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知青下乡心得
下乡知青,是我国历史进程中一段历史和相关人物的代名词,也是一部分人的特殊经历。正是这特殊时代的特殊经历,演绎出了一段段不寻常的故事。
让时光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在我的老家—山东省平度市蟠桃乡乔家村,曾进驻过19名青岛下乡知青。这些大城市里的孩子,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他们告别了五彩斑斓的校园,告别了居住身边的父母,告别了令人留恋的大城市。怀揣着红心,携带着光荣,承载着梦想,满怀着希望。打起背包就出发,从青岛来到了平度县,从平度县来到了蟠桃公社,又从蟠桃公社来到了乔家大队,在一个叫“后洼”的崖坡下八间平房里住了下来。从此,这里就成了“乔家大队知青点”,“知青”们抱着“一颗红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这里扎根一辈子。
“知青”,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千百万城市青年用汗水和热血铸就的名字,是城市撒播到乡下的因子,起初,成为新生事物和新鲜事物。“知青”们从美丽的大城市来到这个土气的地方,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心理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厕所就是圈,天井就是院,睡觉是大炕,洗漱水冰凉。19个人吃住在一起,吃的是大黄饼子,就的是几乎没有油星的大锅菜,走的是七弯八拐的田间、乡间小道,干的是又脏又累的坡地里活。早上听鸡鸣,晚上数星星。村子没有电,点的煤油灯。这样落后的农村生活,对抱着“一颗红心”来“广阔天地”的知青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知青”的到来,一如从青岛海滨向西北方向刮来一股清新的风,风从崖坡下的“知青点”向村子慢慢地吹着,新风裹挟着带来了新风尚,带来了新时尚,一下子让封闭的乡村有了全新的感觉。大长发,八字胡,超短裙,喇叭裤,弹吉他,拉二胡,劳动余,看闲书……清晨,往往会从“知青点”传来男女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从崖坡下传到崖坡上,从崖坡上传到村子中;夜晚,常常会从“知青点”传来胡琴、口琴、手风琴的声音,这是男女知青白天劳累后的放松。琴声伴着歌声,欢乐伴着知青,这种欢乐之声打破了封闭乡村的寂静,飘荡在夜空,悠悠地飘进了乡村百姓的心灵,减轻了一天的劳累,带来了夜晚的愉快和放松。
“知青点”的炕边、炕头摆放着一本本、一摞摞当年时尚的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这在那个无书可读的年代,充满了多么大的诱惑啊!让农村青年感到羡慕,也为之感到眼前一亮,心里惊喜,渐渐向“知青点”靠近,借书。一看就钟情,再看就入迷,爱不释手。于是还了借,借了看,看了还,循环往复,只见一个个爱看闲书的农村青年,频频出入“知青点”,来回腋下总会夹着一本厚厚的、旧旧的书,上学的学生还把这些书带到了学校,在课余时间传看。从某种意义上说,“知青点”圆了他们的读书梦,闲书占据了他们空虚的心灵。
“知青”,一如文明使者,把城市文明带到了乡村,他们如一个个灯盏,照亮了乡村文明之路,引领着乡村的高雅、时尚、品位。他们唱流行歌,跳,在村子里组织文艺汇演,让偌大个村子呦,熏染着文艺的芬芳。乡村百姓大开了眼界,感慨这青岛“知青”与农村青年就是不一样。他们还代表村里参加乡里文艺汇演,手捧大奖归来,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耀,更是开了村子的历史先河,树起了时代新风。他们打、,频频来到村西学校的篮球场、乒乓球土台子,为学生们表演着、传授着……动作娴熟、花样优美的篮球球技,令师生们着魔、入迷,一个个暗里模仿;潇洒怪异的乒乓球发球、扣球姿势,让师生们大饱眼福,暗暗称奇。他们还借部队进村拉练之机,组织篮球邀请赛,为村子带来一场有史以来最好的篮球比赛盛宴,给乡村百姓带来了浓郁的文明洗礼和精神享受。“知青”的到来,带来了村子篮球、乒乓球的兴起。有文艺特长的“知青”还被聘为教师,他们为学校培养出了一批批文艺学生。“知青”的到来,让老家开出了一朵朵、一片片文明之花。
“知青”,是乡村里的一个特殊符号,是活跃在乡村田野里的一道靓丽风景。“广阔天地”就是他们的练兵场,田野和村庄就是他们的磨刀石,一天天、一年年,就是他们历练灵魂的过程,恶劣天气、环境就是打磨他们青春岁月的刀。
时间是最好的检测,下乡是最好的锻炼。“知青”刚进村那阵子,初来乍到,摸不着头脑,锄地不会锄,锄不着草却锄坏了庄稼苗;推车不会推,推不过半大小子;挑水压得直不起腰来,打水连担杖也不会用,摆来摆去打不上水。时间一长,锻炼跟上。原来不会的大都会了,原来干不了的大都能干了。他们俨然就是一个个农民,他们与乡村百姓一样上工、下工,他们原来嫩白的脸晒成了接近乡村百姓的脸色,他们的手磨成了接近百姓的粗糙的手,他们的心与乡村百姓更贴近了,练就了“一颗红心”。经过几年的磨练,他们的心历练的更成熟了,他们的身锻炼的更强壮了,他们的技艺练习的更熟练了,学会了乡村里大多农活,仿佛就是一个整劳力。
几年过去,政策有变。“知青”们一个个都返城了。他们中,有的成为青岛市某进出口单位的领导,有的成为重要企业的中层,有的成为私营企业老板,有的一直当工人,现在都已退休。无论身处何方,干什么工作,他们始终不忘下乡时的那片热土;始终不忘那一方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始终不忘那一段不寻常的下乡经历。2011年,他们结伴回到共同战斗过的地方,看望、父老乡亲,问声好,叙叙旧,彼此感情的纽带牵着;看看曾经的“知青点”,眼泪婆娑如泉涌,那是他们下乡时的“家”,虽物是人非,但感情犹在,当年的生活历历在目。他们与父老乡亲一起忆当年,当年的知青生活让他们浮想联翩。
知青下乡,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符号,永载史册。对“知青”来说,是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经历;对下乡之地来说,是接受新事物的熏陶和新生活的引领;对普通民众来说,是一种好奇,是一部读不懂、永远读不完的大书。
篇二:知青下乡心得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该书通过真实的历史细节,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扎根农村、扎根农民,在农村艰苦历练,坚韧成长的奋斗历程。年仅15岁的习近平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四大关”,由北京高干子弟蜕变成真正的农民,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挑灯夜读,还常常要忍受吃不饱饿肚子的煎熬,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坚持学习,并时刻想着为乡亲们办实事,今天我主要从学习和对农村感情方面谈谈体会。
一、爱学习、会学习、不断学习。
在长途坐车带行李很不方便的情况下,习近平带了重重的两箱子书,足以说明他是很爱读书的。到了梁家河以后,他利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的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读书时非常注重,常常是以看一本书为主,同时又寻找相关的书籍作为补充,不断拓展书中的知识。就一个观点、一个历史事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相互验证,然后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经常会引经所典,很多都是从哲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对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把握的非常好,这与他一直以来注重学习、注重读书是分不开的。他的读书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
