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本网工作报告内容页

田野调查报告{整理5篇}

2024-08-02 18:09:01工作报告访问手机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田野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摘 要: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需要长时间地对于研究社区的深入体验才能实现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调查工作结束后,需要将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并运用文字表述出来,呈现调查成果以及调查者对于调查内容的理解和思考。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报告都需要注意相关问题,才能达到调查和民族志报告具有较高的质量。

关键词:田野调查;民族志;写作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274-01

众所周知,人类学研究都离不开田野调查,并依据调查材料撰写民族志报告。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田野调查和民族志报告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民族志是指人类学家或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对其研究的文化对象或目的物展开田野调查,深入到其特殊的社区生活中,通过观察和访谈深入地进行长时间的体验和调查等方式进行材料收集,形成民族志报告。“在民族志撰写阶段,人类学家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将收集来的丰富资料转换成人类学的概念性语言,最终问题是如何将被研究社会的文化范畴翻译为人类学语言,用人类学语言进行描述”。由此可见民族志报告绝对不只是靠凭空想象出来的,必须通过民族志工作者艰苦卓绝的努力,扎实开展实地的调查进行材料的收集和语言文字的组织,并充分地将田野调查与民族志写作紧密结合。此文意在浅显分析在人类学田野调查以及民族志报告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点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对民族志研究有进一步的探索。

一、田野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实际调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人类学总是会出现一些和预定目标的分离,让学界和社会对田野调查和民族志工作产生了质疑,一方面是民族志学者能否观察到被调查地的真实情况。因为传统上民族志工作者应到“自己所研究的社会应该从事1年到2年甚至更长的田野调查,并且要学习所研究对象的语言,参与当地的生活,在实地进行体验和观察,去调查、去听、去记录、去参与、去观察当地的社会。”另一方面是如何从全面和整体进行把握。人类学田野调查要求通过对社区的研究来逐渐接近并认识整体社会,而且该族群或社区的所有群体包括女性是否已涵盖是应该特别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大量的‘文化’真理现在看起来反映的只是男性经验领域的事。”应充分涵盖女性的意见和观点,这样完成的民族志才会更有整体全面的观念,才会被包括当地人在内的更多人接受和认同,具有更大程度上的真实性。同时,与调查社区居民的沟通也是一个问题,要求调查者具有耐心,在相互的熟悉中达到对于调查对象的了解。

二、民族志写作中的问题

民族志写作是把被调查社区或族群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反映出来的过程,影响民族志报告写作的因素主要为:一是人类学者与被研究对象双方是否平等。赵旭东先生就曾经提出:“民族志撰述所强调的是只有通过相互交往的活动,才有可能产生出对另外一种文化的新认识。”埃文斯-普里查德提出人类学是“文化的翻译”,但是无论“直译”还是“意译”,翻译的困难是在田野民族志中找到一个确切的对等物。二是民族志学者的学术信誉和价值观问题。埃文思.普理查德也着重讨论过田野调查的所谓“信度”问题。三是民族志报告写作的文字组织问题。民族志报告要顺利完成,必须要通过文字表述和语言组织。顺利完成一部成功的民族志报告,这就需要报告写作者具有较好的文笔,就像有人说如果列维.斯特劳斯没有好的文字功底,是不可能呈现出《忧郁的热带》这样的传世佳作的。

总之,民族志是人类学者对一个特定的社区和群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全面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等精神风貌的文本或文字作品,所以完成一部好的民族志作品也绝不是很简单的事,对民族志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并且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进行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的撰写,还要求民族志工作者应摒弃自身的文化传统的思维和习惯,尽力避免或减少不同文化系统造成的文化误读,走出进行民族志调查和撰写民族志报告的误区,努力保持原生态的想法和思维方式,让当地人讲述当地人自己的故事,从当地人自己的思维视角阐释自己的生活形态。好的民族志作品就是以呈现当地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为目的,尽量维持民族志作品的原生态风格应该是最终的目标和归宿。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民族志方法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J].思想战线,2005,(5).

