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驾驶员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驾驶员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一、品德要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品要好,万事德为先。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思想品质来体现党性、体现人格。忠诚老实,我们要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组织的决定;恪尽职守,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公道正派,我们要光明磊落,表里如一,刚正不阿,廉洁自律。
二、党性要强
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要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锻炼党性,增强党性。加强党性修养,首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共产主义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我们要讲政治道德,无论情况多么错综复杂,我们都应当站在党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党性修养,我们要讲大局。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跳出个人的、局部的圈子,从全局想问题,这样就会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胸襟。
三、作风要好
作风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作风就是形象。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怎样的作风,我觉得可以概括为“实、深、细、效”四个字。“实”就是朴实、埋头苦干和实事求是。作风要朴实,活动要务实,处理问题要唯实,为人处事要诚实。“深”就是深入实际,熟悉真实情况。了解情况要到第一线去,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细”就是工作要细致。失之毫里,谬之千里,养成细致的工作作风从点滴做起。“效”就是干工作要讲效率。不仅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还要讲究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以求得最佳效果。
四、纪律要严
纪律,事关党的形象,事关党的战斗力。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在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党的各种纪律,在生活中更要严以律己。我们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要严守党的组织纪律,维护大局,增强团结;更要严守党的廉政纪律,做到警钟长鸣,不犯错误。
驾驶员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驾驶员 综合素质 安全驾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连续几年井喷,全国汽车驾驶人数量保持快速增长趋势,而相对应的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我国目前正处于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鉴于在人、车、路、环境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交通安全系统中,汽车驾驶员作为交通参与者处于核心地位,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应当首先从驾驶员的因素入手。公安部交管局局长指出,据对我国28000起交通事故的分析,人的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占96.4%,由驾驶员违法所造成的事故占74%[1]。本文将分析驾驶员综合素质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探讨提高驾驶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实现安全驾驶提出对策与建议。
1 驾驶员素质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地位及作用
行车过程中,道路交通环境要靠驾驶员感知,车辆行驶要靠驾驶员控制,交通安全与驾驶员的素质息息相关。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囊括了心理、生理、技能、法律、思想道德和科技等素质的复杂综合体。
违法驾驶造成交通事故者占有较大的比例,据统计,驾驶人员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驶等违章操作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80%[2]。可见,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是影响整个交通安全体系的主要因素和决定性因素。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由其心理、生理等因素所决定,而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好坏又取决于驾驶员综合素质的高低,驾驶员队伍整体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交通安全。
2 驾驶员综合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分析
2.1 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安全驾驶的砝码。汽车驾驶员心理活动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影响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心理特征主要包含人格、注意、环境三个因素。
