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本网工作报告内容页

智慧城市考察报告{整合5篇}

2024-07-28 06:31:01工作报告访问手机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城市考察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城市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本届智博会由三大主要活动组成,即:智慧城市展览会、智慧城市主题论坛和智慧城市主题科普知识电视大赛。

智博会展览活动在宁波国际贸易展览中心举办,包括1个智慧城市主题馆和3个三大运营商及合作伙伴展。展览面积21000平方米,设立1135个标准展位。

智博会由一个高峰论坛和四个高层论坛组成。高峰论坛主题为“智慧城市与城市现代化”,四个高层论坛分别为:智慧健康高层论坛、智慧教育高层论坛、智慧交通高层论坛和中国第四届电子服务大会。

更加关注民生服务

海内外专家们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物联网、云计算等尖端技术和热点话题进行交流与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简柏特亚洲地区首席执行官汉查理,台湾新竹市副市长游建华等海内外专家、知名学者和行业精英作了30多个主题报告,论坛观众突破1700人。

从此次几场论坛的主题设置和嘉宾演讲内容看,本届智博会论坛的探讨交流更加关注民生服务。多位高峰论坛的嘉宾不约而同地都谈到了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话题。而四个高层论坛设置更多是围绕了近年来宁波重点探索实践的民生服务领域。宁波市先行试点的智慧健康保障项目被列入“智慧浙江”首批试点项目。宁波市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已建立了横向联通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纵向连接各县(市)区卫生局的千兆裸光纤骨干网络。网上预约挂号系统已为16家市、县级医院提供预约挂号服务,累计挂号数已达100万人次,宁波市六区实现社区医生工作站预约挂号全覆盖。全市已建立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500万份,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评审成为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智慧教育进展迅速,全市已经实现所有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所有学校均建有校园网,并架设了一条带宽1G、贯通全市教育系统的信息高速公路。由两岸合作共同打造的宁波首个智慧学校——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已经完成“智慧化”改造,并在新学期投入使用。

智慧交通已被列入试点,宁波市人民政府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性协议,共建智慧交通体系。

恰如高峰论坛主持人中国信息化杂志社社长兼总编李新社总结所言:智慧城市建设关系到千百万老百姓的生活,也关系到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服务、创新和发展。

据悉,第二届智博会后,中国工程院智能城市研究中德研讨会暨“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第二次项目组工作会议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课题中期报告暨专家咨询会还将相继在宁波市召开,相信这些重量级的智囊齐聚宁波,必将碰撞出新的火花,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撑。

智慧城市交流合作结硕果

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奇曾指出,要真正把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产业培育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开发一个系统,引进一个团队,推出一批产品,培育一个产业,发挥好智慧城市引领作用,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升级。在本届智博会上,宁波市与航天科工、中电科技、中兴通讯、东软集团、塔塔等合作方的23个项目集中签约,内容涉及物联网、云计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相关领域,总金额达90.9亿元。

23个签约项目主要包括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项目、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移动鄞州智慧应用数据中心、智慧交通合作项目、下一代物联网示范应用“智慧农业”、中电科技集团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巅峰集团软件与服务外包、智慧交通视频视觉分析及应用项目、高富诺智慧城市软件研发基地综合配套产业园、宁波中科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项目、宁波软件业创业投资基金等。

其中不少项目都涉及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应用体系。如航天科工将在信息安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等领域积极协助宁波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中兴通讯、东软集团将参与宁波市智慧交通项目建设,塔塔信息技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将参与宁波市智慧教育项目建设等。

此外,高富诺智慧城市软件研发基地综合配套产业园将建成为宁波智慧城市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的配套城市综合体,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

“智慧达人”民间涌现

9月9日下午,宁波电视台一号演播厅迎来了一场“酣战”。第二届智博会三大活动之一的“智慧改变生活”科普主题知识大赛决赛在这里举行。经过初赛、复赛脱颖而出的10位城市“智慧达人”经过新颖有趣的攻守擂大战,决出了最后的胜利者。