[2]马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文化人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田野调查;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社会实践

在中国民间美术教学中,除过正常的课堂教学、工作室的操作和图书馆的积累外,还需要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和民间,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民间文化和寻找创作素材和灵感,在自然环境和民间艺术的陶冶下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情操。

近年来,美术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每年定期组织学生下乡采风,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笔者认为田野调查不是去拍几张照片,画几幅速写,而是要深入了解民风民情,所以要真正把田野调查和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使调查名副其实,才能有利于中国民间美术课的教学。

1 田野调查是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田野调查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围绕某一教学目的,深入到民间艺术起源地对民间美术素材和相关文化背景进行调查、收集和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包括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进而最后做出结论的完整过程,并通过这样的过程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在研究能力和文化意识方面的全面素质。田野考察教学有助于验证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民间美术特征和文化寓意的理解。

2 定期带学生下乡社会实践

要真正切实地组织一次田野调查,必须对各个环节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首先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制定了一个细致的工作计划,包括行程路线、车辆安排、人员的组合、日常的活动,还有学生的安全、气候、饮食等问题。另外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和信息,对所要调查的地区和文化有一个全面了解。每一个民族或每一个地区都有特殊的社交礼仪,如见面礼节、作客礼仪等,以及各种禁忌等。只有先了解一般礼仪和禁忌,才有可能较好开展田野调查。比如调查乾陵,首先要了解唐朝社会文化、帝王陵墓的形制和乾陵的特点等。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就会对所考察的对象产生认同感,带着问题和兴趣去认识它,而不是像旅游观光一样流于形式。

在调查过程中,教师或学生针对性地对调查对象进行讲解,这样会使学生亲身体会艺术的魅力,也会积累经验,学会田野调查的方式方法。另外也可以请一些艺人讲述他们的创作过程,或者现场示范。从事民间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了解和使用它们的人也越来越少。许多学生平时接触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仅仅通过书籍或网络了解民间艺术,无法亲自感知这些艺术。如果了解了这些艺术的工序和创作,就会使他们真实的触摸民间艺术,把书本知识和本原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就会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浓厚兴趣。

在参观凤翔泥塑村的时候,学生在感叹民间工艺的精湛的同时,更多地把重点转向了对艺人的采访。通过采访,学生们了解了泥塑的制作工艺、艺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凤翔泥塑的社会影响,他们都感到受益匪浅。通过这种方法,深入到人们的中间,通过参与他们的活动、与他们交谈和观察他们的活动来了解其社会和文化。田野调查法使得调查者既可作为“参与者”,又可作为“观察者”;既作“局内人”,又作“局外人”,双重的身份及多维的观察角度使得调查者可以对调查对象及社会事实进行深度观察与体验,从而进行广泛和深刻的文化意义的解读与剖析。

最后,指导学生通过文字、录音、影像等方法进行记录。一方面是实习成果的记录,另外也是对濒临灭亡的民间艺术的整理。通过这种途径,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是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考察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最后写出调查报告。教师在取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后,再针对民间美术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是个循环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最终使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开发。

3 教师下乡搜集资料

教师既是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实践和创造者,自己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历史作用。在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对周边地区的民间美术以及风土人情进行深入的考察。可以通过拍照、录像、录音等手段,取得第一手的资料,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类,形成一个民间艺术的信息库。教师因为自身知识的积累,在考察的过程中容易发现问题,也容易取得成果。近几年来,我利用大量时间,对陕西关中的民间艺术进行了多次调查,收集了大量民间美术、实物、图片、视频等资料。上课时,我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尽可能把中国民间美术中最经典最华美最乡土、最本色的部分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看――或图片或实物;并联系实际生活,引入与民间美术有关的多元艺术形式(如皮影戏等),在增加课程信息量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和中国美术的兴趣。这些资料,一方面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为我个人的科研论文创作积累了经验和素材。