2.1.1 人格因素。与不安全驾驶行为相关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感觉寻求、易怒特质等。以感觉寻求者为例,感觉寻求者并不将超速、追尾等驾驶行为视为危险,反而认为这是高超驾驶技能的体现。而攻击性驾驶行为常出现在受到挑衅或感到受挫的情景下,有易怒特质的司机容易产生愤怒的状态,继而表现出该行为。
2.1.2 注意因素。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两个方面。无意注意是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主观努力的注意,主要是由事物的外部特别所引起的。无意注意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要主观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要求驾驶员关注路面动态与交通指示。
2.1.3 环境因素。行车环境中各种不同的特征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表现。在驾驶研究中,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因素中,直接的环境因素如乘客,时间压力,交通堵塞;间接的因素如驾驶行为相关的文化因素[3]。
2.2 驾驶员的生理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生理素质是安全驾驶的必备条件。驾驶员开车虽然不是重体力劳动,但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承担着很大的压力。驾驶员不但需要有健康的心理,更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以及人体各个器官功能的协调和配合[4]。在车速和交通密度不断提高的当下,对驾驶员提出了更高的生理素质要求。影响安全行车的生理素质集中反映在疲劳驾驶与病态驾驶两个方面。
2.2.1 疲劳驾驶。疲劳是由于体力或脑力劳动使人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引起的。睡眠不足、连续驾车时间过长、气温偏高或偏低、单调的交通环境容易使驾驶员产生疲劳感。疲劳驾驶不仅使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还会降低驾驶员听觉和视觉的敏锐度,反应能力、操纵能力、动作准确性也会随之下降,造成驾驶员短暂瞌睡或对道路判断错误,严重者导致事故发生。
2.2.2 病态驾驶。良好的健康状况是驾驶员安全驾驶的重要保证。但是,驾驶员生病了又不得不服药。由于疾病,驾驶员服用了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如:注意力和反应能力会大大降低、动作不协调,也很容易酿成祸患。
2.3 驾驶员的技能素质对安全驾驶的影响
驾驶技能素质是安全驾驶的保证,突发事件中驾驶员的瞬间反应及果断处置更决定着人和车的命运。据统计,因驾驶技能造成的交通事故占驾驶员原因的40.7%[5]。驾驶员的技能素质包括驾驶基础知识和驾驶操作技能两个部分。驾驶基础知识主要是指驾驶员应该熟知的基本的驾车常识。驾驶员深入掌握驾车基础知识,避免不当操作,能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包括对汽车空间位置判断的能力、综合控制汽车的能力、正确观察和判断道路交通情况的能力、正确使用灯光等装置的情况、安全驾驶行为和文明驾驶意识等。驾驶操作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也是在不断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完善的。驾驶人员只有掌握了一般操作与特殊操作相组合的精华技艺,面对复杂多变的道路环境及其不同的行车条件,才能把握要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灵活变通,达到确保行驶安全的效果[6]。
驾驶员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驾驶员;情绪因素;影响;调节与控制
交通事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一般来说是人的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和环境因素等,其中人的因素居首位。人的因素中又以驾驶员的因素最为重要。驾驶员的不良心理因素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做为一名职业驾驶员,心理素质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更大,因此,对心理素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要确保安全行车,就应当注意调节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以保持良好的驾驶情绪。
一、驾驶员情绪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驾驶员带着消极情绪驾车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相当大的比例。具体说来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情绪会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不集中。驾驶员的工作具有高度的危险性,要求驾驶员在驾车行驶时必须集中注意力。但有的驾驶员在行车时会产生麻痹情绪,这就会影响到行车安全。思想主要表现为:驾驶员放松警惕,注意力不集中,视线散弥,全身懒散放松。在道路条件较好,没有复杂的交通情况,长途行车已安全驶近目的地,在车场调头、试车与倒车,由复杂道路进入平坦道路,由城市驾驶转入郊外等级公路驾驶,夜间车稀人少、车况良好、操纵得心应手等几种场合下,极易产生思想麻痹情绪。思想麻痹情绪是造成车辆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驾驶员因思想麻痹、一时疏忽而遗恨终生。