在本届智博会上,市民们也在会展中心的各个展馆流连往返,观摩、体验各种先进的信息科技给日常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变化。此次智博会上,不少展示的新技术都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智慧社区医院、智能家居、数字互动教室等,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工作、生活、学习各方面的“智慧”因子。市智慧办主任谢月娣表示,智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在于其能促进、推动一些专业的展示、交流与合作,还在于其是一个很好的普及平台,吸引普通百姓的关注和参与。希望通过智博会能进一步营造起全体市民关注智慧城市、共建智慧城市、共享智慧成果的良好氛围。

“不落幕的智博会”还将继续

短短三天的智博会落幕了,但是智慧城市的成果展示还将继续。宁波市智慧办与运营商合作建设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成果展示厅,打造永不落幕的“智博会”。目前,与宁波联通合作的首个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成果常年展示厅已经建成开放。展示厅按照社会管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四大主题,集中了宁波市智慧城市十大应用体系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及高清拼接大屏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实时动态地展示了首批关乎城市发展、民生、经济等方方面面的30余个信息化智慧应用。此后,还将根据宁波市的建设情况不断动态更新新成果的展示。

智慧城市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一是狠抓推动作风转变。精心组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扣四个环节工作要求,聚焦突出问题,将注重学用结合、开门纳谏、知行合一、求真务实、着眼长远贯穿于活动始终,通过活动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突出问题得到有力整治的目的,恢复和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确保了党委班子成员坚定政治立场,自觉当好表率。坚持每周一次党委工作会议,所有决策民主集中;坚持《局长巡查制度》,每天有一名班子成员在马路办公;坚持《局长联系基层制度》,每一位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基层单位。修订出台了14项内部管理制度,推动了权责利相结合,为持续推动作风转变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刻领会两个责任的重大意义,落实三转要求,积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回归主业,加快构建权责对等、责任清晰、履职到位、刚性追责的全链条、闭环式的责任落实体系。制定并下发《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与下属13个基层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三书两报告制度。开展正风肃纪效能专项督查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回头看,制发通报4期。党委负责人听取了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情况报告,党委班子向组织做了届中述职述廉报告,对班子成员届中述职述廉报告进行了审核。积极依托纪检监察业务重点工作项目建设,加快城管执法人员廉情分析预警机制构建,强化阳光办案系统的应用和重大案件会审制度,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局系统效能内部督查,严格落实每季度队伍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双轨考核机制。

二、提能增效,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品质

三、克难攻坚,城市管理区域统筹能力不断提升

六是强化措施,推动大城管构建驶入快车道。以推进构建与全域城市化相适应的大城管格局为己任,将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纳入区对街道(乡镇)重点考核范畴,建立适用全区的市政公用养护规程和标准,建立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综合行政执法运行体制,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两级联系会议机制,建立智慧城管网络协调框架,建立全市仅有的街道(乡镇)城镇公用设施管理站,使我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走在全市前列。

2016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推进一项改革任务

在全省率先实行全区域城乡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基础上,2016年,区城管局将坚持发展导向,确保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向不动摇,巩固综合行政体制改革成果;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区情、围绕中心、以人为本,以实践和实效作为检验改革成果的标准;坚持问题导向,突破难点、创新驱动,切实破解综合行政执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按照综合化、法治化、扁平化、制度化的改革思路,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组织领导体制和职能机构设置,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明确执法权责边界。理顺监管与执法协调机制,强化执法保障机制,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和电子执法监察,致力于形成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北仑模式。

二、突出抓好两项牵头工作

一是牵头抓好三改一拆工作。2016年是三改一拆三年专项行动收官年,区城管局将继续履行牵头职责,推动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行动成果进一步巩固,在无违建创建日常化、管控体系网格化、建章立制系列化方面形成有效工作经验,确保三改一拆工作转入常态工作格局。