4 学生课余社会调查

每年寒暑假,学生都会有充足的时间整理自己的学习,这是学生进行田野调查的有利时机。许多学生来自农村,或者日常生活经常会不经意接触民间文化和艺术,但是却没有清楚的认识它们。如果加以引导,就会使学生在节假休息之中,近距离的接触民间艺术、重新认识民间艺术,真正地把所学知识和民间社会生活相结合。因为已经有了民间美术的知识铺垫,学生会对田野调查和民间美术有一个新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会对日常所见的事物产生新的认同。在放假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指导学生将中国民间美术知识和田野调查方法论结合起来,对自己家乡或者自己感兴趣的艺术话题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由于缺少观察,缺少艺术观察的方法,生活中很多现象熟视无睹,无法生成课题,更没有有意识地去思考它,研究它。通过田野调查法的培养,使学生把观察、思考、分析、研究变成自觉行为,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假期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总结,展示学生的考察成果。学生们带来自己收集的民间工艺品,对它们的制作工序和社会功能,以及对家乡的文化产生的影响等进行讲解。我在放寒假前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调查家乡的民间手工艺,从中发掘其与民间传统民俗文化关系。开学后班上组织了一节汇报课,学生们不但带来了大量的照片、影像资料,而且还带来了剪纸、门神、皮影、布艺等实物,调查报告也写得很扎实。在交流经验时,同学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因为对自己熟悉的民间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实践,所以觉得很有意义,收获也很大,锻炼了自己,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对民间美术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这种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把自己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增长了美术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田野调查是中国民间美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通过对民间美术的调查、研究、整理,有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美术,掌握民间美术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发掘民间美术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在民间美术教学中,运用多种途径,将民间美术教学和田野调查紧密结合起来,对美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将中国民间美术教学与田野调查结合起来,是美术史教学的一条可取之路。

参考文献:

[1] 赵农.民间艺术概论[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影视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旨在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贯穿纪录片电影的摄制;或者说,影视人类学是以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跨文化比较的学问 。在人类学的教学与研究中,照片的拍摄、分析和民族志电影或录像最为常见。

在以文字作品为主流的人类学学术界,影视作品一直处于辅的位置,这显然和重文字轻图像的人类学传统相关。然而,人类学家发现,有别于文字撰写,影视方法通过镜头所建构的图像可以寻求对文化的另一种理解形式。而且,影视表现可以方便地实现人类学者―读者(观众)―当地人三者之间的直接交流,特别是把人类学思想反馈给那些异文化或没有书写符号的当地人。

文本与影视这两种类型的民族志实践具有相通性,因此影视人类学片也称为民族志电影。

B民族志电影的特点――文字与影视合璧报告

直到20世纪30年代,贝特森和米德将电影和照片运用到人类学研究中去。他们认为,电影可以实现文字调查报告不能表现的东西。1936―1939年,贝特森和米德使用摄影手段补充他们巴厘岛进行有关文化与性格的田野研究报告。此次田野调查结束后的1932年,他们配合大量照片出版了两部著作。此外,他们将拍摄的22000英尺16毫米胶片素材剪辑成《巴厘跳神与舞蹈》、《巴厘与新几内亚的儿童竞争》、《一个巴厘人的家庭》、《一个新几内亚婴儿的出生》等6部影片。因此,米德和贝特森在巴厘岛关于文化和民族性的田野工作,因影像的介入使得再现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与表现过程成为可能。并且,他们使影像作品首次成为人类学研究与成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拍摄原则及其实践

1.为人类学的影片影视人类学的对象和人类学是一致的。

其目的都在于应用学科理论解释某种文化或行为。多种方法的民族志田野工作经验及其田野成果的再现方式可以获得对于该族群和文化的重要综观。

保罗?霍金斯则认为,民族志电影在以下领域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1大学本科教学;

2文化材料档案;

3研究项目的设计和提出;

4探索性的田野工作;

5使人类学引起更多公众的注意 。

埃米莉?德?布里加德(Emilie De Bergard)则列出了人类学影片在人类学研究中发挥着以下三方面作用:

1当事件过于复杂,速度过快或太小,以至于人用肉眼或文字书写无法把握的时候,它们作为记录事件的工具而存在;

2由于人们的很多行为即将消逝,或者理论所涉及的事物已不复存在的时侯,它作为一种为了后代进行抢救性记录的方式而存在;

3 用于共时性跨文化的对比和历史性的文化变迁研究。

为了拍摄人类学宗旨,理查德?瑟伦森提出十分重要的准备策略:

1在做任何拍摄工作时,必须对现存的已知文化变异的真实状况有清楚的了解;

2 必须对不同文化情景中出现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3 必须配备技术熟练的工作人员。

进一步而言,以人类学原则拍摄的民族志电影必然要接受人类学理论限定及学术规范。

2.恪守人类学宗旨的影片因素

人类学者推崇的拍摄构想、行动及其成果与下列因素紧密相联:

1 作品主要以用于学术研究为目的;

