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本网心得体会内容页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优选5篇}

2024-07-13 03:22:01心得体会访问手机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对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是孩子进行小学教育的基础,在整个教育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由于幼儿的天性活波好动,玩心较重,因此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本文主要是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践

幼儿园教育是指3-6岁儿童上小学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是儿童认知能力建立的一个阶段,也是开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想象力和毅力的一个重要时期。但由于孩子的天性,在进行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必须是寓教于乐,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我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很多地区都没有得到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相关人员的重视。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正所谓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因此教育应从娃娃抓起。但在我国,人们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如创造力、认知能力、毅力等的多元化发展。在家长追求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下,幼儿园老师也是一味地向孩子强行灌输课本知识,而不是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3-6岁的小孩正是玩性大发的时候,强行灌输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孩子变得惧怕学习,排斥学校,也让孩子的童年失去了本该特有的无忧无虑和快乐童年。

课程游戏化则是将知识融入在游戏之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培养探索世界的兴趣。课程游戏化不仅能让孩子爱上学习,还能够让孩子参与其中,体现孩子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幼儿教师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将教育与游戏相结合,才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课程游戏化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体,可以让孩子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计划,让其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结识更多的小伙伴,使其身心放松,有利于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一种适宜儿童健康成长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孩子的自我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方法

(一)建立适合的游戏化教学环境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游戏化教学环境。这里所指的游戏化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是多方面的一个综合体。适合的游戏环境可以使课程变得生动和有趣。

物理环境是指幼儿园要建立适合孩子进行游戏的空间和设备,使其既具有教育性,又能将游戏融入其中。物理环境的建立是为了使游戏教学直观化、形象化,让孩子能够快速理解教师的讲解,引起其好奇心。此外,所建立的物理环境要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更要保证设施和游戏进行中的安全。

人文环境是指幼儿园老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教学态度、习惯和行为方式等。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能够保持一种身心愉快的状态,学生和老师及其他人员之间是一种和谐、平等的相处模式,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参与到其中,不会感到束缚和压力。

制度环境是指为了保证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和快乐,幼儿园应该设置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有效保障教师基本权利的同时,能够保证学生的自身利益不受到伤害。为了确保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幼儿园应该对一些教学活动进行规定和监督,杜绝空喊口号,不实际落实的现象出现。

(二)丰富游戏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幼儿园学生的另一主要特点就是注意力容易转移,而且很容易对事物失去兴趣。而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模式往往过于单一、呆板,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禁锢孩子的思想,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定势思维,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对孩子而言,游戏化教学更应该强调多样性,否则会使其出现厌学情绪,不愿参与到游戏教学中去,那么教学内容将得不到全面展现。丰富的教学内容,会让孩子充满好奇心,愿意融入到其中,同时也可以扩展孩子的思维,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对一些事情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优秀人才。

(三)将游戏设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游戏的内容将直接决定学生对所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由于幼儿园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游戏设计一定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而且要生动形象,便于孩子理解和参与。幼儿教师设计游戏要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增强孩子的自信息,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游戏教学中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对于孩子来说,信息的获取一般来源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所看的电视节目,老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最近所感兴趣的事物,如动画片、音乐等进行游戏设计,让孩子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和融入,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反映进行提问,促使孩子进行想象、模拟和思考,培养其创造力。幼儿园教师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的情节和动作设计不能太难,否则孩子容易失去信心或者难以理解,从而对游戏失去兴趣,导致教育产生不好的效果。此外,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游戏可以激发孩子对生活中所遇到事物的思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活的能力。

(四)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只是一腔热情地喊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口号,出台一些规章制度并不能保证其能够具体实行,还需要有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做后盾。现阶段我国的幼儿园教师在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并不专业,不能再教学实践中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设计合理的适宜的游戏,或者不能准确拿捏游戏在教学中的尺度,经常会使课程出现僵局、课堂混论的状况,导致教学失败。更有甚者,在农村很多地方的幼儿园教师并不是专业院校毕业的科班出身的幼儿园老师,而是随便在农村找一些年轻人进行临时教学,教学方法往往简单粗暴,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课程游戏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系统学习,提高自身的相关技能,加强教师的游戏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确保其有能力、有信心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享受快乐,为学生的学前教育打上扎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适合幼儿园儿童学习知识的一种教育模式,是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对事物和社会的认知能力,培养起独立自主的性格和坚定的毅力、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创造力,值得推广和普及。但我国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还不成熟,处于发展阶段,教学设施和能力还有待提高,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种迫切的要求,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金华.试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践探讨[J].新校园(中旬刊),2016,(9).