2、情绪会妨碍驾驶员的技术正常发挥。驾驶员一旦有了情绪后,伴随着情绪活动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这些变化会使驾驶员在操作时应激性要么过高,要么过低。过高时强烈的应激状态阻碍和干扰了驾驶员的水平发挥,过低则使驾驶员的大脑和操作时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这两种倾向使驾驶员在操作时产生诸如操作规程走样,安全操作防范失误,采取措施不当等问题。如驾驶员一旦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便会忘乎所以,过高估计自己,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和判断客观事物;当所驾车上有老乡、同学、年轻异性,想露一手给他们看看,尤其是受到他们赞扬和夸奖时、格外得意,会忘乎所以,来表现自己。这时他目无各种规章制度,做出一些越轨的驾驶动作和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
3、情绪会让驾驶员感到疲劳。驾驶员有了情绪状态后,不仅是其在精神上背上包袱,而且使人体在生理上也发生异常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这时一方面人体要继续承担驾驶工作所需消耗的体力,另一方面还要承担情绪状态给人体生理带来的变化,由此可见,情绪状态会增加驾驶员的疲劳,给安全行车带来了危险。如驾驶员情绪过于紧张与恐慌会导致感觉混乱,运动失调,操作失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如车况路况不熟悉、特别是新驾驶员走险路、山路,事故多发路段时,心里不踏实;驾驶员在路上看到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场面时;有的驾驶员出车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刺激而心情不佳、内心烦闷,在途中便以高速行驶发泄内心的气愤或者舒缓不良的心境,这样做也容易造成事故。
4、情绪波动会使驾驶员安全意识淡化。驾驶员情绪波动,大多数是由思想问题引起的。情绪波动一般表现为两种倾向:高兴与沮丧。驾驶员情绪过于高兴或沮丧,都会严重影响安全意识。人在高兴或沮丧时,中枢神经系统便处于兴奋或压抑的状态。当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时,驾驶员行为表现得轻率、好动、异想天开,忘乎所以,操作动作和判断情况就不准确。当中枢神经处于压抑状态时,驾驶员反映迟钝,动作呆板,两眼滞木,对危险情况就会置若罔闻,有时甚至会眼睁睁地看着事故发生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当驾驶员受到上级或相关人员的表扬和批评,易产生高兴和沮丧情绪;分配的行车任务令人满意和令人失望,也会使人产生高兴激动和沮丧压抑的情绪;初恋和失恋者,驾车中想到自己的恋人,易产生高兴兴奋和压抑情绪;服用了兴奋型药物或食品和抑制型药物或食品,会产生兴奋和压抑情绪;行车中一路顺风和一路故障,易产生高兴和沮丧情绪;家中有喜事或难事,易产生高兴或沮丧情绪;违反交通规则或发生事故,被没收驾驶执照,再驾车回场,会产生严重的沮丧情绪。由此可见,驾驶员产生的一切消极情绪都直接影响着行使安全,必须抑制和消除。
二、调节与控制驾驶员的情绪确保行车安全
既然情绪与安全行车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驾驶员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有利于驾驶员技术动作的稳定发挥,有利于驾驶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反之,消极情绪的产生会导致驾驶员技术动作变形,心理产生大的起伏,从而埋下安全隐患。但是,要调节好驾驶员的心理情绪,涉及到社会多个领域,应当多管齐下,全面应对,以确保安全行车。
1、加强驾驶员情绪稳定的调节。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道路尚处在混合式交通状态下,驾驶员在车辆行驶中,可能因堵车、会车、跟车、超车、超速等与驾驶员、警察、行人发生一些不愉快的情况。这时必然会在驾驶员的心理产生不满情绪,要学会科学地消除紧张、急躁、侥幸、称雄的情绪,积极坦然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避免过激的心理活动,做到“养心在静”,注意保持心理平衡状态和稳定的情绪,达到规范驾驶行为。另外,情绪的稳定性是可以培养的。有强烈愿望和意志坚强的人,就能自我克服情绪的不稳定性。培养情绪的稳定性,需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学会约束自已,即:顺心时不至于过分高兴,失败时也不丧失信心,经常地检查自己的行为,检查自己对易引起不正常情绪事物的反应,并学会控制自己。如在城市行车时,后方出租车强行挤进你的车前,以及行人对车辆视而不见地斜穿马路等,这每一件小事都会刺激情绪不稳定的驾驶员,尤其是在现行的交通条件下,驾驶员学会在行车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注重驾驶员情感心理环境的调适。领导对驾驶员要多鼓励多关心,安排工作要适当,要以人为本,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定期对驾驶员进行体格检查,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驾驶员本身也应该加强修养和涵养,扩大心理容量,提高心理承受力和应激力。另外,单位要经常与驾驶员家属取得联系沟通,要求驾驶员家属对其多关心,多体贴,帮助、引导驾驶员从事一些有益的业余文体活动,以消除精神和体力上的疲劳,努力杜绝驾驶员的不良生活习惯,保证其充足的睡眠,使其心情愉快,精力充沛。
3、强化驾驶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开展驾驶员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其临危处置能力。心理素质训练是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单位要根据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具体情况,组织人员安排驾驶员心理素质训练计划。训练项目可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如进行事故多发地段驾驶员操作优化训练,驾驶反应时间训练等,从而有效提高驾驶员的临危处置能力,杜绝重特大行车事故的发生。