他的阅读面非常广,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又有国外文学名著,还有大部头的历史巨著,特别对中国经典古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在2015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一口气列了那么多名师大家,这些人的作品他都是实实在在读过了的。另外,他还读了不少军事和国际政治著作。所以,他号召领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号召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读点历史,都是他的经验之谈,很大程度上源自他青年时代读书学习经历的深刻体会。
实践表明,青年时期所养成的不倦学习精神和良好,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发挥长远影响。后来,他在各个领导层级和领导岗位上,都号召大家读书学习。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五年间,更是多次直接讲到读书,甚至为学员开列书单。他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专门就全党的学习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二、对农村有深厚情怀。
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指出,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陕北的经历使习近平与普通农民建立了深厚感情,对农村、农民、农业有了深刻理解,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梁家河时,习近平与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发展生产,在村里创建铁业社,增加了村民收入,带领乡亲们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离开梁家河后,他帮梁家河通了电,修了小学,后来又修了桥,心里始终牵挂着延安人民。
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还指出:“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后来的很多事情印证了习近平的这一说法。1985年,习近平任县委书记时第一次率团访问美国考察农业。他注重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但在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上,并不盲目崇尚美国农业所代表的“西方模式”。基于对国情的深切认知,后来他说,“那种大农业的道路看来不行,就看东北那些人少地多的地方怎么样,那也有个成本问题”,“很多东西啊一定要因地制宜。什么是科学,并不一定是大、洋、全,并不一定是所谓的机械化。要最小成本、效益,什么事情都离不开现实。”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掀起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一些人开始推崇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综合农协”。习近平冷静指出,从人多地少,从耕作习惯,从人文背景,日韩模式与我们有相似条件,但也不能照搬。他们那个体系,他们那个发展脉络,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我们则不能抛开我们的历史。所以,既要借鉴外面,又要走自己的路。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过去五年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地地道道的“水泥”路,一下雨路上全是水和泥,老人出行很不方便,现在村里都修了干净整齐的水泥路,而且是直接修到了家门口,村民出行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从今年开始,马路边还放置了垃圾桶,生活环境较以前有了较大改善。其次,生活更方便了。通了自来水,彻底结束了“压水井”的时代;天燃气管道正在铺设中,估计今年春节能用上天燃气;农村电网也进行了改造,以前的电只能用来照明,而且灯泡还是昏暗的,大功率电器根本无法使用,现在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都可以正常使用了;光纤也通到了村里,以前看电视主要是通过卫星接收器,信号很不稳定,现在在农村也可以看互联网电视了。最关键的是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村里不断增加的小汽车是的证明,春节期间,镇里甚至村里都出现堵车现象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行体制与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通过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是解决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财政干部,更应该响应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号召,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努力为财政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篇三:知青下乡心得
近期,我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七年知青岁月为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极其丰富的实践经历。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强烈地感受到,总书记对基层特别了解、对国情特别了解、对人民群众所思所想特别了解。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是在陕北艰苦的农村度过的。这段插队经历,虽然使他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但这段人生历练,却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他念念不忘曾经养育他的黄土地,念念不忘陕北的父老乡亲,说明既是有情之人,也是有心之人,是黄土地忠诚的儿子。作为当今社会的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发扬老一辈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犹记得那年那天那个青年,去到了沟沟坎坎的黄土高原。年纪最小的他,去到了环境最苦的地方,并在那里度过了他最平凡却又最不简单的七年岁月。