[2]李芳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5,(8).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游戏化;兴趣;自主参与

幼儿的天性就是爱玩耍,对于一切事物都是那么好奇,如果我们的课程参照小学的模式来执行,就会扼杀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的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丰富幼儿的生活,以游戏活动为主,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里健康的成长”,基于这一点,我觉得幼儿园课程应该要和游戏结合一起,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引发幼儿快乐的情绪并激发起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一、课堂教学与游戏结合,引发快乐学习

课堂是幼儿主要活动的地方,将课堂教学和游戏结合既符合幼儿心理,又能丰富课堂气氛。幼儿园的教学只有和游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内容中的快乐因子,利用游戏这个桥梁把教学内容连接起来,让幼儿在玩乐中内化掉知识。如果利用传统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幼儿会引起幼儿的抵触,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无法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所以在课堂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的话无法激活课堂,只有将游戏和课堂结合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效果。

例如语言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利用各种游戏引导幼儿进入教学内容中。在教学大班的《猴子捞月亮》这一课时我就进行“角色扮演”来进行学习。首先是利用多媒体观看视频故事内容,根据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情节进行“捞月亮”,用脸盆装了水,用手电筒进行照射,然后幼儿轮流扮演猴子,去体验捞月亮的感觉。在实际操作下,孩子们都对这个故事充满了兴趣,非常想参与到游戏中。当孩子们带上猴子面具进行捞月亮的时候非常快乐,猴子可爱的形象贴近幼儿的世界,而且他们很好奇怎么捞月亮。当他们经过实践明白月亮是捞不到的时候,这种感知是非常深刻的。角色游戏除了这种类型,还有其他类似过家家的游戏,教师为幼儿设定医院、银行等实际生活中常见到场景来结合课程进行教学。

除了语言课堂可以与游戏结合,其他的学科也充满游戏内容,如美术课堂可以去做教室外“找秋天”的游戏,通过走出教室观察秋天的景象,然后进行绘画。数学课的情境游戏也很多,只要教师用心去挖掘就可以创设出更多有趣的游戏与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为幼儿创设快乐的课堂。

二、户外活动与游戏结合,激发自主参与

在幼儿园里不可缺少的教学活动就是户外教学活动,但是出于安全考虑,许多幼儿园并没有真正实施户外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和户外活动相结合组织教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掌控幼儿安全,又能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安排户外游戏活动的时候可以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激发幼儿自主参与到活动中。

在户外活动课上我就经常组织幼儿进行各项比赛,而不是让他们自由活动,或者在课室里看电视。当教师有组织时就能使班级的凝聚力加强,从小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组织活动时,我会把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来进行,如系鞋带的游戏、排队的游戏、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比赛赋予单调的游戏新的意义,幼儿的积极性被无限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也在提升。

将户外活动和游戏结合,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许多隐形的知识和经验,如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合作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游戏意味着合作,游戏是集体的活动,所以需要沟通、交流,游戏有时候会有输赢,幼儿就可以体验到成功和失败,这对于幼儿的心理成长有很好的帮助。在游戏中教师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想法,体现游戏的价值和目的。组织游戏就是为了让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感知体验,所以要鼓励幼儿勇敢的参与,同时要给予幼儿主导权,也要照顾个别幼儿的差异性,投入足够的耐心进行引导。

三、行为保教与游戏结合,形成寓教于乐

在幼儿园的课程中,除了要进行学科教育,行为习惯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如日常生活中的洗脸、洗手、大小便、午睡等,这些教育行为通常由保育老师进行。如果是以说教的形式进行的话,幼儿会出现不耐烦、记不住的现象,所以应该要将这些教育行为与游戏结合,以便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来讲,游戏是最幸福的活动,他们好动、好玩、好奇,游戏是他们探索世界的方式,所以教师要重视游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价值,不断提高游戏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