总之,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加强理智培养,规范个性心理,调节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在行车中做到:被激而不动,存郁而不忧,遇气而不乱,受辱而不怒,有悲而不伤,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确保行车安全。刘殿武博士强调说:“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加强道德修养,以健康的驾驶心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是对驾驶员的素质要求。”
驾驶员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驾驶学习 心理障碍 分析 预防
汽车驾驶是一种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劳动,其过程不只是驾驶者肢体动作的简单操纵过程,更是驾驶者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驾驶者在汽车驾驶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反应将直接影响其行为结果(即操作行为的得当与否)和行车安全;而对于驾驶学员来说,在驾驶学习时的心理素质状况,不仅会影响驾驶培训的安全,更会影响学员对驾驶技能的学习效率及对技能的巩固。因此,在驾驶培训实践中,通过剖析学员在驾驶学习中常见心理障碍的成因,能有效帮助教员在带训中主动克服易引发学员学习心理障碍的不利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
汽车驾驶学习心理障碍是指驾驶技能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影响驾驶技能有效学习的异常心理活动。在驾驶培训教学中,学员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主要有过度紧张、亢奋、过度焦虑、消极归因、自卑等异常心理。
一、过度紧张心理成因
紧张心理是驾驶初学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通常,随着学员对汽车操纵性能的了解及对汽车操纵技能的掌握,学员心理紧张程度将会逐渐缓解。但当学员的紧张程度不能随驾驶学习时间的推移得到缓解,则说明学员已有过度紧张的心理障碍,易出现动作僵硬、反应失控、判断失误等反常行为。造成学员过度紧张的原因有:学员动手能力弱,身体协调性较差而产生对技能学习的不适应;学员基础训练时间偏少而训练进度过快,额外增加了学习负荷和压力;学员对汽车知识、驾驶操作原理不了解,致使技能学习处于一种被动模仿的状态而增加心理负荷;教员采用应试教学,教法僵化单一,使部分学员因不能真正领悟技术要领而感到手足无措;教员平时带训的言辞严厉粗暴,或对待学生的操作失误“责备多于指导”,使学员产生恐惧心理。
二、亢奋心理成因
出现亢奋心理的学员通常会出现注意力失调、判断力下降、行为控制能力减弱、盲目操作、喜欢冒险等行为表现。
原因主要有:学员意志品质和情绪控制能力弱,行为较为轻率冒险;学员学习目的不端正,对驾驶技能学习“求会而不求精”,开车“求快而不求稳”;学员对自我驾驶技能过分自信,却对车辆驾驶环境的多变性及车辆行驶的复杂性估计不足;学员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文明驾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缺失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员对学员过度表扬,夸大评价学员的技能水平,从而导致学员盲目自信。
三、过度焦虑心理成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焦虑会使人感到沮丧、失望、内疚,增加失败感,从而削弱学习自信,甚至丧失学习内驱力。
学员产生过度焦虑的原因主要有:学员自我期望值过高,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强化自我内疚感而产生焦虑心理;教员在带教中言辞失当,挫伤了学员自尊心;教员在带教中忽视学员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在教员与学员间出现沟通障碍,无形中增大了学员学习难度和压力;教员带教方法失当,在技术指导中重指令落实而忽视技术的讲解分析,使学员难以领会技术要领而产生无助感;学员在培训中出现的不当操作行为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而使操作技术问题不断堆积,并在后续训练中不断重现,学员在训练中感受到与他人的学习差距不断增大,从而强化自责和失望感。
四、消极归因心理成因
归因是指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论。出现消极归因心理障碍的学员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存在的问题,习惯用客观原因来掩盖自身主观上的问题,如教员原因、车辆原因等。
学员产生消极归因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学员自尊心和虚荣心过强,不能客观面对现实而刻意寻找客观理由掩盖自我存在的问题;学员性格偏执,人格发展存在一些障碍;学员因得不到教员的尊重而对教员产生不信任。
五、自卑心理成因
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出现自卑心理的学员常会低估自我能力,出现害羞、自闭、灰心而无进取心等行为表现,甚至导致培训的失败。
学员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有:学员性格较悲观内向,不能及时宣泄和排解消极体验而造成消极体验累积,从而加重失望情结;学员因自我认识不足,低估自我能力而将消极后果放大;一些学员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教员的激励而丧失自信力;教员指导的效度不高,不能通过指导有效化解或消除学员在训练中出现的挫折感,而使学员陷入无助境地。
驾驶员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汽车驾驶模拟器;驾驶培训;虚拟现实技术
The Reviewed 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obile Driving Simulator
LONG Qiong1, ZHOU Zhao-mi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413000, China