二是牵头抓好五水共治工作。在治污水方面: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以污水不落地、污水不落河为目标,抓好城镇管网建设及截污工程;切实加强已建污水管网日常养管,实行两级管养,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深化完善城镇公用设施管理站运行机制,将排水设施管养纳入区政府绩效考核,并出台管养标准,提高全区管养水平。启动实施城区老旧管网检测工作,加强对现有污水管网的检测和修复工作,解决管网破损、渗水、漏水等问题,确保管网的正常使用。在排涝水方面: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应急排涝工程建设,实施下穿立交排水系统设施改造、局部低洼地改造,全面完成排水管网疏通,加快井盖安全全覆盖,提升短时强排能力,建立和落实预警、应急排涝处置预案。在供节水方面: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中高层住宅全部开展二次水改,推动大管网供水农村基本全覆盖,城区节水器具基本普及并向农村延伸普及;按照优水优用的理念,加速推进形成与经济社区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分质供水体系,使我区分质供水体系走在全省前列;大力实施工业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将工业节水工作作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工业强区的重要内容,重点行业用水定额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的目标。

三、积极打造三项精品工程

一是打造靓丽城市精品工程。大力提升中心城区市政管理精细程度,力求市政改造专项工程做实做好,巩固示范区、达标区管理成果;积极探索管理创新模式,继续实施路灯能源合同管理模式,稳步推进市政设施养护市场化,培育专业养护市场,确保市政设施完好。大力提升园林绿化管养水平,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提升中心城区公园、城市绿化的美化更新能力,充分发挥纪念林公益效能,提高居民爱绿护绿意识,保持城区常绿常新。

二是打造清爽城市精品工程。巩固清爽行动、户外广告整治成果,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推动全区垃圾转运系统的提升,全面提高全区环卫作业能力,落实墙角到墙角一把扫帚清扫模式。深入推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达标示范路创建活动,开展建筑渣土、餐厨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保持环卫作业一流水平。

三是打造安居城市 精品工程。积极实施老小区燃气改造,加强民用燃气行业监管,加强供水供气行业企业督导,推动中高层住宅二次水改工作。全面部署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对行业管理全流程实行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应急队伍、物资建设,组织排水、市政两次安全生产应急演练,重点针对城镇燃气管道安全隐患、消火栓隐患、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安全隐患,保持对液化气储配站、供应点、管道天然气公司、汽车加气站等重点单位的高密度安全检查。

四、完善构建四大工作格局

一是进一步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切实用足用好城市管理纳入区对街道乡镇重点考核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发挥城镇公用设施管理站的平台作用,建立适用全区街道乡镇高标准、差异化、特色化的市政公用设施管养标准,大力推进构建与我区全域城市化战略相适应的大城管格局。

二是进一步构建大协作工作格局。充分用好区、街道乡镇两级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机制、智慧城管协作机制,明确管理与执法边界,明确主体责任,进一步形成城市管理合力,破解和消除管理盲区。推广使用局OA电子平台和阳光办案系统,提高政务效能。

三是进一步构建大服务工作格局。落实权力清单、服务清单,狠抓审批窗口和机关效能建设,建立项目建设、重大决策、工作监督、日常管理的市民沟通渠道,提高智慧中心应急投诉、处置效率,主动关切市民需求和呼声,提高便民、利民的服务质量。

四是进一步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讲究宣传策略,完善宣传工作机制,充分依托宣传部舆情监控平台、政务信息平台,积极提升宣传工作效能,引导上级决策层关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传统媒介,加快适应网络、微博、微信等新传媒,建立资源充分整合,平台多维互动的良性宣传机制。进一步完善城管义工发展机制,提高义工发展要素保障,开展服务购买计划,推动城管义工长效发展。

五、优化形成五项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建立适应城管行业特点、干部队伍特点的党风廉政制度体系,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制度,整合目标管理考核、队伍管理考核、党风廉政督查力量,特别针对三公经费、机关效能、人事调整、建设工程、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通过实施习惯性养成教育机制、督查整改日常化机制、廉政隐患点实时排查机制,建立覆盖到人、到事、到岗位、从决策到执行的全流程监管。

二是建立综合行政执法长效机制。按照行业管理特点和阶段性工作重点,高密度、高强度部署全区范围内的综合行政执法专项整治。通过综合整治,倒逼管理,提高前端管理水平,降低行政执法成本,缓解行政执法矛盾。推动勤务机制改革,建立与区域实情相匹配分级、分类别、分区域、分事项的综合行政执法勤务模式,鼓励和允许基层勤务模式创新,提升行政执法公安保障、联合执法的效能。