我在教学中就和保育老师共同设计了过家家的游戏,来训练幼儿的生活能力。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一个布娃娃,然后让幼儿充当各种角色为娃娃穿衣、洗脸等,通过游戏实践掌握生活的技能。我们还创编各种儿歌,如洗手歌,把洗手的各个步骤用儿歌表达出来,让孩子在歌声中完成洗手动作,令幼儿感觉到原来洗手是一件高兴、好玩的事。这也是游戏和课程结合的意义,课程内容赋予游戏价值,而游戏又赋予课程内容活力。

由于幼儿园教学的特殊性,每个幼儿园都会配备一个保育教师,在教学中保育和教育要紧密配合才可以令保育行为具有教育性。所以利用游戏进行保教,不仅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还能丰富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令幼儿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快乐地指引下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总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严谨地组织来赋予课堂活力,这样课程才能散发出它的芬芳。幼儿园是一个充满童趣和天真的地方,只有让教学游戏化,才能保护幼儿的童真,不让它淹没在枯燥的内容中。如数学复杂的逻辑思维往往让幼儿无所适从,但是游戏就有能力让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清晰,而且在玩乐中幼儿不仅在知识理解上得到满足,情绪也会得到满足,这样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根据幼儿园教学纲要精神,将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将会成为幼儿教学的主要模式,它是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探索,引发快乐学习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努力探索各种有效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将游戏运用于体育教学的意义

1.提高兴趣。将游戏运用于体育课程教学就是将游戏的娱乐性、趣味性和竞争性融于一体,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并在实践活动中增强运动的技巧性。运用游戏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起到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作用。将游戏运用于体育课程教学,能够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健康第一”理念,有效深化运动教学过程,增强学生运动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开发潜能,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2.体育游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对体育产生兴趣,在青少年发展阶段中体育游戏的加入可提高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对人格的塑造和兴趣的扩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消除精神压力和减缓不良学习情绪,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改革,要求体育课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体质,达到身心健康。

3.体育游戏促进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育游戏干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耐力、力量、爆发力,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游戏的干预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运动时间,通过不同游戏的选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跑、跳、灵敏性、力量和应变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和机体代谢水平;体育游戏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显示出其在体育教学中的独特优势;经常在体育课堂中进行体育游戏干预,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加快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促进初中学生的生长发育,提高新陈代谢水平。体育游戏在初中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体育游戏增加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机会,通过交流协商采取有针对性的活动来完成游戏任务。有些游戏需要每个小团队之间相互配合,团队的游戏不是依靠个人能力能够完成的。体育游戏中要有高度责任感,以及同伴之间的协同合作和相互鼓励。还有一些游戏需要个人来完成,这样学生的自我意识、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都能得到刺激和提高,这些都有助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这说明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要优于传统体育教学。

二、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将游戏运用于理论知识教学,增强理解记忆。现代体育运动知识具有丰富性和可探索性。这样的丰富知识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理解记忆,特别是在一些运动知识讲解中,通过一定的游戏形式予以区分,不仅能够起到加深印象,便于理解记忆的作用,还能够起到丰富教学形式,增强认知体验的效果。

将游戏运用于理论知识教学时,一定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思维和学习重点,采取有意义的游戏形式加强理解记忆。在运用过程中,应该紧扣知识难点,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游戏,让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便于记忆运用。以这样的形式优化知识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避免枯燥乏味。同时,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思维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便于理解记忆。将这种游戏形式运用于理论教学,更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长期的理解记忆。例如,在武术第一、二路弹腿教学中,可运用“托盘绕圈”的游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武术中保持身体重心平衡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双手向上托起一个球体,以走“S”路循环的方式进行绕圈。通过比赛的形式看谁绕的圈次数多,且双手托盘中的圆球掉下来就是赢者。通过该项有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重心的发力点,保持平衡。