Abstract: A dynamic Through creating a virtual driving environment and vehicle driving simulator for driver driving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save energy, reduce the training costs, improve training efficiency and level.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riving simulator problem, first of all, the concept of vehicle driving simulator, the principle has carried o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vehicle driving simulato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driving simulator in driving training;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vehicle driving simulator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we study for our better use of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riving simulator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and guida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utomobile Driving Simulator; Driving traini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增加,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按照系统论观点,驾驶员、机动车、道路、出行环境是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而驾驶员作为道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主观能动性,为使交通系统整体系统功能达到最优,对驾驶员的培训应在不影响其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处于最优状态。驾驶员的最优基本标准有两个,一是驾驶安全,二是工作量和驾驶效益。因此,加强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培训,对于提高整个交通系统安全指标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这种条件下,汽车驾驶员培训蓬勃发展。但是作为一种飞速发展的培训行业,如何有效地提高驾驶员培训的质量,确保交通安全是驾驶员培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汽车驾驶模拟器(Driving Simulator,DS)应运而生。
本文阐述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研究现状及驾驶员培训中的应用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后发优势,开发与应用驾驶模拟器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1 汽车模拟器简介
汽车驾驶模拟系统是综合计算机、控制、微电子、光学、精密机械等多学科的高新技术产品,是展示汽车特性和性能、模拟汽车驾驶的有效工具,它具备了视觉、听觉、身体触觉的实时模拟功能,不但能对汽车的大部分驾驶情形及不同驾驶条件下的驾驶情况进行模拟,而且可以无任何风险地重复和再现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灾难性事件,如汽车碰撞等。它利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营造一个虚拟的驾驶训练环境,人们通过模拟器的操作部件与虚拟的环境进行交互,从而进行驾驶训练。
汽车驾驶模拟器按用途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训练型驾驶模拟器,用于安全教育、交通规则教育和驾驶训练等。另一类是是科研型驾驶模拟器,用于汽车安全产品开发和人-车-路基础学科研究;如图1中(a)、(b)是训练型驾驶模拟器,(c)和(d)则是科研型驾驶模拟器。
(a) 单屏驾驶模拟器
(b) 多屏驾驶模拟器
(c) 支架式驾驶模拟器
(d) 真实汽车驾驶模拟器
图1 各种典型的驾驶模拟器
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工作基本工作过程为:
Step1:驾驶员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产生相应的机电控制信号;
Step2:机电控制信号经过信号采集与处理,形成相应的车辆动力学模型输入信号;
Step3: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获得当前的车辆状态,例如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输出扭矩、车速、车辆当前的位置等信息;
Step4:将车辆状态信号传输至输出设备,如显示系统、音响系统、仪表系统等;
Step5:驾驶员获得车辆状态的模拟信息,进行下一步操作。
整个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驾驶模拟器工作原理框图
2驾驶模拟器研究与应用现状
本文主要研究汽车驾驶模拟器在驾驶员培训中的应用,在此仅对训练型驾驶模拟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1)国外驾驶模拟器研究与应用现状