三是建立智慧城管运行长效机制。完善智慧城管顶层设计,加大智慧城管硬件、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网格拓面,争取智慧城管系统与智慧城市各分系统的有机融合,推动硬件平台与运行体制的无缝匹配,培育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城市的理念思维,进一步发挥智慧城管在城市日常运行、应急处置、政府效能考核的综合牵头作用,普及推广与智慧城管网格化相适应的行业管理、执法勤务、多部门联动运作模式,实现智慧城管指挥龙头、协调平台、考核杠杆的功能。

智慧城市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规划“市民之家”

自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来,武汉市已推出了“智能公交”、“家事易”电子菜箱、二维码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便民应用,并带动了信息产业发展。2012年,武汉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突破1800亿元,同比增长21.16%,并获工信部支持创建“中国软件名城”。

在早期的数字化阶段,武汉市在13个行政区、2个开发区建成15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为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武汉又在全市162个街乡镇、3235个社区、行政村建立了三级全覆盖的便民服务体系。随着武汉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建成一个全市的综合政务服务平台,成为企业和百姓的需求。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顺乎民意,经过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决定按照“环境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的建设目标,突出“城市客厅、办事大厅、展示大厅”的功能定位,建设了市民之家,并且将其列为2012年市政府为民办理“十件实事”之首。并于当年9月投入使用。

2013年10月份,恰好是武汉市市民之家运行一周年。据介绍,武汉市民之家信息系统建设基于“数据整合”理念,采用云服务技术,构建全市统一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实现行政审批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在这里,可实现网上流转、网上审批、网上查询,在这里还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并实现3G和Wi-Fi全覆盖。武汉市政府政务办主任,“市民之家”负责人李涛称,这里汇集了公安、工商、税务、市政、民政等66个单位,318个受理窗口,可办理426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是全国审批流程最优、信息化集成水平最先进的“市民之家”。

武汉市民之家一共分为5层,其中1~2层的行政审批服务区,集中了318个服务窗口,市民和企业可在这里办理426项审批和服务事项;3~5层的公共资源交易区,土地交易、建设工程等项目在这里集中进场交易。未来,这里不仅将成为武汉政务服务的“大窗口”,还将成为江城市民的“大客厅”,集市民办事、规划展示、培训讲座、商务洽谈、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为武汉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十二五“期间,武汉市智慧城市规划提出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依托武汉市民之家等重点工程,完善电子政务和电子社区工程,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化,加快建立政府与市民网上互动机制,推进移动电子政务建设。

按照武汉市有关部门对智慧城市的规划,将坚持应用导向,始终把应用作为“牛鼻子”,以方便老百姓为最终目标,引领智慧城市的建设;突出重点应用,把智慧城市建设与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建设“两型社会”、解决人民群众突出问题相结合,下大力气提升“市民之家”的智能化水平,尝试推出多功能“市民卡”,尝试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更多的百姓办实事。

云计算打造神经中枢

据了解,武汉“市民之家”在全国率先采用云计算技术,千台电脑共一个主机,主干核心采用万兆光纤+万兆交换机,楼层之间网速达到万兆,桌面电脑网速达到千兆,且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范围覆盖政务外网、政务专网、业务网和公安专网等,其信息系统与全市15个区级政务服务中心、162个街乡镇、3000多个社区网络连通,成为武汉建设智慧城市的“神经中枢”,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多个政务服务垂直系统横向关联,为广大市民打造了便民办事的快车道。

目前“市民之家”建成了全国领先的电子政务服务系统,涵盖网上办公、网上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统一收费、电子监察、门户网站六大系统,是武汉电子政务的核心,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于一体,成为创建智慧城市的标杆。

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市民之家带来了万兆光纤到楼层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千台电脑共一个主机,是当今最为先进的“云技术”运用的成果,千兆光纤到桌面,无线网络全覆盖,“云服务”的魅力在此得以充分的展现。仅武汉市工商局每月的统计报表搜集、分析、处理时间,就由过去整整的2天变为30分钟。

在这里,所有审批事项一次性申报,窗口自动生成办理告知,实现了“一窗受理、一次录入、长期使用”。各类审批事项的申报信息、过程信息、结果信息,实现了自动整合、实时交互、全程共享。行政审批数据资源库对工商执照、机构代码证等审批证照,系统自动比对,杜绝了假证、假照的现象。所有审批收费通过网络统一收取,窗口、银行、财政和政务中心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