2影片拍摄者应是人类学者或由人类学者主持的摄制组拍摄,其摄制思想不应受商业性等任何非学术性条件干扰;

3 还须遵循人类学的理论原则;

4 在人类学“参与观察”诸理论与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再进行拍摄;

5文字作品和影视作品并重,二者成为互补与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提供对文化理解的两种不同的互补表现形式。

因此,文字影视的双向作品的理想过程是:由一位(或几位)受过正规人类学训练的学者先行完成田野工作,待分析整理出文字材料和选题后,再和摄影师重返调查点进行拍摄 ;或者,影视人类学者自己在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随时确定主题,及时进行拍摄。因此,影视人类学强调一部片子的人类学理论切入点及其诠释过程,以及影视效果的人类学创新与贡献。

3.影视人类学的新取向

民族志电影的拍摄原则也跟随着人类学理论进程而发展。当我们在拍摄中关注文化的诠释的构思与实践之时,有两个重要的、难于回避的问题一直影响着人类学家。这就是民族志电影的美学问题和应用问题。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更糟糕的是,能够抵御其他多种除草剂的野草也越来越多。尽管在日前举行的美国化学会(ACS)座谈会上,该问题被重点关注,但是,化学家能给出的建议很少,能接近商业化程度的新除草剂几乎没有,并且没有一个具备新颖的分子作用方式。

除草剂抗性几十年来起起伏伏。但是因为大部分除草剂无法杀死所有的野草,农民必须不断地轮种不同的农作物,以及轮换使用除草剂,以防止耐除草剂的野草出现在他们的农田中。但是,上世纪90年代,随着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运作,情况发生了变化。草甘膦能够扰乱发育中的植物构建新蛋白质的能力,而转基因作物不会受此影响,因此这种作物和草甘膦的用量出现飙升。

“草甘膦过去能很容易地控制一切。”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植物生物学家布莱恩说。一些专家将它称为“农业海洛因”,因为它是如此的有效和简单,农民很快便沉溺于其中。“我们培养了这样一代农民,他们认为野草控制十分简单。”田纳西大学杂草管理科学家托马斯缪勒说。但是,过度使用是要付出代价的,抗除草剂野草出现了。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一类野草,包括一种苋属杂草。在ACS会议上,密苏里大学杂草管理科学家凯文布拉德利发表了一份2008-2009年的调查报告,他们调查了密苏里州41个地区的144种苋属杂草,结果发现草甘膦抗性达69%。“它戏剧性地爆发了。”凯文布拉德利说。

问题已经远远超出密苏里州的范围。爱荷华州立大学的迈克尔欧文也报告称,2011年至2012年间,取自遍及爱荷华州500个站点的野草调查结果显示,出现草甘膦抗性的苋属杂草约占全部样本的64%。

为了应对不断发展的草甘膦抗性,农民开始使用其他除草剂保护自己的庄稼,他们通常在一个作物生长期内使用数种农药。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的农民还在继续使用草甘膦,因为它能够杀死绝大部分野草。但是他们还必须增加额外的除草剂,即所谓的残差以处理具有抗性的野草。“我们看到,这两年残差的使用比前10年加起来还多。”阿肯色大学农业推广专家史葛说。

或许因为使用多重除草剂,草甘膦抗性的发展开始减缓。据野草除草剂抗性的国际数据库显示,从2005年到2010年,研究人员发现了13种已经出现草甘膦抗性的不同野草。但是,从那之后,科学家仅又发现了两种有草甘膦抗性的野草。

其他除草剂将面临与草甘膦相同的命运。凯文布拉德利及其同事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去年,在密苏里州,对多重完全不同的生物学作用方式的除草剂出现抗性的野草也在不断增长。他们在该地区进行了取样调查,有43%的野草对两种不同的除草剂存在耐药性,6%能抵御3种除草剂,0.5%对4种除草剂有抗性。

在爱荷华州,专家也发现多重除草剂抗性的发展,样本研究指出,89%的杂草能够抵御两种或更多的除草剂,25%对3种除草剂有抗性,还有10%能够对抗5种不同的除草剂。

人们需要使用更多除草剂,使用频率也更高,这影响着农民的成本。史葛表示,对于种植在南部的棉花而言,除草剂投入从几年前的每公顷50-75美元,攀升到现在的每公顷370美元。而布莱恩指出,伊利诺伊州的大豆成本也从25美元/公顷跃至160美元/公顷。