雷平生回忆说,那是一个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48年前的今天,是他与习近平一起离开北京去到陕北插队的日子。本来因年龄不够,不用被下乡的他,受父母奋斗经历的影响,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上山下乡的知青活动。在那里,他虽年纪小,且又是书生,但却从不输气势,不怕生,与谁都能聊上几句。我想这与他坚持读书是分不开的。他曾说,在那七年的岁月中,他学到了太多太多,那将会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喜欢读书的他,喜欢写东西的他,即使条件艰苦,也从未放弃过读书和思考。这就是我们的榜样。那份无畏与勇敢,那份热爱与执着,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形式主义者。他帮助梁家河村的人们修井取水,治理环境,改善方式...用自己的知识实践,服务于人民。这后生好啊,劳动能吃苦,很憨厚,很踏实,人品极好。与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村民对他的印象是极好的,也都愿意跟随,推崇他。有一种信念叫薪火相传,他是在浓郁的革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信仰的力量一往无前,源源不断;信仰的传承筋骨相连,生生不息。他出生在一个红色革命家庭,父母都是一生追随共产党、追求真理的老革命。也不难猜到,他从小就有着这样又专又红的思想。有一种磨砺叫百折不挠,他是在苦难历史和曲折经历中成长起来的。
试想:一个在北京长大年仅15岁的少年,孤身来到穷乡僻壤的黄土高原,有多少重的困难需要去面对,又有多少的委屈要自己扛。有人说,没有梁家河的七年,就没有如今他今天的从容执着和大气磅礴。他也曾坦言承认,正是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孕育了如今的他。这份大气,坚持是我们所推崇的。有一种奋斗叫脚踏实地,他是在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向成功。早期思想的萌芽,加上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前行,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并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有一种梦想叫强国强军。他是在新的伟大斗争中确立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的这种气吞山河的气概足以面对一切的难题、重任。他的这份沉着冷静的态度足以担当起对人民的责任,挑起领袖的重任。有一种责任叫全球担当。面对全球环境问题,面对当今国际形式,他没有后退,没有胆怯,而是主动挑起重担,共创美好家园。有一种初心叫人民为本。他是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我就是个农民,普普通通的农民。”他没有官架子,高腔势,他就是他,一个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农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就是他,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之后,我感慨颇多。的知青岁月恰好反应了孟子说过的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梁家村当知青的七年,环境条件艰苦,而不到二十岁的不怕吃苦,坚持了下来,还和梁家村村民成了一家人。既来之,则安之,他带领村民修大坝,建沼气池,开代销商店等等,给村民带来了许多方便从而把节省的时间加入到劳动生产中去,时时刻刻与群众在一起,心心念念着为村民谋福利。那段岁月是磨练人的,是为了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事实证明,不负众望带领人民走向光明未来,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爱戴他,拥护他。不忘初心,从青年时期就已经这么做了。所以说,青少年时期的发展动态是非常重要的,吃得起苦,耐得起磨练,把底子打扎实了,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我们要坚持听党话,跟党走,不怕苦,不怕累,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
篇四:知青下乡心得
光流水,白驹过隙,人生如梦。
人们是否记得,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降生了一大批“50后”,他们青春年少时,赶上了““””,未及弱冠,就到农村插队去了,“老三届”、“老知青”是这一代人共同的名字。
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50周年。笔者系北京三中66届初中生,亲身经历了“”浩劫和知青运动,每每忆起,感慨万千。
我们这一代,人称“老三届”(指1966、1967、1968年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基本与共和国同龄,命运与共和国息息相关:1950年代初,新中国如旭日东升,朝气勃勃,我们亦度过了一个金色的童年;从1950年代中后期开始,接二连三,我们也被折腾,经历“上山下乡”,成为“插队知青”,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度过了一个“没有春天的青春”;1976年“”结束,我们的命运开始转折,__十年代是“老三届”“老知青”大展才华的年代,我们正值年富力强,为改革鼓呼,为发展尽力,被称作是社会中坚、“跨世纪的桥梁”。
转眼间,“老三届”早已经完成了历史重任,退隐江湖。弹指间,50年过去,恍如隔世。庄稼地里的青春,历历在目,虽尘封已久,但挥之不去。
时代:神州大地红潮滚
50年前,一个举国疯狂的年代,一个荒.唐愚昧的年代。
我们本该于1966年初中毕业。正值青春年少,懵懵懂懂,满腔的热血极易沸腾,伟大领袖一挥手:“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于是,红卫兵小将扯旗造反,“”狂飙突起。运动起来了,学校停课了,大学不办了。积压在校的千百万“老三届”毕业生何去何从?
1968年年底,伟大领袖又是一挥手,一句话:“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于是,一场知识青年大迁徙的狂潮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上山下乡高潮初起,我们“老三届”首当其冲,除极少数人当兵或进工厂外,几乎95%以上的“老三届”都去了农村插队或生产建设兵团。全国大约有1700万中学生卷入了这场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知青运动”。
1968年初,北京一群思想激进的青年人自发组织赴内蒙古牧区草原插队,拉开了““””中知青上山下乡的大幕。5月,赴黑龙江的军垦战士开赴北大荒;9月,赴内蒙古阴山下的知青启程;12月,赴山西黄土高坡的列车西行。到陕西延安去的、到云南西双版纳去的一列列运送知青的火车驶出京城,奔赴农村广阔的天地。
运送知青的专列从北京火车站开出,向大西北,向大西南,向北大荒驶去。火车站的月台上满是黑压压的人群,父送子,母送女,师送生,同学送同学。亦有父母均被打成“黑帮”者,不能来相送,可怜的孩子只好趴在车窗上默默地哭泣。刺耳的广播喇叭,不断播放着“毛主席语录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伴着嘈嘈杂杂的吵闹声,哭喊声。
记得当时流行的一首知青歌曲这样唱道:“火车一声吼,我们就分了手。告别北京城,何日再相逢?!”