2.将游戏运用于体能训练教学,增强锻炼效果。在体能训练教学中,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克服紧张畏难的学习心理的基础上,使得运用过程变得更为轻松活泼。通过运用游戏的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使得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况达到最佳,能够有意识减少一些繁琐环节和步骤。该种形式的运用能够有效突出学生运动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游戏的趣味性与体能训练的实践性,让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练习,承受相应运动负荷。同时,通过游戏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游戏运动的过程中更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运用游戏能够使得学生的运动技能更为娴熟。笔者在篮球“运球与防守”动作教学中,选用学生熟悉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培养学生的运球灵活性和持久性。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运球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手中的球来进行灵活运动,以此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游戏 课程游戏化 游戏精神

一、更新课程理念 提升办园品位

课程游戏化不是加一些游戏活动时间,在教案里加几个游戏环节以及减少集体活动时间,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课程理念的更新,尤其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游戏精神的渗透,课程内容的适宜性选择,课程资源的挖掘,课程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开发,课程评价立场的转变和方式的变革,因此,只有从本园实际出发,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游戏化。

在实施课程游戏化活动中,我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理论,以《纲要》、《指南》为行动方向,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确立了“幼儿是课程游戏的主人,教师是课程游戏的组织者、观察者、参与者”的课程游戏理念。幼儿园的课程教学紧密围绕这一理念来设计幼儿每日课程,充分体现“幼儿为本”的行动纲领,科学安排与合理组织一日活动,注重幼儿的自主游戏,充分开发和挖掘当地优质资源和地方特色,依托五大领域开发生成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各类游戏,并将游戏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从而让幼儿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打造体验课程游戏化方案 丰富实施内容

幼儿园在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轴线的基础上,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开发了园本特色课程――体验课程。因为幼儿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因此,通过体验课程的实施,培养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精神,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功欲望,同时,教师们在体验课程游戏化建设中逐步成长起来,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园之路,使幼儿园的课程更加丰实,幼儿的活动更加精彩。

三、创设课程游戏化环境 营造物化氛围

环境是课程的一部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因素,因此,适时的动态环境是幼儿发展最需要的。新的教育理念在环境创设内容上已不再像以前只具有观赏性,大多是教师精心布置的场景,精致、漂亮、整齐划一,而是注重幼儿的活动性和参与度,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着眼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精心创设的适宜的游戏环境,这样的环境才能体现教师的游戏精神和教育水平,才能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师幼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和谐发展。

1.打造适宜于幼儿发展的空间环境,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活动环境材料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才会习得经验和知识,因此在环境的创设和管理上,倡导环境布置的环保化,空间的合理化,材料的安全化、多样化,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空间,创设自由开放的游戏活动区域,拓展游戏的空间和容量,利用室内空间、走廊栏格、平台、墙面创设多层次的游戏空间供幼儿自主操作和探究,如:各班因地制宜地打造与本班孩子发展相适宜的美工区、益智区、语言区、科学区、建构区、角色区、生活区等活动区域。在材料投放上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根据季节和主题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更换材料。这些材料有可回收再利用的废旧物品或半成品,并且注意材料的层次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暗示性,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认知能力。基于以上理念,家园和师生共同打造了海底世界、森林王国、神秘太空等廊道游戏环境,给孩子们提供了思维畅想的天地。

2.开放自由的心理环境是幼儿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基石

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愉快的、开放的、自由的精神环境即隐性的教育环境,才能使幼儿获得最大化的发展。隐性教育环境主要包括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幼儿与家长乃至幼儿园的园风、班风、教风。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能使幼儿在活动与游戏中感到安全、温暖、平等、自由、自信、有归属感,对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和人际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充分让教师理解和认识隐性教育环境创设的重要性,通过“礼仪知识讲座、人与人沟通的艺术讲座、颂师德演讲会”等形式的活动,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营造团结向上,和谐创新的工作环境,达到求真、求美、求善的和谐氛围。

四、一日生活皆课程 教育贯穿游戏精神

课程游戏化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一、课程游戏化的主要内容

1.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完善。课程游戏化是一项全新的教育理念,但并不是说就把以前旧的内容全盘否定,这种否定过去而重建一套游戏化课程的做法是走了极端路线。课程游戏化是在幼儿园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对现行的教育进行改革与完善,充分利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经验,使课程游戏化更科学有效。但是,既然是改革,幼儿园就一定要分析以前教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课程应与《指南》进行对比照,找出不足之外,我们的课程建设是不是体现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是不是以幼儿的学习为主要出发点,体现了幼儿的学习主体性?幼儿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样的知识?学到了多少等等。