“这改变了种植庄稼的利润。”史葛说。田纳西大学西田纳西州研究和教育中心野草管理专家拉里也指出,在南部地区,这导致了农民大量弃种棉花,在过去数年中,阿肯色州棉花种植下降了70%,田纳西州则下降了60%。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普查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普查的目标。

通过文物普查,全面掌握我市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现存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情况、环境状况,总体评价我市不可移动文物的生存状态,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二)普查的任务。

1、对我市范围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普查,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填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2、建立*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档案;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编制《*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系统。

3、培养锻炼专业人员,提高文物保护队伍整体素质。

4、提升全民文物遗产保护意识。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市政府成立*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文广新局局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发改局、经贸局、民政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市文广新局、统计局、林业局、城乡规划局、民族宗教局、旅游发展局、地方志办、广播电视台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普查办),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市普查办设在市文广新局,主任由市文广新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市文广新局文物科科长任副主任。市普查办日常工作由市文广新局文物科承担。

市普查办的具体职责:(1)制定文物普查方案及具体要求;(2)组织全市普查人员培训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开展普查工作;(3)会同各县(市、区)工作组进行调查、登记、评估;(4)对各县(市、区)普查成果进行整理汇编,建立原始档案;(5)编辑出版《*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汇编》及相关图册、DVD等;(6)联系协调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相关部门,推进全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市普查办下设工作组、专家组和普查工作队。

工作组组长由市文广新局文物科科长担任,负责协调、指导、监督全市文物普查的各项具体工作。

专家组组长由市博物馆馆长担任,负责对普查工作的技术指导。

普查工作队队长由市文广新局文物科分管副科长担任,队员从市文广新局文物科、市博物馆抽调人员组成,普查工作队设在市文广新局文物科。普查工作队负责市普查办日常工作,具体有:组织人员培训,协调、指导普查工作,编写普查工作简报,协调建立普查档案,汇总、编辑、出版普查成果等。

(三)各县(市、区)亦要相应成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具体工作由各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组织实施。县(市、区)普查办公室具体职责包括:开展本地文物普查工作、汇总本辖区上报材料;进行文物调查、登记、评估;编写普查简报;进行当地普查成果的整理汇编等。

每个县(市、区)普查办要组织专业力量组成至少一个普查队,每个普查队至少配备3-5名工作人员,人员的构成为:队长1人,电子计算机操作、拍摄、绘图、纸质文本记录、档案保管等方面人员共2-4人。普查队的职责为: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填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纸质文本,并录入计算机形成电子档案,汇总上报原始普查数据等。

(四)各镇(街道)、行政村、自然村(居委会)要指定1-2人作为普查联络员,负责本次文物普查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对本村(街道)文物线索进行初步摸底,向县(市、区)普查办、普查队汇总上报;提供本村(街道)已存的相关文物资料、档案等;协助县(市、区)普查队开展实地普查工作。

三、指导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各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各县(市、区)文化(文物)管理部门具体实施。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普查按照国家文物局制定的普查规范及标准执行。主要包括:

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及著录说明。

2、《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及著录说明。

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标准》。

4、《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分类标准》。

5、《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定名标准》。

6、《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年代标准》。

7、《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计量标准》。

8、《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规范》。

9、《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统计规范》。

10、《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编制规范》。

1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编制规范》。

市普查办根据国家、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并分阶段予以实施。

(三)突出重点,明确单元。普查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田野调查,在全面提高田野调查质量的同时,将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列为普点。

普查工作以县域为基本普查单元,以“处”为记录单元,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的有关要求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全面登记。

四、普查时间、步骤与要求

普查标准时点为*年9月30日。

(二)步骤与要求。

1、准备阶段(*年8月-12月)

主要任务是成立机构、部署工作、制定方案、组织培训和开展试点。

(1)成立各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召开全市文物普查工作动员大会,部署文物普查工作。落实普查经费,购置普查相关仪器和设备。

(2)举办全市文物普查培训班(*年11月)。由市普查办统一组织培训。培训时间7-10天。参加人员:各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分管普查工作的领导(参加部分必要课程),普查办和普查队全体工作人员。通过培训,使参与普查的工作人员熟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了解普查的对象、要求及办法,掌握拟调查对象的文物性质、历史价值以及文物辨别的基础性知识,正确填写好录入普查数据。