都是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们想象中,内蒙古大草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大荒是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亭亭玉立的白桦林。他们根本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黄土坡,是暴风雪,是大荒漠。
1968年12月,我们来到下乡插队的山西雁门关外的大同县。凛冽的寒风中,火车把我们几百个北京知青甩在了坑坑洼洼的大同火车站月台上。
万万没有想到,曾是北魏都城的大同古城,竟然如此凋敝:残破的土城墙,没有城砖,没有城门,尚有日伪时期“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残留在城墙上。城里只有条不足千米的十字街,街道破烂不堪,街上车少人稀,偶有身披老羊皮袄的车倌赶着粪车穿城而过。
我们来自北京男三中和北京女一中的18个知青分在了大同县杜庄公社千千村大队。我们身背沉重的行李,怀着激动的心情,手举伟大领袖的画像,高唱着毛主席语录歌,在贫下中农震耳欲聋的欢迎锣鼓声中进了村。
眼前的情景和我们想象的大相径庭:塞外雁北的山村,充斥着贫穷、愚昧、饥饿、寒冷。村外是黄土翻滚的沟沟壑壑、坑洼不平的盐碱土地,满眼是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土窑洞、土炕席,以及一群衣衫破烂的青壮男子、形容枯槁的妇女——这就是我们知青将接受再教育的广阔天地吗?
五十年后,三个人又在一起照了张相,豪气尚在。
磨砺:黄沙碛里本无春
我们插队的小山村自然环境还不错,尤其是冬去春来的时候。
大地披上了绿色,有了些许暖意。穿过村外的小树林,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走八里地,即是著名的桑干河。抬望眼,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即在远方,群山莽莽,绿荫浓浓,偶有飞鸟掠过,好一幅安闲的: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然而,我们不是来这儿度假郊游的,我们要在这农村广阔天地里插队落户,磨出两手老茧,锤炼一颗红心,男生要炼就铁肩膀,女生要变成铁姑娘。
艰苦的磨砺开始了。
冬季的雁北高原,寒风刺骨。我们要干的第一件农活是送粪。将牛棚中一层层的牛粪起出来,装车运到地里。牛粪冻得铁板似的,我们用镐刨,用锨铲,掺着粪渣的冰花不时溅到身上、脸上,但谁也不在乎。
赶大车到城里拉粪是件很刺激的农活,当然,车倌是丰富的壮汉,我们跟车的只是“副驾驶”。清晨即起,装好几麻袋牲口草料,带足自己的口粮,从村里到大同有50多里地,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进城后先到定点的粪坑装满粪车,然后到我们村“驻大同办事处”——大车店,先搅拌好草料,喂好牲口,自己再热热带来的干粮,喝两口凉水,饱了。晚上就住在大车店的火炕上,没有被褥,就拿草料袋子当铺盖,好在土炕很热乎。第二天一早,朦胧中套好牲口,又扬鞭催马回村了。坐在臭不可闻的粪车上,望着满天星斗,晃晃悠悠地摇呀摇,有时居然能睡着一小觉,很香。
春夏之交时的锄地间苗是农村的几大累活之一。握着近一人高的锄柄,将一小撮玉米苗中最健壮的保存下来,其余的都锄掉。村民们干起来得心应手,飞快地锄向地的另一端,我们的速度就慢多了,锄头怎么也不听话,实在没办法,只好蹲下用手来拔苗。
最苦最累的农活,要数脱坯烧砖窑了。听说那活儿工分最高,我们几个知青壮小伙子自荐去砖窑干活。先是活泥脱坯,用一套原始的木格子脱坯,土坯晒干后摆成坯子垛,然后该装窑了。我们一次背二十几块、共重百余斤的土坯出入砖窑,装满土坯后就点火烧窑,担水饮窑,灭火晾窑,最后再将青砖背出砖窑。我们仅穿一条三角裤,进入尚带一定温度的窑内,将热乎乎的青砖叠成垛,背出来。背一天窑,浑身上下都是煤灰,如黑人一般。收工后,我们呼着喊着,跑进村里,最舒服的是赤身裸体跳入水缸中洗个热水澡。虽然后来享受过淋浴、盆浴、温泉浴、桑拿浴,但都无法和插队时的水缸浴相比。
农活再苦再累还能忍受,就是填不饱肚子实在难熬。十七八岁的年龄,正是长身体、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时候。那时每天有个农民大爷给我们十几个知青做饭,开饭时,人不分男女,饭不分干稀,没有淑女,没有骑士,谁也不会让谁,抢过来塞进嘴里就是胜利。