在国外,驾驶模拟器最早出现在航空驾驶训练中,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驾驶模拟器逐渐应用到汽车驾驶训练中。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已普遍在驾驶员培训中使用汽车驾驶模拟器。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就有500多所汽车驾校装备了各种驾驶模拟训练器。而在1970年,日本政府甚至以正式法律明确规定:汽车驾校必须装备汽车驾驶模拟器。大多数欧洲国家也相继制定了使用汽车驾驶训练模拟器的法规。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驾驶模拟器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得以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培训效率和水平。
以日本为例,日本在汽车驾驶模拟器开发领域的代表企业有Forum8、丰田、本田等公司。Forum8的体验型驾驶模拟器结合了富士重工航空宇航部门的飞行模拟器技术及斯巴鲁汽车的电动六轴运动平台。UC-win/Roadwebviewer软件能提供道路、交通、城市等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道路障碍、信号控制等各类互动场景的制作。丰田公司的驾驶模拟器使用实车方向盘,驾驶模拟器控制部分能根据驾驶操作,如加油、刹车、方向盘操作等,并结合环境条件,如路面状况,摩擦系数、横风等,对车辆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场景的驱动。
在驾驶模拟器应用方面,日本驾校中普遍设有一项叫做“危险预测”的模拟驾车课程,学员通过驾驶模拟器进行操作,车辆参数设置和驾驶环境设置与真实值一模一样,操作者在操作前系上安全带,然后踩离合器、挂挡、踩油门、上路。导航仪提示在路口转弯,前面有来车或路面上出现诸多紧急情况,操作者都必须正确应对,模拟驾驶结束后,教练结合学员驾驶的录像,指出在各种情况下可能遇到的危险和驾驶员的各种应对措施。通过这种模拟驾车,学员在操作中能够快速增长实际驾驶经验。
(2)国内驾驶模拟器研究与应用现状
在国内,一些公司(如北京宣爱、安徽三联等)也相继开发了汽车驾驶训练模拟器,但这些产品相对比较低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的技术差距。虽然,这些驾驶模拟器具有成本较低的优点,但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使用效果与宣传差距很大,不具备高沉浸感,也难以实现驾驶的互动性,毋庸讳言,这些产品主要通过低端软硬件采购组装而成,缺少独立的知识产权是制约其开发的根本原因,因而,驾驶真实感差,制作画面粗糙。随着国内交通量的增加,驾驶员人数的增多,目前国内的驾驶模拟器技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要求。当前的驾校培训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一车、一教练、一徒弟(或多徒弟)”的传统培养模式开展的,基于驾驶模拟器进行驾驶培训的驾校非常少。
3 驾驶模拟器在驾驶培训中的应用问题
国内的训练型驾驶模拟器应用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基本能提供驾驶理论培训和驾驶技能模拟培训,采用了国外成熟的技术平台,成本控制较好,性价比高,已经在部分省市开始试点使用,但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概括而言,主要存在一下问题。
(1) 对汽车驾驶技能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明,因而培训目标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导致培训工作顾此失彼、被动应付的的局面。
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从宏观意义上讲,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模拟培训技术工作还需要阐明作为培训预期目标的技术能力的整体结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否则,是很难提高技术培训的科学化水平的。近年来,正是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使得技术培训方案的制定工作存有较大的盲目性,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造成了某些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求学积极性不高和培训效果不佳的恶性循环。显然,如果对技术能力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问题不解决,即使在培训中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其效果都只会是事倍功半,无助于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培训工作的被动局面。我们认为,要解决提高培训效率的问题,研究的关键在于首先从宏观上阐明汽车驾驶技能结构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只有如此,才能为培训内容的整体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也才能确保对学习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的定向培养。
(2)对汽车驾驶技能结构中操作成分与心智成分的主从关系认识不明,在确定培训的战略重点时,或者主次不分,或者本末倒置,导致培训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驾驶员的新要求。
一些部门在制定汽车驾驶培训的教学大纲和方案时,或者片面强调操作技能,或者局限于一些操作性知识,都较少涉及急需的心智技能的培养内容,必须指出,这种指导思想的盲目性都是由于缺乏对汽车驾驶技能结构各要素主从关系的研究造成的。所以,当前汽车驾驶技能培训研究所面临的又一项任务,就是结合我国推进传统汽车驾驶培训改革和赶超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在研究汽车驾驶技能整体结构的同时,揭示出对现代技术能力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组成要素,为今后的技术培训战略重点的抉择提供理论依据。
(3)对技术培训的学习规律认识不明,缺乏专门的动态研究,导致现行培训沿袭经验主义或工匠式的教学方法,妨碍了学员汽车驾驶技能的有效形成,特别是在心智技能的培养方面,其影响尤为突出。
