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本网工作总结内容页

大专护士毕业总结{优选5篇}

2024-07-29 05:57:01工作总结访问手机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专护士毕业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专护士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护理专业人员就业本该不存在难题,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一部分护理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一部分用人单位却没有招到合适的护理人员。针对这一现象,课题组对大专、中专即将毕业的护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了解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以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对象和方法

对象。某学院10级、11级两个年级、两个学历层次、两个学习阶段护理专业学生300人。其中10级为正在参加实习的100名中专护生;11级是即将进入实习的100名中专护生和100名大专护生。其中,中专护生中有男生10人,大专护生全部为女生。学生中有19%为城镇户口,81%为农村户口。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按照基本情况、择业标准、影响因素、择业过程、择业态度等五个方面共计27项内容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率达100%。问卷回收后由专业人员进行统计学处理。

分析与讨论

择业标准

表1显示,学生普遍将中小城市作为首选,综合起来占到54%;其次是大城市占到38%,均不愿意到乡镇基层就业,仅仅占到8%。

表2显示,毕业生薪酬期望标准2000元以上的占到62.7%,大专生对薪酬的要求在2500以上的都占到该人群的40%,要求相对较高。

表3显示,在就业单位选择上,公立医院占据绝对优势,占到71.3%,私立医院仅占3%,大专生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到私立医院就业,并且,统计数据表明,社区服务中心的就业意向太少,仅占总就业意向的4.3%,反映出就业方向选择相对不合理。

究其原因,大城市就业压力大,生活成本高,半数以上毕业生打算到中小城市就业,显示出就业比较理性;超过80%的学生是从农村辛辛苦苦“考”出来的,并且,城市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到乡镇基层就业。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导致薪酬期望标准提高,大专生因为付出的更多,因此要求较高。在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由于传统的找单位要稳定、有编制、有依靠思想的影响,致使不愿到私立医院就业;社区服务中心多是基层医疗单位,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发展空间受限,因此不愿到社区卫生单位就业,表现出就业选择的不理性。

择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表4显示,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能力起到决定性作用,占到51%;而人际交往、思想品质分别为24.7%、24.3%。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正处于实习阶段的中专生认为思想品德应该与专业能力相当,均达到了该人群的36%,说明该阶段学生意识到职业道德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表5显示,大专生与中专生有一个明显的分歧,即大专生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实践经历,占到35%,而中专生认为是学历因素,但是,两者均把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和学习成绩作为重要参考。

表6显示,有近40%的学生认为就业市场不规范,存在不公平竞争,是择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26.7%的学生认为专门人才供大于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少了。19.3%的学生认为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不够,也是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导致高学历的技能型人才不断增多,给中专生带来了很大压力,他们在就业时受到学历的困扰,而大专生就业时,在学历层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他们认为用人单位更为看重的是实践经历。在就业市场中,存在着依靠熟人关系就业的现象,尽管是极少部分,但是不公平竞争对就业者情感影响较大,这是社会现实。另外,由于部分学生没能顺利就业,或者出现就业难题,就把原因归结为培养人才太多,供大于求了,这是误解。

择业过程调查

表7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就业计划很明确,毕业后即就业;中专生中有73%左右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实习学生中,这一比例占到了43%,说明中专生有强烈的提升学历的愿望;总体而言,选择自主创业的仅仅为5.3%,大专生没有一名学生愿意自主创业,这表明自主创业教育严重缺失。

表8显示,大专生认为是由学校提供就业信息、推荐就业是求职的首选,占该人群的46%,而中专生认为通过家庭、托熟人关系是首选,占该人群的60%;但不管如何,均把参加招聘会作为第三考虑方案。此种情况表明,被动性选择工作,靠别人安排仍是学生的一种就业习惯。

表9显示,择业时学生最希望的得到的求职信息是有关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以及职场的礼仪,占到了40%;其次,是医院的介绍和招聘信息,再次是相关医院护士的现身说法,占到11.7%。

中专生由于学历层次较低,特别是参加实习后,更是发现,医疗单位中本科护生,甚至硕士护理人员也比较常见,增加了其继续深造的紧迫感;护理专业有行业的特殊性,毕业后依靠本专业自主创业的可能性较小,学校自主创业教育的缺失也导致其缺乏相应的知识与能力。中专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工作安排上多听从父母,造成依靠家庭关系或者托熟人安排工作作为首选项的局面;而大专生多是由于信任度的问题,更加愿意相信来到学校招聘的单位,或者是听从学校推荐的工作。

