事件有关的民意调查;4、篇幅限制:新闻报道有篇幅的限制及简洁的要求。

二、台湾新闻媒体民调机构的缘起与变迁

五花八门的民调在台湾由来已久,1987年解严以后,各种民调更伴随着台湾大大小小的选举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从种类上看,台湾报纸有民调,电视有民调,大学、政党、非政府组织也不时抛出民调。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全岛约有民调机构70余家,其类别大致可分为学术类、媒体类、政党社团类、民间专业公司类等四大类。学术类民调机构主要是大学的民调机构,大约有20家;政党社团类民调机构也有20多家,和都有规模较大的民调机构;因为民调市场红火,大量民间专业民调公司也纷纷成立,这些公司以盈利为目的,只要能赚钱,来者不拒,什么样的民调都做。

依据台湾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变迁,岛内新闻媒体从事民意调查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第一,报纸民调的萌芽阶段(1956-1962年)。台湾岛内有史可考的第一次媒体民意调查,可追溯到1952年《台湾新生报》的“对日合约民调”(当时发出28.36万份问卷,回收5.8103份);继之是1954年由《联合报》针对简体字使用进行的问卷调查(当时回收问卷2.1万份)。从资料显示来看,上述两次问卷调查都称不上正式的民意调查,因为采取的调查执行办法都是将问卷随报夹送,既没有抽样过程,也不能代表全体民众,只能说是读者的意见调查。直到1956年6月,台湾《新生报》成立民意测验部,以“开发南沙群岛问题”作为第一个民意调查主题,开启台湾新闻媒体专设民意调查部门之先河,至1962年6月《新生报》结束工作为止,一共公布了36个民意调查。

第二,各大报系较劲的阶段(1983-1995年)。1962年之后,岛内媒体的民意调查沉寂了一段时间。随着台湾政治气氛的转变,选举成为热门的新闻议题。1983年7月,《联合报》成立了“海内外新闻供应中心”,安装了由台湾自行设计并实际操作符合媒体立即性民意调查需求的中文电脑辅助电话访问系统,应该说这是岛内比较符合科学研究标准的媒体民调机构的发端。针对1983年底台湾增额“立委”选举,《联合报》进行有系统的民意调查。1988年9月,《联合报》成立“联合报系民意调查中心”,专责策划、执行与分析民意调查。

岛内另一大报《中国时报》于1985年及1986年两次成立了任务编组性质的民意调查小组,邀请相关学者参与协助调查研究的设计。1987年6月开始,《中国时报》的政治经济研究室将民意调查小组的运作常规化、制度化,成为该报隶属特案新闻中心辖下的民意调查机构的前身。

1988年,台湾当局解除报禁,《自立报》为强化其报系的竞争能力,在1989年亦在政经研究室下设民意调查小组,由专人负责民意调查。期间,《中时晚报》也针对各种政治社会议题进行民意调查。《自由时报》并未设置专责组织进行常态性的新闻民意调查。电子媒体方面,1991年,台视新闻与《联合报》合作,华视新闻与盖洛普公司合作,首次涉入岛内新闻界的民意调查领域,但维持时间不过1年就告终止。

第三,电子媒体加入民意调查的发展阶段(1996-2007年)。1996年2月,TVBS电视台成立民调中心,首开台湾电子媒体自设民意调查机构。至1998年,TVBS已经完成了400余项民意调查,其中新闻性民意调查分别提供“二一00全民开讲”节目及TVBS“无线晚报”播出。在TVBS的带动下,岛内电视圈开始重视民意调查新闻,纷纷成立民意调查专业部门或与外界民调机构合作。1997年6月,东森电视成立市场调查中心,以关系企业的市场调查为工作重点(占60%),新闻性调查只占约20%。在东森集团内部、民调部门经过多次组织架构的调整,民调机构改为隶属于东森公关公司,直到2008年5月,因东森集团的财务问题,结束旗下的公关公司,东森民调

部门随之解散,原班人马与设备另成立全方位的市场调查公司,已完全脱离并独立于东森公司之外。

1998年3月,传讯电视成立民意调查中心,也以新闻性民调为主,但维持时间不长,因电视台改组于2000年停止运作。2003年7月,年代电视台因新闻需要成立民意调查中心,民调议题的规划以供应新闻报道及节目的需求为主,在2004年台湾领导人选举期间,年代民意调查中心还增设民调谈话性节目。但从2006年开始,年代民意调查中心朝向利润中心制的运作形态转变,以执行外界委托的民调项目为主要业务。