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使市民之家电子监察的范围不断延伸,功能更趋完备。系统对行政审批、资源交易、行政投诉、政务公开全过程,进行实时监察、提醒督办、预警纠错、红牌警告、异常数据分析和绩效考评,使行政监察工作从“柔性”转化为“刚性”,从事后监管转化为全方位监督。

实现城市数据共享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转入全面建设阶段,当务之急是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市现有48个市直部门拥有独立机房,共计近千台服务器,但使用效率不足20%。未来武汉拟推进各市直部门信息连通,重点推进“市民之家”各单位数据共享,整合电子政务资源;向民众开放市质监、安监、食药监、农业等部门数据,在财政、环保、招投标等领域开展数据公开试点,引导私营单位和社会对数据开展创新性应用。

智慧城市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当大巴行驶在扬州市文昌中路,身旁江苏信息产业服务基地的负责人热情地给我介绍着。这条扬州人引以为豪的街道,从唐代的银杏、石塔,宋代的琼花观、宋井,跨越到了明代的文昌阁,清代的运司衙门,一路见证了千年的沧桑巨变和风雨历程。

而今天,在处处古迹园林和春草绿树掩盖下,扬州人正在以智慧开放的姿态赋予这座古城全新的涵义: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

领跑智慧城市

4月21日,2012中国扬州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大会暨“智慧城市”发展论坛在广陵新城京杭会议中心举行。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民阳致辞。商务部驻南京办事处副特派员陈峰,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副主任付诚,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胡学同,省商务厅副厅长于震,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曲成义,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总经理高同庆,中国移动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吴维宏,中国联通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周成柱,中科院《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神州数码集团总裁林杨,用友政务软件总裁刘少华,用友软件高级副总裁郑雨林,微软(亚太区)公共事业部运营总经理MR.Ashok Pandey,安永大中华区咨询服务管理合伙人MR.Nigel Knight,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智永,副市长孔令俊,市政协副主席刘在銮,以及来自国内专业行业机构,信息服务外包、软件研发、电信运营、数据服务、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商旅服务等行业的主管部门及重点企业负责人700余人参会。

此次大会由扬州市政府主办,广陵区、扬州市经信委、扬州市商务局、江苏智慧城市研究院、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科院《互联网周刊》协办。大会主题和主要内容是:围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展示“智慧新城”建设阶段性成果,聚焦产业发展热点,加快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软件服务业新兴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围绕扬州市软件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扬州)二次创业“扬帆计划”,进行产业升级,提升“中国声谷”品牌内涵,发挥“一核五园”核心园区作用。

扬州市代市长朱民阳表示,以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为标志的社会智能化进程势不可挡。作为国家首批信息化试点城市、“全国中小城市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扬州坚持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第一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出台了国内“最专业、最优惠、最坚决”的政策。

据悉,在《首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扬州市曾被列为“全国创建智慧城市十大领跑者”之一,而本次大会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及研究平台的建立,势必将继续推动扬州领跑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步伐。

云上的扬州

“早上8点,通过智能手机查看了解到当天的天气预报、空气质量;8点30分,根据智能终端提示的各景区游园人数,合理安排好一天行程路线、预定景区门票;9点30分,根据手机上反馈的信息,选择入口处,无须排队就进入景区;9点50分,景区内导游人手紧张,用手机登录当地地图,自动获得景区景点的介绍、特产、购物水平等丰富信息……”

这些是安永大中华区负责人Nige Knight设想的在智慧扬州的一个旅游场景。在当天的“智慧城市发展论坛”上,他表示,根据长时间来对扬州建设智慧城市的观察与理解,他对扬州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众所周知,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导致居民生活水平质量下降,这是中国很多城市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为这一系列难题提供了解决的出路。