择业心态调查

表10显示,大专生中有40%的学生对未来能否顺利就业心里没底;中专生依赖家人找工作的相对较多,比例占到29%;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正处于实习过程中的中专生,明显地表现出自卑恐惧心理,害怕毕业即失业,此类人员占到14%。

表11显示,当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时,大专生有超过76%的人愿意降低标准,接受与专业有关联的工作,显示出就业比较务实。但是中专生相比显得理性不足。

总体上看,超过30%的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感到盲目、恐慌,表面上看是由于学历层次和就业形势的压力,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就业观念的误区,高学历的护理专业毕业生确实是大量存在的,但并不是没有工作岗位给大专生和中专生,主要是由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准造成的。正在实习的中专形成较大的就业恐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较多的高学历护理人才,因此感到就业压力较大。

对策

加强学生就业观念教育,鼓励到基层就业

河南卫生系统实施的医疗资源倍增计划,要大力提升县级医院的病床数,大力发展民营医院,进一步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到2015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工作的护士要达到1.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比达到1∶1~1∶1.5。

由此可以看出,以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这意味着,护理专业目前出现就业难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引起的。

鉴于此,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基层护理人员需求情况,制定出台基层就业的鼓励办法,将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继续深造、个人发展等考虑进去,以提升基层岗位吸引力;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在对护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时,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提倡艰苦奋斗作风,提倡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社会最需要的县级城市、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农村乡(镇)卫生院就业,实现自我价值;毕业生应调整择业心态,切忌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要摆正位置、脚踏实地,使自己的择业原则符合社会的需要,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1],促使就业更加顺利,更加有效。

开设低学历护生专业特定方向培训,增强就业竞争力,帮助树立自信心

由于本科护生,甚至硕士护生的批量培养,使得医院等医疗机构在招聘的同等条件下,大量选聘高学历人才,导致低学历护生,尤其是中专护生承受较大的就业压力。有鉴于此,教育培训机构要结合社会、医疗单位、基层单位实际需求情况,开辟护理专业的特色方向,培养职业针对性较强的护生,让低学历人才具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增强低学历护生的就业竞争力,树立就业的信心。比如,根据中专生踏实肯干、对待遇要求相对不高、愿意去基层工作的特点,开设适合农村、城镇居民的社区护理、家庭型护理、婴幼儿护理、特殊老人护理,甚至以此可以开展类似于钟点工、家政护理的自主创业教育,从而帮助就业、创业。

分层对待,为中职生提升学历创造条件,为大专生开展实践培训

《河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增加大专层次护士比例,缩减中专层次护士比例。到2015年,全省护士队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应不低于60%;二级医院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士应不低于50%,并有一定比例的硕士、本科人才。

调查显示,因感受到低学历带来的压力,中专生要求提升学历的愿望比较迫切。为此,在逐步缩减中职生护理教育的同时,政府、高校要重视现有中职护生提升学历的诉求,创造条件,给该层次学生的学历提升搭建平台。

针对大专生,根据就业特点,要加强实践培训,探索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开展“1+1+1”培训模式,一年专业基础课学习,一年临床实训课训练,一年医院顶岗实习[2];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理论理解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使技能型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规范就业市场行为,引导学生通过招聘会,自我推荐促进就业

调查显示,就业中确实存在着极个别招聘不规范的现象,但是,绝大部分单位还是按照人才引进的标准进行招聘。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医疗用人单位公开招聘时,要实行公开、公正、公平,制定合理条件,进行阳光操作;医院等用人单位到学校组织自主招聘时,要面向学生公开选拔,并及时通报结果;学生在参加竞聘时,要敢于展示自我,竞聘失败时,要善于总结不足,避免下次失误,而不是一味的归结为招聘不公平。

同时,学校要积极联系用人单位,甚至同类学校联合起来,联系用人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招聘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通过招聘会,让学生自主与用人单位面谈,增进双方的了解,促进就业。

大专护士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调查

2010年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7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县、乡、镇卫生院妇幼卫生保健人力资源现状及配置情况,包括人员的数量、编制、学历、职称、年龄、执业资格等情况。

1.2方法

数据收集采用机构问卷调查方式完成,并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实地核查以保证数据质量。

1.3统计方法

采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7个县均为少数民族聚居县,总人口为222.4万人。2010年共有县、乡、镇卫生院112家,其中开设有妇产科的医院数为103家,有儿科的医院21家,有妇幼保健科的医院为110家。

2.2人员情况

2.2.1编制情况见表1。

7个地区妇产科医生、护产科护士、助产士、儿科医生、儿科护士及妇幼保健人员的总数为1172人,其中专职人员占81.49%,兼职人员占18.51%;74.83%人员有编制,25.26%无编制,人员总体情况稳定。