食物单调得不能再单调了。雁北属高寒之地,根本不产小麦和水稻,除了公社发给知青每人2斤白面外,其余时候都是小米粥、大窝头、蒸土豆、腌酸菜度日。最好的饭是黍子糕,雁北称黄糕,逢年过节才吃;顶级的是炸油糕,但在缺粮少油的年月,只有谁家结婚办喜事时才能吃上一顿油糕。
那时每顿饭吃四五个窝头是小饭量,女生一点不比男生少吃。记得有次村里让知青出民工修公路,那可是个累活,有位知青一顿饭吃了6个窝头,而且没有菜。回北京后,他曾一口气吃光了全家的两屉馒头,共12个。爸爸惊奇地看着儿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妈妈伤心地躲在屋角偷偷擦眼泪。另一位知青回家创造了吃129个饺子的最高纪录,至今说起来还得意得很。
在插队的日子里,我们担过粪,修过渠,赶过车,送过粮,割过谷,扬过场,打过井,盖过房,背过砖,代过课。我们穿老羊皮袄,草绳系腰,抽旱烟袋,赤脚盘腿上炕,在煤油灯下学习“九大”文件,宣讲最高指示,朗读导师语录,开展批林批孔。什么苦活累活都体验过了,什么政治风浪都经过了,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任凭寒风凛冽,任凭恶浪惊涛,都不在话下。这,正是我们“老知青”一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北京知青又回到了当年的知青小院。
嬉戏:少年不知愁滋味
虽然农活又苦又累,但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躺在炕上就睡着了,第二天又是精神抖擞,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年轻人喜好在大自然里撒欢儿,撒野,在黄土地里打滚,喊叫,将心底抑制不住的野性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
置身于纯自然、真优美的塞外山村里,中学生的小资情调油然而生。春夏之交时,一天的农活之后,我们常结伴到村外小树林中漫步,到桑干河畔玩耍,青春的浪漫与少年的顽皮交织在一起。我们还自导自演了几幕轻喜剧——偷瓜、偷鸡、偷跑。
插队第一年,我们磨肿了肩膀,将金黄的沙子担到瓜地里铺好,一棵棵秧苗栽下,一碗碗水、一勺勺肥饲候,终于,瓜秧长大了,开花了,结了核桃大的小西瓜了。一个月过去,西瓜长得碗口粗了,又一个月过去,有大小了。望着自己亲手栽的西瓜,我们兴奋极了,西瓜六七成熟时,就按捺不住了。
那是一个没有月光的夏夜,我们一行8个小伙子摸黑出了村,向着村东南方的瓜地进发。我们趴在瓜地里,像鬼子偷地雷似的摸摸这个,敲敲那个,不知哪个更熟些。
突然,一道道手电光向我们射过来,接着就是山西味儿的喊叫:干什么的?都站起来!
大家不约而同地嗖地爬起来,一直朝村南的小树林中跑去。一口气跑个了近千米,在小树林里停住了,猛然发现,一位知青手里还抱着一个生瓜,大家哈哈大笑起来。稍做休整,大家统一了口径:“我们集体到村外散步,从没去过瓜地。”
到了村口,突然窜出五六个基干民兵,大喝一声:“站住!”手电筒上下乱照。不容分说,将我们连推带搡,带到了村大队部。没用10分钟,我们就都成了“叛徒”——全招了。
偷鸡的经历至今想起来还觉内疚。那些年,天天窝头咸菜,肚里没食,口中无味,我们将两眼盯住了满村乱跑的鸡。
一天下午,一只花母鸡跑进了我们知青小院觅食。我们眼睛一亮,立即围拦堵截,用一把小米将花母鸡“引诱”进伙房,然后关上门。深夜,我们两个人悄悄进入伙房,用手电一照,花母鸡正缩在墙角睡觉,它还没醒过劲来,我们就扑过去,一把攥住了它的脖子和腿,许久不敢松开,怕它叫出声来。大约过了5分钟,花母鸡浑身软绵绵的,死了。我们的手和腿却一直在抖,脑袋上冒出了虚汗。
我们半夜悄悄生起了灶火,烧开了水,褪尽了鸡毛,开始炖鸡。神不知鬼不觉,美美地吃了一次鸡。鸡肉吃光了,我们将鸡毛、鸡肠、鸡骨头包到一张破报纸内,扔到了院外南侧的粪坑里。
第二天,丢鸡的妇女到处叫着喊着找鸡,我们躲在屋里不敢笑出声。现在想起来,内疚极了,真想说一声:“对不住了,我们的山西大嫂!”
偷跑的就更带有离奇色彩了。1969年7月,插队已8个月了,知青们筋疲力尽,人又黑又瘦,像头小黑驴子。大家天天盼下雨,下雨可以不出工,在屋里学语录,抽旱烟,聊大天。
有一天,天黑沉沉的,大雨倾盆,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我提议,1963年北京下了一场雨,一下就是十几天,这次的雨很像那年,可能也要连下十几天,我们不如偷偷回北京几天,谁也不会知道。
提议很快得到一致的赞同。下午2点,我们一伙8人披着雨衣,戴着草帽,分散着出了村,踏着泥泞的土地,淋得浑身湿透,走5里地到公社,用了一个多小时,再搭汽车到大同,花5分钱买张站台票,当夜登上了大同到北京的火车,第二天一早,到了!