市普查培训班结束后,各县(市、区)应根据工作需要,尽快对本辖区内各镇(街道)、行政村、自然村(居委会)的联络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文物基本知识、普查目的和要求。

(3)开展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市以端州区、星湖文管所为试点单位,在省普查办文物专家和市普查办的指导下先行开展普查工作。在总结试点单位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文物调查工作。

(4)摸查文物线索。各县(市、区)普查办要按照省普查办设计的《文物线索登记表》印发至各镇(街道)、行政村、自然村(居委会)联络员,由联络员根据本地原有的档案、资料以及单位、个人提供的文物线索填写后,逐级报县(市、区)普查办汇总,为田野调查作准备。并将资料汇总上报市普查办备案。

(5)制定管理制度,编制工作手册。市普查办工作组将根据国家、省文物局相关标准规范及工作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编制田野调查工作手册及相关工作表格。

2、实地调查登记阶段:(*年1月-2009年12月)。

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位,展开实地文物调查。

(1)基础资料报送。*年6月前,各县(市、区)文化(文物)管理部门要汇总本辖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市、区)政府、文化部门已正式登记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应有正式公布文件)形成名录,(具体格式由省普查办制定)报市普查办。由市普查办上报省普查办审核后印发各普查队,为普查队开展田野调查时界定“复查文物”或“新发现文物”提供依据。

(2)田野实地调查。各普查队根据国家文物局下达的工作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对所负责地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现场勘查、测量、标本采集、绘图、拍照、录像,填写《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认真做好文物数据及相关资料的采集及登记工作。各县(市、区)普查办将对各普查队所报数据进行认真审核,并实地复核,复核率应达到20%以上,确保数据准确、真实。

田野调查时需带齐文字记录工具、GPS定位仪、测量工具(皮尺、卷尺、红外测距仪等)、摄影器材、录像器材。普查队工作由队长统一负责,文字记录、拍摄、测量分别由专人负责,标识地图由队长负责。文字记录要全面、规范。

(3)抽查复核。省、市普查办对各县(市、区)所报的普查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抽查,保证普查原始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市普查办将不定期对县(市、区)进行检查制度工作,每个县的抽查率应达到20%以上。

(4)及时整理、录入调查资料。各普查队应及时对普查纸质文本的内容进行计算机录入,注意普查数据的保存和备份。各县(市、区)普查办应及时汇总普查数据,并认真审查复核,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

3、资料的整理汇总阶段:(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

(1)数据、资料汇总和验收。市普查办负责对本市各普查队、组的普查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整合、汇总和验收,并报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

(2)形成普查成果。市普查办按照国家文物局普查规范和要求,形成普查工作的各项成果,并将普查成果向社会公布。

——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编码系统。

——在国土资源、城乡规划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市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电子地图系统。

——建立全市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档案。

——报请市政府公布《*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编制《*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

——编辑出版《*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汇编》和相关图册、DVD等。

五、普查数据和资料管理

普查的数据和资料由进行田野调查的普查队、组调查、登录。普查组在田野实地调查中,应根据有关规范和标准,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认真调查,如实地准确填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的各项内容,确保基础数据的完整、真实和科学。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和数据。各县(市、区)要根据普查结果,负责建立本行政区的文物普查档案;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对文物普查数据、资料、电子档案实行备份管理,确保安全。

各县(市、区)公布普查数据,需报经市普查领导小组同意。

六、普查经费

按照分级负责制的原则,各县(市、区)文物普查所需经费由各地人民政府自行解决。各级财政部门应将普查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各级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严格遵守财经制度,加强普查经费的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安全、有效。同时,要加强普查设备的登记、使用与管理。

七、普查宣传

市、县(市、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国家、省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区域的宣传方案并组织实施。市普查办负责对各县(市、区)的普查宣传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各级普查办要确定专人负责普查宣传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编发普查简报,及时利用各类媒体和载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普查宣传要根据普查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重点内容。第一阶段,重点宣传开展文物普查的目标和意义,范围对象、内容和方法,普查程序等;第二阶段,集中宣传与文物普查有关的法律法规,普查工作进展,普查工作先进事迹等;第三阶段,追踪宣传文物普查数据处理进展情况,普查基础成果,报道《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宣传文物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