2006年3月,《远见》杂志民调中心成立,主要目的在于“以严谨精确的调查获得台湾民意对于各类政策议题、特殊事件、社会趋势、人物与各类产品等第一手资料,并以客观中立的报道或评述确实反映民意,提供财经管理、民生时事与社会变迁等各类议题民调与研究成果”。《远见》杂志社民调中心约30%的业务来自外界委托,其内部民调区分为两种:一是配合《远见》杂志的报道主题执行民调;二是民调中心自行规划的议题民调,如“台湾民心指数”调查,经费均由《远见》杂志社负担。TVBS民调中心的民调性质与《远见》杂志社民调中心类似,有30%来自外界委托,以商业性的市场调查为主,其余为电视台本身的新闻性调查,既有配合新闻部新闻报道规划进行民调,也有自行设定议题的民调。为了因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媒体民调机构经营方式开始转型。如《联合报》民调中心率先在2002年10月成立联合行销研究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一套设备、两面招牌”的运作方式,一面维持《联合报》新闻民调的传统,另一面以民调公司的形态争取外界的委托案。岛内还有另一种媒体民意调查形态,如“中视”通过委托台湾的“意向调查公司”,从1998年10月起进行为期1年共计12次民意调查,调查结果由“中视”新闻,其中新闻性调查与内部参考性质的研究调查各占一半。三立电视台也与民间市场调查公司有过类似的运作模式。

第四,台湾媒体民调机构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迄今)。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以及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发达,平面媒体的市场急速萎缩,报纸阅读率由10年前的80%下降到50%以下,又逢岛内经济环境不景气,加上《苹果日报》介入台湾的报业竞争,直接冲击了“联合”与“中时”两大传统报系,致使其所辖的民调部门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另寻出路。

2007年n月,“中时”民调中心改制为爱普罗民调公司,人员及设备都转至民调公司下,成为财务自主的“中时”关系企业,以外界委托调查为主要业务。2008年6月,《联合报》民调中心人员全数转任联合行销研究公司,成为《联合报》系底下完全独立的民调公司,财务独立、运作自主,《联合报》的民意调查就委由联合行销研究公司执行。

三、关于台湾媒体民调运作的一些研究

台湾媒体与政治严重挂钩,在高度政治化下,媒体主持的民调就很容易失去公信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媒体民调有了高度发展,尤其是在此后的选举中被反复运用。近年来,政党通常用民调决定各类选举的提名候选人后,民调的生存空间更是迅速扩张,各政党也都会针对各议题做民意调查。因此,纯粹做民调的商业机构、设有民调中心的新闻媒体、学术机构等纷纷挤入岛内的民调市场。

一个完整的民意调查项目应该包括:选题确定、问卷设计、调查方法和手段选择、样本选择、问卷投放和回收、数据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环节,每个环节是否科学严谨,都会影响整个调查的客观、准确程度。但从台湾媒体五花八门的民调来看,即便针对同一个议题,岛内各媒体民调的结果竟“大不相同”,甚至南辕北辙,使人满头雾水。

台湾新闻媒体民调机构的运作方式对民调结果的影响,分析如下:

首先,民调方式的影响。台湾媒体民调机构一般采取三种民调方式:一是当街或上门派发问卷;二是电话询问;三是网上投票。由于采用的方式不同,其结果就可能大相径庭。电话访问的对象一般以公布的台湾地区住宅电话号码为母体,作尾数两位随机抽样,这种通过电脑选号的方式所带来的随意性和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住家电话,白天接听者大多为老弱病残幼,只有晚上才能调查到更广泛的能代表各阶层的民众;台湾南部很多贫穷农民家庭未安装电话,更多的农民也没有上网的习惯,因而电话和网络民调会漏掉很多南部的在地居民。而面访的局限性就更大,因为台湾住宅的门警管理很严,除一层的街面住户外,一般很难访问到。因此,一些民调机构采取给予诱因的方式,如东森电视台发送东森购物礼券,让接受礼券者参与调查;甚至以集团内部的7000名员工,按照台湾的人口结构来选取样本,作为调查的雏形。

其次,访问时间的选择、地域的分布、各地样本数的比例等都会对民调结果产生影响。比如,台湾岛内的政治版图大致是“北蓝南绿”,若民调时更多选取北部民众为征询对象,蓝营势力占优的几率显然更高;但若重点选取南部居民调查,则结果可能截然相反。再比如,做一个全台的民调,各地样本数的比例也是关键因素,尤其台湾南北民心差距很大,各地样本数的比例应该与其人口占全台人口的比例大体一致(像台北市人口约占全台的9%,民调样本也只能占这个比例),否则,必然影响民调的真实性。再比如,提问形式也对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同样的一个问题就因为不同的问法,往往就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还有每次民调,拒绝回答问题的人数往往高达30-40%,一些“身经百战”的选民见了不同的调查单位会说不同的话,这样的民调结果能具有公信力吗?

第三,民调结果的公布。媒体以选择性地公布民调结果,或以主观论析的文字处理民调结果,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2004年“大选”的一次民调,连宋的支持率为39%,陈吕的支持率为35%,有媒体就解释为“连宋小胜陈吕”。实际上,以两者4%的差距范围,是不能据此定输赢的。还有如将民调结果先进行“于我有利”的筛选,然后只选择一部分来公布,这样的民调结果能值得相信吗?