当时没有电视,更没有全国的天气预报,电话还是手摇的。也不知大同下雨不下雨。在北京住了一周后,几个人灰溜溜地回了村。
老乡说,那雨就下了一天多,第二就艳阳高照了,出工咋不见知青了?贫协主席、大队书记给我们开了两天会,我们对照最高指示,狠斗私字,深挖根源,将自己臭骂了一顿,偷跑的事总算画了个句号。
回村:乡音未改鬓毛衰
50年过去了,“老三届”快进入古稀之年了。但是,一旦追忆起上山下乡这段往事,总有说不完的话。
前些年,北京冒出了许多诸如“老插酒家”“老三届食城”“黑土地酒家”“大草原餐馆”等带有明显怀旧情结的餐馆,成了老知青聚会的场所。一壶老酒,几盘小菜,对酒当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十几年前,北京举办了一场反映知青生活的“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生活回顾展览”,数十万人前去参观,一时轰动京城。北京音乐厅也曾推出了一台“呼唤——老三届的歌”。台上一人唱,台下千人和。北京还曾举办了一场名为“共和国儿女——老三届”文艺晚会,参加者几乎都是当年的老知青。
此类纪念活动动静太大,官方怕引发不测,故不提倡、不支持、不批准举办老知青怀旧类大型活动,但民间自发的中小型怀旧活动此起彼伏。
这些年来,老知青们常寻踪怀旧,重返第二故乡,为的是一了多年的心愿。有的结伴驾车,有的携儿带女。有的发达了,为尚在贫穷之中山村捐钱捐物;有的做了政界高官,悄悄地利用其影响力,使当年下乡的地方尽快脱贫致富。
终于,我们有了一次难忘的回村之旅。
那是2008年秋天,我们下乡插队整整40年之际,我们十几位老知青驾车从京城出发,沿京藏高速公路,穿八达岭,走怀来宣化,一路在黄土高坡上狂奔,三个多小时就抵达了大同,再沿村庄小路继续前行数十里,桑干河畔的那个小村庄已依稀可见了。
近乡情更怯。
寂静的小山村沸腾起来了。我们与村民聚在一起,任凭热泪止不住地流,大家相互寻找着熟悉的面孔。善良朴实的乡亲们围拢过来,仔细打量,居然能叫得出我们大部分人的名字来。他们拉着我们的手久久不放,不停地说着40年前的往事。虽然时隔多年,我们还能清晰地认出,这里是唱样板戏的小庙,那里是碾谷米的磨房,还有买过香烟的供销社、代过课的小学校,一点也没有陌生感。
我们步入了当年居住的知青小院,我们寻找着各自住过的房间:门窗还是原来的门窗,土炕依旧是原来的土炕,只是光泽不再,破烂了许多。
小院现在成了村委会的临时办公之地。当年我们插队之时,国家给知青发放200元安家费,在每月工资三四十元的年代,200元是一笔大数目了。村里决定,用这笔“巨款”为我们盖一座知青小院。村里找来三五个技术娴熟的农民主持盖房,十几个男女知青齐上阵,搬砖和泥当小工。我们到村外小树林砍树,粗的当梁柱,细的当椽子,把村里砖窑的青砖搬过来。经过两三个月的忙碌,我们的知青小院——一排七间的新砖房终于建成了,成为村里最豪华的建筑。
这座原汁原味保存至今的知青小院,几年前已经被列入“大同县文物保护单位”了,小院门口树碑明示。
当年在这个小院里,我们笑笑,洗衣做饭,养猪养狗。闲暇时在院内读书,下棋,打扑克。十几名男女知青曾在一口大锅里吃饭,抢过小米粥,偷过山药蛋,藏过玉米面窝头,腌过老酸菜。当然,同在一个屋檐下,也免不了磕磕绊绊,打打闹闹。
听说北京的知青回村了,热情的乡亲们越聚越多,纷纷拉着我们的手说:“今天,你们回到了家乡,见到家乡的人,还要吃顿家乡的饭!现在日子好过了,有的是油,给你们炸油糕吃!”
土炕上,并排摆两个炕桌,喝山西汾酒,吃雁北黄糕、油糕、凉粉、土豆熬酸菜,凡我们当年吃过的,都摆在了炕桌上。又吃上当年的饭菜了!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边吃边聊,边唱边流泪,频频举杯,不醉不休。
因为,这里是贫瘠的黄土地,这里也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篇五:知青下乡心得
如今,皮鞋、旅游鞋、休闲鞋走俏,城市里,很少有布鞋出售,更别说纯手工做的布鞋了。就连乡下,手工缝制的布鞋也越来越少见了。时间无情地吞噬掉过去的许多东西,诸如茅屋、纸窗、怀表、油灯等等。我们对这些不再有相应实物现身的词语日益陌生,遥远的恍如隔世。
一双布鞋闪烁着钻石之光,在记忆之河里晶莹可鉴。
那是我亲手缝制的一双布鞋。
说来奇怪,不擅家务,一根缝衣针拿在手上,不亚于铁棒般沉重,至今尚未缝纫、编制过什么,一动手的露出弱智本性的我,却为自己做过一双颇为像样的布鞋。
如此的不可思议,又是今生唯一做过的事情,就印象特别深,又幽梦般悬浮。悖逆本性,却开出旖旎的花儿,深嵌着那个错乱年代无法绕过的苍凉与悲伤。当然,也有人性的温情,在寒冷的冬日里燃烧,使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还有一缕光亮仍绕心间,引我前行。
那是知青时。
一个山清水秀、闭塞贫困的山村。每日劳作之余,无书可读,我就到社员家串门,以打发寂寞难耐。
常去的是顾大婶家。大婶四十多岁。人长得干干净净,家也收拾得整洁清爽。她性情温和,眼角眉梢时常堆着笑意,咧开的嘴巴里露出当地人少有的白洁牙齿。我一直喜欢干净的人,和大婶性情相合,和她的走动就多了起来。
冬天昼短夜长,收工早,晚饭也吃得早,农活也不累,血气方刚的我们,谁也不想早早钻进被窝睡大觉。闲来没事,我就常往顾大婶家跑。一天晚上,我俩坐在暖融融的炕头有一句无一句地东扯西拉,大婶不耽误手里的活计,飞快地纳鞋底。乡村女人忙完队里就是家里,每天只有睡下才得闲。只见她右手握住的锥子飞快地往左手捏住的鞋底“嗖”地一下扎出孔眼,随之将针插入,牵引麻绳“刺刺”地穿行其中。她的两只手翻花似地轻盈舞动着,又配合得环环相扣,宛若行云流水,大珠小珠落玉盘。原来鞋底也能纳出花儿来啊,我竟痴痴地看呆了。与此同时,随着“刺刺”之声此起彼伏,一种裹挟着阳光、泥土、乡音的气味源源而来,直入肺腑,绵软而亲切。儿时,我常常在母亲、继祖母纳鞋底的“刺刺”声中进入梦乡,偶尔醒来,昏黄的油灯下,麻绳穿过袼褙特有的声音和气味,在茅草泥屋里弥漫,我香甜地咂砸嘴巴,即刻,又沉沉地睡着了。此刻,温软的,甘甜的气息将我缠绕润泽,仿佛又回到了故乡的老屋,我找到了在家的感觉。
见我半天没吭声,大婶用锥子轻轻地插入头上的发丝,笑呵呵地问我,村里比你小的姑娘家全会做鞋,想不想学?