从这个角度出发,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和本质是要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民生。在Nige Knight画出的智慧城市创新商业模式线路图中,他认为,建设智慧城市能使市民生活智能便捷、企业获得新的商机、生活成本不断下降、民生幸福指数上升、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作为本次论坛嘉宾,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曲成义认为,全国有上百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构想,但扬州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基础好、推进快,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领跑者。曲成义表示,智慧城市使用了当代最新的科研成果,而扬州智慧城市的构建是立足于把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新技术、新成果潜移默化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做到了从信息化的角度思考探讨如何对城市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而本次论坛主持人、中科院《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在总结时则对扬州的智慧城市做了一个精辟的概括――烟花三月上扬州。

姜奇平表示,当前国内有100多家城市都提出打造智慧城市,云计算技术普遍提高,可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多少感觉?这是因为大家只关注了技术发展,而忽略了人的因素、忽略了广大百姓的感受。智慧城市根本目的就是使每个人的生活更幸福。而扬州智慧城市建设,让我们看到了“人”在“云”上。

中国声谷扬帆起航

当天会上,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为“江苏智慧城市研究院”揭牌。这个由扬州市政府、广陵区政府与神州数码共建的研究院设在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内,将通过深入研究科研成果城市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推广扬州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助力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扬州市政府当天还举行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微软IT学院、一号店电子商务等18个信息服务业项目落户扬州,涵盖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物联网等多领域。

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的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素有中国“声谷”的美誉,目前已经吸引了118家创新企业入驻,形成了以呼叫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软件研发和电子商务为主的产业结构,产业基地产业集聚初步形成,具备相当的产业基础,业已成为引领扬州全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行业中心和产业平台――而广陵新城,也被称作扬州的智慧生态新城。

“作为一个中等城市,扬州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面起步之早出人意料,并且动作大,层次也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曲成义在评价扬州的智慧城市建设时由衷赞赏。而扬州今天的收获和广陵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打下的良好基础息息相关。

智慧城市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广州市艾滋病流行状况与控制策略分析邱春雷徐慧芳等(7)

珠海市城区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症现况调查陈金娟黄彪等(11)

广东省1995-2000年碘缺乏病抽样监测结果分析杨通钟文等(14)

应用毛细管离子分析仪测定尿液中肌酐的含量张慧敏沈珉等(17)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牙膏中的镉罗振奎连晓文(20)

应用全自动荧光酶联免疫分析系统同时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和p24抗原颜瑾唐炜如等(21)

志贺氏菌的耐药性及耐药遗传特性分析钟跃星(23)

两种方法检测流行性出血热IgG抗体效果评价万卓越何剑峰(25)

螺旋藻纠正儿童缺铁性贫血效果观察黎军林旭凯等(26)

一种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润肠通便作用效果观察严维娜黄俊明(28)

某臭氧干衣机的杀菌效果观察林爱红饶健(30)

广东部分食品企业生产环境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欧阳友生陈仪本等(31)

酒店服务员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干预试点研究王晔黄建云等(33)

1998-2000年广州市某医院儿童流感病毒监测分析谢健屏赖桂香等(36)

深圳市某医院1997-2000年HIV/AIDS监测报告徐少妹任景慧(38)

深圳市龙岗区1993-2000年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韩宁(39)

新丰县1960-199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陈逊华(41)

深圳市福田区居民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李学云宁豪丁等(43)

增城市三资企业职工HBsAg携带情况分析刘敏(45)

汕头市1994-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蔡亚军蔡咏娜等(46)

韶关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血清学监测邓俊兴胡国超等(47)

珠海市1999/2000年度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服苗情况调查分析柯建厚徐郁等(49)

佛山市1996-2000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关育青(51)

潮阳市1952-2000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刘健生黄小涛等(53)

茂名市1999-2000年麻疹流行情况分析何展邱炳光(54)

精制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和人体反应观察吴舒颖宁豪丁等(56)

汕头市金园区2000年登革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陈建东赵汉周等(57)

汕头市正常人群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抗体水平调查曾嫦谢若男等(59)

2000年茂名市少年儿童破伤风免疫水平监测黄伟民钟庆全等(61)

顺德市杏坛镇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梁文佳方悦怡等(62)

广东省鼠类路氏锥虫感染调查广东卫生防疫 张曼碧杨华源(64)

梅州市放射治疗频率调查王谦可李伟彬等(65)

广州市城区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杜琳邓小冰等(66)

深圳市青春期学生营养状况与运动能力关系的探讨吴冬娜吴广川(68)