技术培训是一种社会生产经验的传递过程,它是借助于一定的媒体(如文字符号、图表、仪器.、机器或自动控制台等)进行的。为要使汽车驾驶培训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充分注意汽车驾驶技能各种要素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也就是学员获得经验时的各种规律,即学习规律。可以认为,培训内容的结构再完整,对各要素内容的主从关系再明确,如果忽视了受培训学员的接受规律,也难获得理想的成效。众所周知,有关学习规律的研究一般是由教育心理学家来进行的。然而,近年来,教育心理学家却较少参与技术培训的研究工作。一些调查表明,我国技术教育水平目前普遍落后于普通教育。在汽车驾驶技能培训过程中,或者沿用普通教育模式,或者采用传统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或套用实车训练的组训方式,培训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特别是在急需的心智技能的培养上,其成效更差。我们认为,缺乏吸收教育心理学已有成果以及系统研究汽车驾驶技能培训的特殊规律、特别是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将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成果有选择地应用于汽车驾驶技能培训之外,应根据汽车驾驶技能培训的特殊要求,系统地开展一些专题研究,在各项培训要素中,心智技能的形成和迁移规律问题又是其难度较大、且对现代汽车驾驶培训整体效率影响最大的问题,可以作为当前汽车驾驶技能形成规律的研究重点。
综上所述,当前汽车驾驶模拟培训技术的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其具体表现为:宏观上对汽车驾驶技能的整体结构、组成要素及其主从关系认识不明;微观上缺乏对汽车驾驶技能形成规律的方法探讨,可以认为,这就是妨碍汽车驾驶模拟培训技术科学化的症结所在。
4 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的蓬勃发展,汽车驾驶模拟器的未来将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概括而言,未来汽车驾驶模拟器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沉浸感强,交互友好
理想模拟驾驶环境应该使用户完全沉浸其中,使用户在虚拟化解下实现车辆真实行驶情况下的驾驶感受。友好的交互性能是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反馈的自然程度具有一致性,能给驾驶员产生接近现实的动态驾驶体验。通过模拟驾驶体验,驾驶员不仅能够获得视觉、听觉、力觉、触觉等方面的感知体验,还能够结合人的视觉和运动等生理特性,让驾驶员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各种操作细节、交通法规,从而达到能够真正户外驾驶的目的。
(2)能够模拟驾驶过程中的非常规环境,提高驾驶员应急反应能力
在传统的驾校培训过程中,往往只能进行常规培训,告诉学员怎么驾驶,而在非常规条件下,如车辆刮擦、冰雪天气、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等危险场景,驾驶员如何操作,传统驾校则无法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事实上,非常规条件下的驾驶能力,更能够反映驾驶员的实际水平。因此,模拟驾驶过程中的非常规环境,提高驾驶员应急反应能力,是未来驾驶模拟器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3) 个性化培训定制
未来的驾驶模拟器将基于国家道路安全法规和驾驶员培训体系,考虑驾驶员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偏好的驾驶人能够实施个性化定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体验,根据不同驾驶员的驾驶表现,研究建立完善的驾驶员安全意识分类培训体系和数据库。
(4)可扩展性
不同的场所,不同的用户对于驾驶模拟器的要求是存在差异的:驾校往往偏向于驾驶理论和驾驶技能的培养,交管所更加注重驾驶员安全技能和意识的教育,而游乐场则需要通过模拟驾驶的游戏体验,加强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意识。诸多环境的模拟驾驶需求对驾驶模拟器提出了较高的可扩展性要求,要求驾驶模拟器能够具有较强的二次开发能力。
5 结论
驾驶模拟器的推广与应用,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下进行驾驶员培训,能有效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培训效率。随着视景技术的成熟和硬件成本的降低,国外驾驶模拟器的研究与应用水平的稳步提高,为我们利用后发优势,开发驾驶模拟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刘东波, 缪小冬, 王长君, 等. 汽车驾驶模拟器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现状[J]. 公路与汽运, 2010, 9(5):53-58.
[2]W S Lee,J H Kim,and J H Cho. A driving simulator as a virtual reality tool[A]. Robotics and Automation[C]. Belgiumg: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uven,1998:71-76.
[3]尹念东. 汽车驾驶模拟器研究现状与技术关键[J].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2,16(4): 7-10.
[4]范正伟,贺秀良,姜丁,等.汽车驾驶模拟器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 汽车运用, 2004, (10):31-32.
[5]Kajiro Watanahe, Kazuyuki Kobayashi, and Ka C.Cheok. Absolute speed measurement of automobile from noisy acceleration and erroneous wheel speed information[J].SAE Paper, USA, 2009, No 920644:4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