2.2.2职称情况见表2。

7个地区妇幼卫生保健人员的职称以初级为主,中级较少,高级极少,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

2.2.3毕业学校见表3。

7个地区妇幼卫生保健人员多数为区内医学院校培养,少数为区外院校培养。

2.2.4毕业专业见表4。

7个地区妇儿科医生基本是临床或妇幼专业毕业,妇儿科护士基本是护理专业毕业,专业与工作岗位符合;助产士中只有34.33%是助产专业毕业,专业对口率较低;妇幼保健人员的毕业专业较复杂,但多数是临床和护理专业。

2.2.5学历见表5。

7个地区妇幼卫生保健人员的学历以中专、大专为主,本科较少,无硕士及博士。

2.2.6年龄见表6。

7个地区妇幼卫生保健人员年龄以中青年为主,50岁以上较少。

2.2.7执业资格证见表7。

7个地区妇幼卫生保健人员获得助产证的人员比例偏低,妇产科医生和助产士获证率较高,妇产科护士及妇幼保健人员获证率较低;妇产科医生获得计生证的比例较高;产前筛查证获证率较低。2.2.87个少数民族地区县、乡、镇卫生院2010年人才需求按照目前医院的业务量需要,2010年7个地区的医院需要增加妇产科医生190人、妇产科护士213人、助产士100人、妇幼保健人员120人、儿科医生200人、儿科护士184人。

3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7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幼卫生保健人员多数是专职人员并有编制,以中青年医护人员为主,愿意从事本职工作,工作积极性较高,稳定性较好。多数为区内医学院校培养,少数为区外院校培养。他们承担着当地的妇女儿童的基本医疗卫生、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工作,已成为当地解决妇女、儿童健康问题的重要主力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人员相对不足。7个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为222.4万人,妇幼卫生保健人员为1172人,即每1898人拥有1名妇幼卫生保健人员。这些地区以少数民族为主,经济不发达,缺医少药情况严重,群众卫生保健意识薄弱,开展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困难重重,人员相对不足。根据2010年7个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大量的妇幼卫生专科人才,由于民族地区语言及风俗习惯的特殊性,建议加强当地人才的定向培养,以广西区内医学院校培养为主,培养高层次、实用型、留得住的急需专业人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大专护士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1.1对象

对2013~2014年30名新毕业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2±0.65)岁,大专学历12例,本科学历18例。

1.2方法

1.2.1培训方案:对2013~2014新毕业,按照性别、年龄、学历、工龄、实习经历作为配对条件,配成15对子,将对子内护士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名,30名护士分别在妇科、产科进行轮岗培训6个月,对照组在轮岗期间,参与院内培训讲座、科室教学查房、临床病例讨论,完成新毕业护士培训清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带教老师进行床边综合能力示范和讲解。

1.2.2调查工具:应用彭美慈等翻译和修订的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aliforniaCriticalThinkingDispositionInventory,CTDI-CV),共7个维度70个条目,7个维度为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组织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该量表适用于华人,该问卷的内容效度系数为0.89,总问卷的信度Cronbach,sα值为0.90,各维度的Cronbach,sα值为0.55-0.77,具有颇高的内部一致性。

1.2.3培训前准备

1.2.3.1建立培训体系:护理部牵头,由院内主管护师或硕士以上学历的护士组成床边综合能力培训小组,查阅文献,确定培训程序和培训后效果评价标准。

1.2.3.2选取案例,统一用语,创设情景:选取妇科、产科常见疾病,培训小组集体备课编制标准化情景剧本,新毕业护士由培训小组成员专人带教。

1.2.4培训内容

1.2.4.1护理评估:系统、全面性采集病史,针对性收集资料,在评估过程中体现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体格检查得当,汇报病史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1.2.4.2护理问题:能够按照轻重缓急,首优、次优的原则列出3-5个护理问题,且具有明显的相关因素,体现了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疾病的动态发展。

1.2.4.3护理计划与措施:根据护理问题,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期目标明确、可行,符合病人的需求。

1.2.4.4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适当,方法可行,效果鲜明,涉及护理操作时,遵守操作流程和规范,灵活处理突发事件,体现人文关怀。

1.2.4.5护理评价:贯穿整个护理过程,能够实时评价。

1.2.4.6理论知识:对优先的护理问题,应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以上项目细化为25个子项目,每一项的分值为1~4分,总分25~100分。