反正闲着太无聊,正闷得慌,不如鼓捣点什么。心是这么想的,嘴上却说,我连针都拿不好,手笨着呢,能行吗?我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没啥大不了的,这不还有大婶我呢,我这袼褙、麻绳都现成的,哪天你有空,到供销社扯点儿布头做鞋面用。
按照顾大婶的吩咐,一日到公社开会,顺便到供销社买了一块浅灰布头,又买了2尺白花旗,用来做衬子及滚鞋边用。看到柜台里炉果、桃酥、饼干等糕点,口水忍不住往外涌,我责怪自己没出息,还是经不住诱惑,下意识去兜里掏钱。囊中羞涩啊!在生产队出一天工,挣满10分也就值贰角多钱,一年到头即使出满勤,勉强挣回一个人的口粮,见不到现钱是自然的了。我一跺脚,从兜里掏出6角钱,买了一斤桃酥。那时节,长年缺少油脂的肚里总有馋虫潜伏,一包玉米面制作的粗糙点心,胜过任何佳肴。我在回去的路上,边走边吃。油乎乎、香喷喷的味儿顺着口舌、肠胃传遍全身,令我飘飘然。这一来自舌尖上的美感,在心中回旋至今。这就是我们那代人极度贫瘠的青春岁月!
几天以后,下工的路上,顾大婶告诉我鞋面的袼褙(鞋面与里衬两层)已干透,今晚到她家剪鞋样。
在青年点吃过晚饭,我兴冲冲地来到大婶家。大婶已经收拾完毕,猪也喂好了,正在炕头坐着等我呢。她家三间房,见我进屋,打过招呼后,顾大叔转身就到东屋去了,顾大婶和我会意的相视一笑。我美滋滋地脱下帆布绿的农田鞋,上炕坐下了,大婶让我往炕头挪挪,说这儿热乎,离火盆儿又近,咱就别磨蹭了。说着,她哈腰从地上拿起我的一只农田鞋,放到早已准备好的一张泛黄的旧报纸上,用出沿线,再用剪子剪出鞋底的大样。又从一本书里拿出她的鞋样(也是报纸剪的),按照剪出鞋底纸样的大小,边合计着,边对照手中的鞋样,修修改改,很快剪出鞋帮的纸样。她将2张纸样分别用针线别在一新一旧的两块袼褙上,在她的一手操办下,鞋底、鞋面就齐全了。剩下的,就由我这个徒弟去完成了。
起初,无论是用锥子在几层袼褙粘连的鞋底上扎眼,还是穿针引拽麻绳,我都不得要领,两手根本不听使唤。即使大婶在鞋底上画出点位,我只要照着扎眼,用针将麻绳引进针眼里,再把麻绳套上锥把绕上几圈,用力拽实就行了,我却好半天纳不上一针。右手中指箍的顶针与我离心离德,老是串位,躲在一边看笑话,手指肚不时被针尖戳破,就有血痕渗出。大婶见状,心疼地抓住我的右手,长长地叹了口气说,真难为你了。
手指疼,对一向皮实的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我主要是心痛。眼下的日子,没有任何盼头可指望。回校继续读书、乃至上大学都成了泡影,那种与书本、笔墨相交甚欢的好日子一去不返了;远在百里之外的父母身体软弱,弟弟妹妹还太小,一家人活得疙疙瘩瘩的,我又不能给父母减轻一点负担。。。。。。不由得悲从中来,眼圈也湿漉漉的了。为了掩饰囧态,就嚷嚷我怎么这么笨啊。大婶笑着安慰说,万事开头难,这活儿只要上手,慢慢就熟练了。就这样,在大婶的鼓励和帮助下,虽然别别扭扭,鞋底纳得不整齐受看,每晚下来,还是有进展的。
我怕同学笑话,一直没把鞋拿回青年点里做。差不多每个晚上,我都在大婶家,一边学纳鞋底、滚鞋帮、上鞋,一边与手里断不了活计的大婶扯些闲篇。有事儿忙活着,时间过得就快,一转眼,就到熄灯睡觉的时候了。我便下炕穿鞋,在门外与大婶告别,伴着满天的寒霜,踩着一地的冰雪回青年点。那时,村里的治安好,一个女孩子走夜路也没什么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
泥墙纸窗的屋子里清静又温暖,火炕热热地烘着我的屁股和双腿,身边的炭火盆里硬木柴的余烬长久地发散着暖暖的热气,暖着前胸后背;当时偏僻的山村也无法避开的、此起彼伏的斗批改声浪被远隔在外。舒心的安静中,只响动着宛若母女的轻言细语与手工活计的轻音乐。哈,如此美好的夜晚,如此美好的环境,还能有什么烦心的事儿滞留心中,让人焦虑伤怀?在大婶身边学做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快乐,一点点的长进和成果,都让我激动不已;大婶的深情厚谊,从她的眼神、话语、动作和气息里漫溢而来,让我格外的温暖、踏实,就觉得时间不那么难过了。偶尔,抬头看看我和大婶投在泥墙上做活的影子,不禁哑言而笑。谁能想到——当初向同学信誓坦坦地宣布,我这一辈子只做学问,让那些滚得远远的吧!惹得周围一片哄笑。这个书呆子啊,现在不仅整天与泥土打交道,还为一双鞋子忙得甚欢,真是世事难料,沧海桑田啊。