2.从整体上推动课程游戏化。游戏化并不是简单地把教案改一改就可以了,也不是多做一些游戏就可以了。而是应该把课程游戏化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先从理念的更新入手,准确地审视目前的课程建设水平,再多挖掘资源,研究游戏化组织的多种组织形式等,从多方面考虑,整体上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3.消除一些误解。很多老师认为课程游戏化就是游戏的设计有预定性目的,强调老师的指导作用,在课程表上写上游戏课,在活动中硬加游戏环节,进行专门的游戏比赛,对老师的游戏教学进行检查等,这些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考虑,让课程游戏化成为一种育人的游戏活动,真正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课程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

1.运用游戏化课程帮助幼儿适应环境。大班的孩子经常接触绘本,他们能仔细观察图片,解读图片内容,大胆想象猜测故事情节,并愿意积极表达,但是孩子们对九宫格形式的绘本很少接触。大班的孩子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要升入小学,进入新的环境,认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适应新的生活,很多幼儿对小学生活向往,也有些孩子有些畏惧,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我们可以运用游戏化的活动帮助幼儿很快适应生活环境。比如,《奥古斯汀》是一则绘本故事,它的文字非常少,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因为爸爸有了新的工作,喜欢画画的小企鹅奥古斯汀跟着爸爸妈妈搬家去北极,在那里他转进了新的学校、新的班级,认识了新的老师和同学,很快,奥古斯汀用自己的方式适应了新的生活。本次活动将绘本内容以九宫格的形式呈现,引导幼儿根据九宫格提供的关联图片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并能积极表达,同时通过九宫格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懂得面对未知的环境要有积极的心态,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运用游戏化课程帮助幼儿形成丰富的语言。大班的孩子非常喜欢阅读绘本故事,故事中生动有趣的情节以及形象的画面能引起孩子们阅读与讲述的兴趣,他们能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故事线索能较快地理解并讲述故事内容。同时大班的孩子对动物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对一般人都比较害怕的蛇类有着独特的好奇。故事中的活动中大部分孩子能尝试用清楚的语句进行讲述,但是有的讲述不够完整,词汇量不够丰富。比如,举行一次绘本《克里克塔》的活动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绘本《克里克塔》,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一条友善、聪明、可爱的蛇与一位老太太温馨地生活在一起,老太太像爱孩子一样爱着这条蛇,蛇也像亲人一样和人们友好相处的故事。故事充满温情又不乏幽默,充满智慧又不乏想象。本次活动主要通过自主阅读和游戏感受蛇的聪明及与波特太太和小朋友的友好相处,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3.运用游戏化课程帮助幼儿学会社会交往。大班孩子喜欢绘本阅读,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老师情境渲染下,能体会出绘本中角色的矛盾心理,并能结合生活经验自发产生帮助他人的意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不能很快改正,这时朋友的相伴和智慧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孩子们在智慧帮助朋友方面缺乏经验。比如,《怎样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是一本能一下抓住读者的眼球,勾起读者阅读兴趣的绘本。绘本中的主角是一只孤独、寂寞,且有着随时会吃掉朋友坏习惯的小恐龙,“怎么才能不吃掉我的朋友?”这是小恐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尽管每次他都想忍住不去吃掉朋友,可这个坏习惯却总是改不掉。直到一只个子小小、灵活聪明的小老鼠莫罗出现,它用了一个聪明的小计策教会了小恐龙做蛋糕。小恐龙在朋友莫罗的相伴和帮助下,改掉了吃朋友这个坏习惯。本次活动以绘本情景为载体,以“九宫格”游戏为推手,引导幼儿在倾听和观察中理解小恐龙“吃与不吃”的矛盾心理,懂得思辨,产生想帮助小恐龙这个朋友的意愿。最后孩子们在感受到“一个人做事有点难,有了朋友的帮忙就简单”的基础上,用画笔画下自己的帮助之法,进一步体验朋友相伴的重要。

【参考文献】

[1]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5(3)

[2]范晓丽.浅析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亚太教育. 2016(10)