1.2.5评价方法:新护士入科第4周,由带教老师提前3天确定病例,进行床边综合能力示范和讲解,日常轮岗工作中,将床边综合能力要求融入护理工作中,带教老师负责督导,每月1次;于入职3月、6月、12月接受受床边综合能力考核,于第12月通过CTDI-CV量表调查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倾向。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护士新入职时CTDl-CV得分基线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轮岗培训前后自身对照显示,CTDl-CV量表各个维度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床边综合能力培训后,两组间比较,分析能力、系统组织能力、自信心、认知成熟度及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大专护士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通过率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Analysis of the Passing Rate of Nurse Practitioner Qualification Test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CHENG Lingling, WANG Feng

(School of Medical Science, Hubei Voc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 Xiaogan, Hubei 432000)

Abstract Study purpose: By analyzing the passing rate of nurse practitioner qualification test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of recent three years (2011, 2012 and 2013), we try to find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rate. Methods: we collected the data of the passing rate from 2011 to 2013, and di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m. Result: the rate of the three years is: 39.2% for 2011, 42.5% for 2012, 44.6%for 2013.The excellent and fine rate is low; it is not more than 10%. Most students are just up to the basic standard, the proportion of poor students is too high. Among those who fail the test, 15% students of them are close to the basic standard. The passing rate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skills have no difference and they hav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passing rates of students who attend training for the test and those who do not have remarkable difference (P

Key words nurse practitioner qualification test; passing rate; countermeasures

为加强对护士行业的执业准入控制,保证护理行业执业人员的水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简称CLEN)。考试的目的是评价申请者是否具备护士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国卫生部规定,必须通过CLEN,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才能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这便使众多医院在聘用护士时把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作为先决条件之一,致使护理专业学生的CLEN通过率直接影响到其就业率,即而影响到卫生类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提高CLEN的通过率是相关学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笔者对我校中职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近三年(2011、2012、2013年)CLEN通过率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找到提高护生CLEN通过率的有效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应届中职护理专业报考CLEN的学生。

1.2 方法

对学生CLEN通过率的相关数据,用SPSS18.0进行描述性分析,X2检验。

2 结果

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中职护生CLEN通过率分别为39.2%、42.5%、44.6%;优秀率与良好率总计不超过10%,差生所占比率在20%左右(见表1)。有15%左右学生虽未通过但考试成绩接近合格标准,总分与合格线相差在5分之内或总分不差但有一门未通过,属于潜在可通过的水平(见表2)。学生在专业实务和实践技能这两方面的通过率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参加了考前培训与未参加考前培训的学生在CLEN通过率上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2011、2012、2013年中职护理应届毕业生CLEN成绩统计

注:优秀率指考试总分达试卷卷面分的80%以上的考生比率;良好率指考试总分达试卷卷面分的70%~80%的考生比率;差生率指总分低于合格总分20分以上的考生比率。

表2 2011、2012、2013年中职护理应届毕业生潜在可通过CLEN情况统计

注:潜在可通过是指考试虽未通过但总分与合格线相差在5分之内或总分不差但有一门未通过,稍加努力应能通过。

表3 2011、2012、2013年中职护理应届毕业生CLEN专业实务和实践技能成绩统计

表4 2011、2012、2013年未参加考前培训与参加考前培训学生CLEN通过率比较

表5 2011、2012、2013年管理最佳班级与最差班级学生CLEN通过率比较

注:班级在学生入校时随机编成。班级管理质量是学校统一按学生每天的出勤率、学习态度、自习纪律等方面综合量化考评,按学年得分最高的班级为最佳班级,得分最低班级为最差班级。

3 讨论及对策

3.1 加强思想重视,强化考试观念

每年一次的CLEN,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大检验,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关系到学校的招生等环节。①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如何提高CLEN通过率这项工作。应向学生介绍我国CLEN的现状,介绍本校学生近年来CLEN通过率,让学生认清形势,产生危机意识,明确学习目标,从而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专业学习,积极应对CLEN。②

3.2 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素质

从我校近三年中职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CLEN成绩统计分析情况来看,中职护生CLEN通过率不高,优秀与良好率偏低,大多数学生处于基本合格水平,差生所占比率较高。学生在专业实务和实践技能两方面通过率均不高,无差异性。因当前中职生源素质整体素质偏低,学生学习能力较差,致使专业教学质量不高,较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CLEN通过率。所以,学校可通过对新生进行一定的笔试和面试来把握学生入关,或推行留级制度,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淘汰。

3.3 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依据CLEN大纲及题型,根据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结合目前中职护生自身特点及学习现况,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③

3.4 重视考前培训

统计结果表明,考前培训可大大提高CLEN通过率。所以应重视考前培训工作,在考前1~2月,采取集中授课、强化练习、试题讲解、模拟考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前培训,重点是进一步强化、巩固知识,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复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考技能。

3.5 强化班主任队伍,提高班级管理

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班主任能够较好地管理班级,促进良好班风的建立,利于产生良好的学风。所以在聘用班主任时进行一定的考核,或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加强班主任的思想教育,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在日常学习和考前培训工作中,班主任也应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进来,督促成绩不好的或约束能力差的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班级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有利于提高CLEN通过率。

注释

① 李祖赐,陈璐,王海容,等.2011年应届毕业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的分析[J].医药前沿,2012.4:7-8.