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多月,一双有拉带的布鞋就大功告成了。
等我做完最后一针,将麻绳在鞋底打个小结,用剪子将麻绳剪断,一双崭新的布鞋就竣工问世了。现在,两只容光焕发的新鞋子,喜气盈盈地对着我,这是多大的收获啊!对我而言,破天荒地做成了原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它是值得骄傲和庆祝的——我的第一个作品!那里面的每一针,每个绳角,都融进了我的手纹,我的呼吸,我的体温,我的心路,连同顾大婶的`关心和体贴,堪为心灵牧场里的一湾绿洲。我情不自禁地将鞋子捧在手里,紧紧地贴在脸上摩挲着,呼吸袼褙和麻绳散发的乡土味儿,心里开花似的,一片锦绣。连连说道,这是我做的么,这是我做的么?
孩子,说实在的,送给你一双现成的新鞋,倒不是什么难事,比你自己学做容易多了。我是不忍心看你一到收工就像丢了魂似的,故意给你找点事儿做,手上有活占着,心也就静了,你说是不是?
我一头扑入顾大婶的怀里,夺眶而出的眼泪哒哒地往下掉,哽咽地说,大婶啊,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大婶用衣襟轻轻擦去我脸上的泪水,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傻孩子,要是我的孩子独自在外,不也一样?嘿,别光顾着说话了,还不赶紧试试,看合不合脚?
说罢,她用斧头将两只鞋子分别锤了锤,再用手撅了撅,告诉我这是为了将新鞋揉熟,好柔软些,穿起来好舒服点儿。
我笑看了大婶一眼,转身下地,郑重其事地一只一只地穿上新鞋。哈,想不到这么随脚,不松垮也不紧巴。走两步,看看!大婶话音未落,我又笑看了她一眼,手舞足蹈地在屋地上来回走了起来。鞋子那个透气、舒适有弹性啊,熨帖、爽爽的感觉洋溢心头,美美地回应着拍手叫好的大婶,我在屋地上两只脚腾空连连蹦了好几下。
这天夜里,我好久睡不着觉。一种直觉明明白白地告诉我,我所遭遇的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离家远了,上不了学了,没书可消遣了,笨手笨脚干农活虽纠结郁闷,毕竟有饱饭可吃。当地社员每年的口粮才300斤毛粮(知青是600斤粮),一年到头除了过年能吃几顿像样的好饭食,大部分的日子里是喝稀粥,瓜菜代,却从没见到哪个人愁眉苦脸的,相反,他们却有说有笑地安渡苦日子,他们,不也是活生生的人吗?
顾大婶教我学会做布鞋,也教我学会如何与命运和解——无论命运将我带到何方,都要自觉地尊重并珍惜命运给予的困境及苦痛,从中寻找、顿悟让自己解脱,进而超拔出来的点点滴滴,在脚踏实地与放飞视野中,步入安然、豁达、温暖、快乐的境地,更好地活出质量,活出风采来。
无疑,这双布鞋,成了我人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拐点。
从这以后,我不再自怨自艾,自我消沉,自我折磨,而是有了定性,也有了方向,尽管这方向还不甚清晰,眼前有了一缕闪光的火苗毕竟给人以鼓舞与引领。我开始在乡间收寻可读之物,功夫不负有心人,喜出望外地在一个社员家里找到破旧不堪的《世说新语》;坚持每晚临睡前必在簿里乱写一通——纪实见闻,宣泄心绪;自告奋勇地当大队的业余报道员,点灯熬油地写出一篇篇豆腐块稿件。难熬的知青生活开始变得有趣起来——农田里既出力抛洒汗水,又乐于融入人群之中,互送温暖与快乐;夜读或信笔涂鸦中,与文字耳鬓厮磨,就有思深的朋友心心相印,性灵之光降临照耀我心。于是,我的身体日益强壮起来,我的思绪振翅而飞,我向着无限辽阔的远方大步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