深圳市1992-1999年学生常见病调查分析张奕梅黄坚等(70)

遂溪县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报告朱智峰(72)

1977-2000年广州铁路地区食品运输污染事故分析陈雪影(74)

云浮市1996-1999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陈建中(76)

毒鼠强引起一村庄集体中毒的调查分析刘志清(78)

广东省1999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钟文张永慧等(79)

2000年佛山市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分析梁筱健张锦秀(81)

广州市部分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状况与管理对策分析陈炳耀何冬梅(83)

惠州市饮食业餐具洗消剂残留状况及消毒效果分析陈彩会张健等(85)

糕点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及其理化特性分析梁景涛余淑冰(87)

云浮市市区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陈伟文张和快(89)

兴宁市1998-2000年托幼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罗浩(90)

新丰县乡村卫生站消毒质量现状与分析冯环(91)

积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卫生防疫事业充满活力刘光源徐承英(92)

广东省卫生防疫站1997-1999年科技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统计分析胥秋华(94)

广东省2001-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梁文佳何剑峰罗会明周惠琼杨芬郑夔(4)

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杨芬罗会明何剑峰梁文佳(8)

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罗雷杨智聪王玉林刘秦鹏哲董智强沈纪川(11)

广东卫生防疫 汕头市18~60岁社区女性防治登革热知、信、行调查结果分析陈建东陈婉陈红英李世武赵汉周卢岱铭(15)HttP://

87例登革热住院病例不同病程的临床特征分析徐文体陈燕清梁文佳尹炽标张复春杨芬罗会明(18)

登革病毒重组膜蛋白抗原的制备与应用周惠琼江立敏郑夔顾耀亮梁文燕柯昌文(22)

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早期报告及时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袁俊徐文体王玉林张世炎罗会明(26)

2006年广州市医务人员和居民登革热防治知识调查张世炎杨芬李铁钢梁文佳(29)

潮州市1995-200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与防制对策探讨杨少逵刘少群许奕涛王小英(31)

郴州市居民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高立冬肖洁华张红段良松刘富强戴德芳李俊华(34)

潮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分析刘少群杨少逵许奕涛王小英(36)

一起地铁工地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陈建东刘王玉林罗雷罗会明(38)

阳江市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分析麦荣建罗会明李文杰康敏范子凡杨流苗(41)

从化市首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冯柳芳徐焕琼李智(43)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华南预防医学》(25)

2007年《华南预防医学》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刊授)的通知(F0002)

刊授考试题(F0002)

《华南预防医学》稿约(F0003)

读者·作者·编者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28)

本刊投稿须知(42)

关于文献标识码和中国分类号的写法(44)

综述

LAMP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张如胜(综述)魏泉德(审校)(45)

流行病学研究与调查

广东省2004年城乡居民自报慢性病患病状况调查宋秀玲马文军许燕君李剑森徐浩锋聂少萍李海康(50)

佛山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宫艳华黄祖星陈抒豪廖华乐游建文(53)

黎平县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广东卫生防疫 杨科杨正培康中菊石秦璋(55)

2005年东莞市托幼儿童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分析黄振宇朱建琼毛东波刘思渊(57)

汕头市护士锐器伤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张桂松欧汉宏黄小涛刘建生(59)

检验技术

生物组织中铂元素测定方法的改进谭炳炎郑琳冯翔(61)

卫生监督监测

湛江市赤坎区2006年饮用水水质分析符立龙(63)

南宁市城乡结合部食品卫生监测结果苏萍龙兮王孔前(65)

广州市寿司和刺身卫生状况调查黄愈玲梁骏林云万(67)

继续教育园地

广州管圆线虫病防治与疫情应急处理邓卓晖(69)

工作交流

2006年北京市昌平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李淑波徐志鑫宋亚平黄平耿昆张淑群庞武元(71)

将乐县某中学部分学生HBsAg携带状况分析温才金阮锡仪朱新萍(73)

广州市2003-2006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淡武强张超(74)

广东卫生防疫 重庆市彭水县碘缺乏病监测分析苏勇黄坤(75)

2004年广东省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李海康聂少萍马文军徐浩锋许燕君李剑森(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