大专护士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香港;护理教育;概况;启示

一、香港护理教育的发展历程

香港的护理教育开始于1893年的那打素护士学校,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香港护理教育主要依靠医院。香港举办的护士学校负责办学,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的学生,学制3年,毕业后可直接成为香港护士局认可的注册护士(registerednurse)。还有一种毕业后不能直接注册,必须通过规定的继续教育课程才能得到注册护士的资格,这种护士学制为2年,属于登记护士(enrollednurse)。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享受医院薪金,属于医院的员工。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将护理教育转入学院教育,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相继开设了护理系大专课程和护理学士学位课程。本科学制4年(另加1年大学预科),毕业后获得护理学士学位,可直接成为注册护士;护理大专学制3年,毕业后也可直接成为注册护士。2000年香港正式取消了医院为自己培训护士的模式,逐步取消登记护士,并将护理教育学位化。到2002年,香港的护理教育提升为学士学位的本科教育,完成了向高等教育的转变,并且不再有中专和大专层次的护理教育。护理教育全部在三所高校进行,香港护士管理局将学士学位作为护士任职的基本条件。香港护士的高学历构成和学制的提升,促进了香港护理事业的发展。

二、香港护理教育的教学特色

以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为例,在校本科全日制学生需完成五年的全日制课程并修满学分后,才能获得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的护理学士学位并有资格成为香港护士管理局的普通科注册护士。该校本科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促进公众健康。培养出的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在生物、行为、社会和临床科学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基础;在护理工作中进行临床决策、客观思考与评估的能力;在不同护理环境中实践按需护理的能力,为个人、家庭、群体和社会提供切合其健康所需的护理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五年的全日制课程涵盖生物及行为科学、健康维持与促进、护理实践与理论、护理科研及科技资讯。学生也可以通过到社区及医院实习获得照顾病人的实践与经验。

1.课程设置

由于香港高校实行的是学分制,在校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医学院医学院基础课程的学习,而且需要完成护理学院的主修学科学习。全日制护理学士学位教育的课程在不同学年有不同的侧重,在第一和第二学年学习的重点是健康的基础,包括护理学的起源及发展、生物科学、公共卫生、医院内的疾病预防及控制措施、健康评估与沟通、基础护理技巧、医护伦理、行为及社会科学以及临床实习。第三学年学习的重点转为社会与健康,包括以社区为本的护理及老人科护理、内科及外科的护理、护理伦理及法律课题、健康促进、行为及社会科学、补充和替代医学、基本药理学以及临床实习。第四学年学习重点转为个人与健康,课程包括临床护理专科、护理研究、行为及社会科学、护理专业发展课题、护理资讯学、复合健康问题和需要以及临床实习。到了第五学年,学习重点则是综合护理与健康,包括护理管理及领导、知识探究及多元文化接触、临床实习、灾难护理、传染病及其控制、文化与护理以及学生交换计划。这五年的课程设计完善,各学年的课程内容紧密相扣,以帮助学生建立稳固的理论及知识基础,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的护理人才。从该课程毕业的本科生将来可到医院或社区医护机构从事护理工作,成绩优异的毕业生也可以进修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然后晋升为专科护士、医院管理人员或教学人员。香港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的护理学本科课程与香港中文大学虽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基本类似。

2.教学模式

香港高校的护理学教育课程教学形式比较多样,除了有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讲授以外,还有以不同的问题为核心的辩论式学习、小组讨论、临床实践、工作坊、网上学习等。香港高校护理教学的课堂上气氛生动活泼,学生思想活跃,师生间互动性较好,即使教师在讲授长篇大论的理论课程时,也能有效地运用网络上各种资源,与教学内容相衔接,增加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香港中文大学那打素护理学院的学士学位课程还有一项选修科目是护理学生的交换计划,大约有一半的应届毕业生有机会参加此项计划到境外大学进行为期二至三周的交流学习,加深对内地以及海外不同国家的护理及医疗卫生系统的认识,增进对不同护理教育与护理实践方法的了解,学校也会负责大部分费用,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三、启示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