四、台湾媒体民调存在的若干问题探析

台湾各大媒体集团都拥有自己的民意调查中心,不定期地对岛内重大的公众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电话随访等方式采集民众反馈意见,经过综合处理分析将结果公布出来。从学理论之,民调是一种没有立场预设的科学研究、是完全中立的统计作业,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大量样本的问卷调查,较为客观、精确地反映社会舆论或民意动向。简言之,民调结果应该像一个晴雨表,真实地反映台湾社会生活的现状,让岛内民众更客观地了解社会民意动向,也为行政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提供民意的参考依据。但多年来,在不负责任的政客的操弄下,蓝绿对立、族群分裂成为台湾政治斗争的工具,各政治势力对媒体舆论导向的操作和控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与政治严重挂钩的台湾

媒体所主持的民调,也就难有公信力可言。台湾媒体民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1、媒体民调有沦为政客或媒体操弄工具之嫌。传媒的公共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历史的,是社会各方互动的过程和结果。作为精确新闻报道的一项工具,民调自有其必须遵守的严谨的专业操作程序,这样的民调结果才能成为民众及政治决策者在思考公共议题时的一种可以信赖、值得参考的重要信息。在岛内社会族群对立以及蓝绿阵营恶斗的氛围中,台湾媒体难以脱离与政治或政党的关系,那种只问立场、不顾是非的态度,以及弥漫在权势下的谄媚和蛮横,已让台湾媒体的民调成为一种多方势力控制的“数字游戏”。岛内媒体让政党或政客予取予求操弄的戏码不断上演,使得台湾民众越来越不相信媒体民调的公正性,媒体民调的结果也就失去其公信力。目前被归为“蓝营”喉舌的媒体主要包括《联合报》、《中国时报》以及TVBS、“中天”、“中视”等;而《自由时报》、《苹果日报》以及“民视”、“三立”等则有着浓烈的“绿营”色彩。

当下,台湾各种选举频繁,岛内政坛人物都希望弄个“声望调查”、“信任度调查”来聚拢人气,最终达到攻城拔寨之目的,由此,政治类民调在岛内最为热火。台湾政客和各类媒体阐发观点、发表高论之前都喜欢拿民调说事,好像只要先来一句“据最新民调显示……”就有了支撑其自身观点的“依据”。但由于意识形态的敌视与僵化,媒体民调机构本身的立场与性质所产生的机构效应,就已经会影响到受访者的心态,更遑论以问题的设计、歪曲、恐吓等方式诱导受访者而制造出来的民调结果。岛内从事民调研究的专家者指出,民调本身或是准的,问题在于各个民调机构是否愿意公布那份真民调,或只是将真民调作为内部参考,对外引导舆论的则是一套对“己方”有利的“假民调”。也就是说,台湾民调之“假”,可分为客观之“假”和主观之“假”。从客观上说,调查者会因为技术误差、样本局限、时效局限、被调查者有意隐匿观点等因素,使得民调结果呈现不真实的一面。但真正破坏台湾民调公信力、使民调失真扭曲的,还是操作者在主观上的恶意造假。

2、求快诉、求独家新闻导致媒体民调的失真。从上文分析可知,岛内政治开放带动的选举竞争,使得媒体的民意调查从报纸之间的竞争,转至电视媒体之间,以及电子媒体与平面媒体之间的新闻竞争。做一次新闻民调执行成本高,耗时又费资,但调查完的结果写出新闻可能只用到五六百字,加上近几年报社不赚钱,平面媒体的民调部门就渐渐转型,成为市场化的民调公司。现如今岛内媒体获得民调信息有三个办法,一是媒体自设机构、二是委托专业机构、三是引述其它机构的民调结果,民众很难发现其中的差异性。网络媒介发展之后;网络调查变得很方便,使民调常会像方便面一样缺乏营养价值。

在媒体要求快速、独家的环境下,大多数媒体在民调过程中并没有给访谈对象深思熟虑的空间,就此民调的结果而言,已失去其应有的参考价值。随着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越来越多,民众也越来越不相信民调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有统计数字显示,到选举期间,台湾的民调机构至少会冒出50多家,民调数字几乎每日更新,不管是看报纸电视、听电台广播,还是街谈巷议、饭局闲聊,都会引述各种民意调查资料,不同阵营、不同媒体之间的民调数字也难免出现相互“打架”的现象。无可讳言,民调的结果常常被有心人利用,成为他们操纵民意的工具。

3、民众“不告诉你”是民调结果不靠谱的一个原因。除了可能受到政治性和市场性的双重干扰之外,台湾媒体民调结果之所以不靠谱,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民众“不告诉你”。如不少绿营选民接到《联合报》等亲蓝营媒体的访谈电话时,便会刻意假装自己是泛蓝选民,不告诉其心中的真实答案,他们的目的是希望蓝营轻敌、错估形势。民众“不告诉你”还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拒访率偏高。台湾民众对民调越来越反感,因此拒访率也不断攀升,现在一份民调拒访率高达两三成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有时几近一半,使得民调结果失真或扭曲;二是受访时对许多问题不表态,或回答未决定或表示无意见,这是台湾媒体民调在问卷设计、访员素质等一般技术误差因素之外的另一个民调误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